首页 理论教育 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性思想

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性思想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费尔巴哈哲学超越性思想的探寻,让我们从其对著述的自我叙述开始。因此,本书对于费尔巴哈超越性思想的厘清也选择了从这样两个路径入手,以期以先哲自己所指引的道路找到其超越之维。费尔巴哈对自己的哲学有着明确的定位。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以其对于宗教秘密的揭示为基础的。同时,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宗教性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天然具有依赖感。

对于费尔巴哈哲学超越性思想的探寻,让我们从其对著述的自我叙述开始。他在《宗教本质讲演录》中明确指出,“我的著作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一般哲学为对象,另一部分则主要地探讨宗教和宗教哲学”[110]。因此,本书对于费尔巴哈超越性思想的厘清也选择了从这样两个路径入手,以期以先哲自己所指引的道路找到其超越之维。

关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书中作出了评价,“只有费尔巴哈才立足于黑格尔的观点之上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体系,因为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成‘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因为他同时也为批判黑格尔的思辨以及全部形而上学拟定了博大恢宏、堪称典范的纲要”[111]。对于费尔巴哈关注一生的宗教神学问题,马克思把它分解为两个层面的内容,并对其历史贡献给予总结和肯定:其一,费尔巴哈哲学以人取代了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的神位;其二,以对黑格尔思辨体系的批判为契机,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正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积极扬弃的核心内容。

费尔巴哈对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的、抽象的庞大体系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同时,他也沿袭了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关注的传统,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人本学思想。费尔巴哈对自己的哲学有着明确的定位。他凸显了对人的高度关切,强调,“真正的哲学不是创作书而是创作人”[112]。因此,在费尔巴哈看来,哲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其“新哲学”。

费尔巴哈的“新哲学”是其针对原有哲学抽象、隐晦的思辨体系和远离现实生活所带给人们的疏离感而进行的问题反思和理论探索,他所追求的是“适合于人类和未来的需要的,独立的哲学”[113]。他以人的肉体性存在为理论出发点,强调了人的自然、感性的本质。本质这一概念贯穿于费尔巴哈对人的认识的全过程,关于人的自然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来自于自然界,与动植物一样具有自然本质,需要从自然物那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保障,使物的本质转化为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虽然凸显了人的自然属性,但是他也并未忽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以他明确指出,人的自然本质具有自觉的特质,即对自我的自然本质的认识。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观获得的,并进而阐述了人与动物在感觉论方面的差异的,“感官是人和动物共通的,但只有在人身上,感官的感觉从相对的、从属于较低的生活目的的本质成为绝对的本质、自我目的、自我享受”[114]。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与动物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感官全面的发展和进化上,还在于人有精神性的内容。人的完善来自于他所具有的思辨力、意志力和心力。正是这些能力的存有使人们不再感受到局限,相反却得到了自由,成为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者。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仅包括对人的自然、感性的属性的认识,也关涉人的社会性层面的内容。他明确指出,“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115]。在费尔巴哈看来,单个的人不具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获得只有通过统一性的团体。费尔巴哈对人的社会性的关注是不容否认的,尤其强调了人对于团体的依赖性和组成团体的必要性。他认为,与联合的力量相比,单个个体的有限力量就显得一无所能了。因此,只有人与人的结合和力量的集中,才能实现共同的宏大的目标。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费尔巴哈那里,社会和社会性具有很明显的、浓重的自然主义的色彩和气息。

费尔巴哈所认识到的整体是由男女的结合不断地繁衍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性团体,相应的精神层面的沟通与交往也来自于这样的基础。他说:“人是由两个人生的——肉体的人是这样生的,精神的人也是这样生的:人与人的交往,乃是真理性和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116]对于整体中个体间的关联,费尔巴哈认为这需要通过爱来实现。通过爱的方式,有限的存在者才能获得通达无限的圣途。因此,在他看来,爱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内核,更是一种神圣的信仰。关于爱的信仰既是费尔巴哈对人的重新诠释后的自然归宿,同时也是其宗教批判尤其是对基督教批判后的不二选择。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以其对于宗教秘密的揭示为基础的。他强调,“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117]。简而言之,宗教就是对人自己本质的依赖和崇拜。同时,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宗教性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天然具有依赖感。对自然的依赖感和敬畏感构成了人类宗教的原生态。人对自然界的尊崇是为了摆脱自然界带给人的原初的陌生感,但神化自然界的同时,人也使自我意识得到了神化。自然宗教只是间接地对人的精神的神化,费尔巴哈称之为“宗教上的繁琐主义”。进入基督教的圣域,则演变成为对人的精神的直接神化。因此,“宗教认为是第一性的东西——上帝——,我们已经证明,实际上原本是第二性的,因为,他只不过是人之自己成为自己对象的本质;因而,宗教认为是第二性的东西——人——,就应当被设定和表明为第一性的”[118]。如是观之,原本幽远的神性一下子蜕变成切近的人性。对宗教本质的厘清使费尔巴哈很自然地展开了对于基督教的批判。

费尔巴哈认为,对于宗教应该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而非简单地否定,这样的批判必然地包含着对于真理与谬误的甄别与选择。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态度,使他对基督教的分析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平台,揭示出基督教思想中关于上帝、三位一体、圣礼、信仰与爱等观念中的内在矛盾。“基督教是一个矛盾,它既是上帝和人的和解,同时又是其不睦,既是其统一,同时又是其对抗。这个人格化了的矛盾,就是神人——在他里面,神性和人性的统一,既是真理又是非真理。”[119]在费尔巴哈看来,基督教的问题不仅仅是教义上存在矛盾,更大的问题在于其宗教本质的异化所带来的精神的颓废和实质性的堕落。基督教已然成为了利己主义的宗教,“这里所谓全能的上帝,其实就是指那全能的、不可领会的、超自然的、基督教的利己主义”[120]。对上帝利己主义实质的揭露,使“上帝就是爱”的基督教信条成为彻头彻尾的谎言。因此,费尔巴哈对现世基督教的定性就是:“胆怯的、意志薄弱的、迎合人心的、献媚奉承的、伊壁鸠鲁式的”[121]。这样的宗教在费尔巴哈看来是没有进行深度考量价值的,故而只能给予弃绝。

在完成了对于基督教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之后,费尔巴哈着手构建起的是充盈着爱的信仰世界。“爱就是上帝本身,除了爱以外,就没有上帝。爱使人成为上帝,使上帝成为人。爱增强弱者和削弱强者,降低高者和提高低者,将物质理念化和将精神物质化。爱,是上帝与人、精神与自然之真正的统一。”[122]在费尔巴哈的新宗教里,虽然保留了上帝的尊位,但已然没有了人格神的味道,爱成为了上帝的真精神,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爱同时也成为了实践的最高原则,表现为人对人的爱。费尔巴哈构建的爱的宗教成为其对于基督教现状反思的积极回应。但是如此的解决除了显示出费尔巴哈的一厢情愿外,更多的却是面对困境的手足无措。“如果说在揭露基督教违背人之常情和反人性方面还有某种批判意义的话,那么把它用来作为救治整个社会弊病的良药就是纯粹的自欺欺人了。”[123]

费尔巴哈哲学集中体现出黑格尔哲学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出现之后,德国哲学乃至西方哲学研究视域的典型化转向,那就是由对思辨理性的极度推崇转变为对现世生活的真切关注和生存的全面反思。但是由于费尔巴哈理论着力点选择上的偏差和研究视域的局限,本想发动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演变成了一出温情脉脉的家庭剧。就此而言,费尔巴哈仅仅是提出了问题,所做的仅仅是“照着讲”,而“接着讲”的工作是由马克思自觉地承担起来,并最终得以完成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2]韩秋红、陈爱梅:《古希腊哲学的崇高精神》,《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王晓朝:《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3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5]张曙光:《人的世界和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7页。

[7]《亚里士多德全集》(第Ⅶ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6页。

[8]《亚里士多德全集》(第Ⅷ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67页。

[9]同上,第124页。

[10]《亚里士多德全集》(第Ⅶ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5~146页。

[11]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12]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14]黄颂杰、章雪富:《古希腊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1页。

[15][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47页。

[16]王晓朝:《希腊哲学简史——从荷马到奥古斯丁》,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25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95年,第34页。

[18]同上,第35页。

[19]《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重庆出版社,1983年,第36页。

[20]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22]《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15~416页。

[2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57页。

[24][英]R.N.Berki.The Genesis of Marxism Four Lectures.Loent Ltdndon:J.M.D,1988,p.18。

[25]Ibid.,pp.18-19。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27]McLellan D:Marxism and Religion.London:MACMILLAN Press,1987,p7。

[28][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29][法]奥古斯特·科尔钮:《马克思恩格斯传》,刘丕坤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55页。

[30][德]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0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16页。

[32]同上,第517页。

[33]同上,第518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3页。

[35]同上,第450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9~460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38]④ 同上,第13页。

[39]R.N.Berki.The Genesis of Marxism Four Lectures.Loent Ltdndon:J.M.D,1988,p.19.

[40]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41][俄]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董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

[42]同上,第170~171页。

[43]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0页。

[44][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6页。

[45]同上,第238页。

[46]刘森林:《从浪漫派的“存在先于意识”到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47]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3页。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

[49]孙凤城主编:《德国浪漫主义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376页。

[50][美]维塞尔:《席勒与马克思关于活的形象的美学》,《美学译文》1980年第1期。

[51]刘森林:《启蒙主义、浪漫主义与唯物史观》,《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5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5页。

[5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4~15页。

[54]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1页。

[55][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4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9~140页。

[57]刘森林:《反讽、主体与内在性——兼论马克思哲学中的反讽维度》,《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58][俄]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59][俄]古雷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王念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74~175页。

[60][美]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61]刘森林:《反讽、主体与内在性——兼论马克思哲学中的反讽维度》,《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62][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730页。

[63]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页。

[64]叶秀山、王树人:《西方哲学史》(第6卷),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65]俞吾金:《实践与自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前言第1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67]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6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2页。

[6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3页。

[70][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8~9页。

[71]韩水法:《批判的形而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7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页。

[7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0~131页。

[74]同上,第134页。

[7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29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11~212页。

[77]俞吾金:《实践与自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前言第12页。

[78]李蜀人:《道德王国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7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页。

[80]赵广明:《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观念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8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页。

[82]同上,第94~95页。

[83]俞吾金:《实践与自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前言第21页。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85]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3~264页。

[86]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8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30页。

[8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09页。

[89][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4页。

[90]张澄清:《西方近代哲学的终结——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9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10页。

[92]同上,第244页。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9~320页。

[9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73页。

[9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页。

[96][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20页。

[9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

[9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7页。

[99][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6页。

[100][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4页。

[101]同上,第105页。

[10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57页。

[103]同上,第80~81页。

[104]同上,第79页。

[105][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7页。

[106]李鹏程:《信仰与革命——对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精神世俗化历史的理论考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107][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页。

[108]同上,第79页。

[109][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02页。

[11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07页。

[1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2页。

[11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50页。

[113]同上,第186页。

[11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12页。

[115]同上,第185页。

[11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73页。

[11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6页。

[118]同上,第315页。

[11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08页。

[12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2页。

[12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页。

[122]同上,第76页。

[123]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