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分工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分工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社会分工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很多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从自然分工和与之相联系的原始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与自然分工相联系的原始交换,前文已有论述。性别分工的发生。早期的两性分工,促使了原始农业的出现,而原始农业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两性分工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妇女。

关于社会分工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很多的论述。由于以往的思想家大都是从人的需要本性出发来论述社会分工的起源的,所以在对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的认识和未来趋势的预测上难以得出合理的结论。只有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将社会分工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相联系,将社会分工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植根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生活,并立足唯物史观预测社会分工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分工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从自然分工和与之相联系的原始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与自然分工相联系的原始交换,前文已有论述。这里主要论述作为社会分工起源之一的自然分工的性质与特点。

自然分工是人类社会早期出现的由自然环境、人的自然素质所决定的简单的分工形态。马克思指出:“自然分工……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以人的本身的自然差别为基础,而且以各个公社所拥有的生产的自然因素为基础。”[1]它主要表现在:(1)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不同的人群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不同的劳动形态,例如,在原始部落里,有的部落以狩猎为生,有的部落以渔猎为生,有的部落以采集为生,这在最初都是由自然环境引起的。(2)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共同协力的劳动中,由于人们自然的生理条件的差别而引起的劳动形态的差别。自然分工的具体表现形态为年龄的分工、性别的分工,以及由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同共同体间的地域分工。

1.年龄的分工

年龄分工是原始社会早期或原始群时期的一种最简单的分工,这种分工由当时社会的生产状况来决定,是建立在人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的分工。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原始人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谋取食物上。起初人类的衣食之源主要还是采集植物果实、根茎和拾取海边河畔的蚌蛤之类,捕猎野兽的活动还是到后来当劳动工具进一步改善和简单武器出现之后才普遍地进行的。人们自然地结成不同的集体进行活动,在这之中,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无例外无分别地参加了劳动。在简单的群体生活中,要和自然作斗争,保护自己并赢得发展,统一行动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决策者、指挥者。人们在长期的同自然的斗争中,慢慢开始推出年长有经验的人作为领导者。在他或她的领导下,在集体活动中,根据各人不同年龄、不同的体力来分担不同部分的工作。青壮年的男女走在前头,或上山采集野生果实,抓捕小动物,或下海下河捕鱼捞虾。年老的人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威信,有效地组织群体的活动。此外,年老的人更多的是保管食物和传授经验。而小孩子则在树下、河畔海边当大人的助手,拾拣果实和当联络员。这种早期的年龄分工,在后世有“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世界的传诵。在年龄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两性分工。

2.性别的分工

在生产活动中,妇女由于生理的特点,被分配适合其特点的工作,久而久之,慢慢出现了男女活动范围有别的局面,即性别的分工。性别的分工最初出于对女性的保护,它的出现既不是神的安排也不是自始有之,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人类最自然最直接的关系是男女关系,人们的劳动分工最早也是在两性间展开的。原始人把男女两性的差别带到生产活动和生活中,因性的差别而有不同的劳动范围,担负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的职能,这就是性别的分工。性别的分工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性别分工的发生。在原始社会早期,人虽分为男人和女人,但人们的活动范围并没有分为男人的和女人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最初男女间是没有分工的,妇女并没有固定在特定的活动范围,她们既从事采集也从事狩猎。后来在狩猎活动中,人们注意到狩猎活动需要强壮的身体和灵活的动作,而妇女由于生理的特点,会有一系列特殊时期的行动不便以及生育后儿女的拖累,因此,狩猎活动和作战慢慢地集中于男人的身上,妇女则多从事采集和处理猎兽和制造衣服等方面的活动,这种分工出现于人类定居之后。在劳动工具进一步改善,尤其在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之后,狩猎活动成为独立的劳动部门,这时,妇女采集、男人狩猎和作战的两性分工明朗化了。妇女除了采集还担负家务工作,这时家务几乎成为妇女的专门的工作。家务工作成为妇女的工作也经过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比这更早之前,家务工作如准备食物、制造简单的家具、清理住所等,都是由男女共同承担的。随着家务工作的增多和两性分工的出现,家务工作成了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早期的两性分工,是纯粹自然产生的。男女分别是自己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是武器狩猎用具的所有者;女子是家里的主人,是家庭用具的所有者。可以这样认为,在当时,虽然出现了男女性别的分工,但男女之间的地位还是平等的。

性别分工的发展。早期的两性分工,促使了原始农业的出现,而原始农业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两性分工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妇女。妇女在男子之前开始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这是她们发明原始农业的主要因素。妇女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看到掉在地上的成熟的果子和谷子在一定的时候会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这引起了她们的注意。经过长期的观察之后,妇女们进行了试验性的植物种植,获得了收益,于是她们反复地试验,这就出现了原始最粗糙的种植业,后来发展为原始农业即早期所谓的锄耕农业。起初从事锄耕业的活动差不多全由妇女进行,稍迟才有男人的参加,但主要还是妇女的事,在原始农业中,妇女起主要的作用,她们担负着主要的职能。原始农业的成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为人们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活资料,从而促进了人类生活的改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活动范围扩大了,两性分工的内容增多了,妇女们除了原来的家务工作、照料小孩和采集活动,现在又增加了原始农业劳动。在这个时期的男子,仍是从事着狩猎活动,但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男子的狩猎不是天天都有猎物,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不习惯于农业和采集。于是出现了男人依赖女人的局面,这就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妇女地位高于男子的局面。按照当时的两性分工,妇女是生产和生活的主持者和指挥者,成年男子是他们的公共丈夫和部属,这就是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在氏族内部,领头的是有经验有威信的女人,妇女们除了安排自己的劳动,还指挥男子和小孩从事狩猎和其他的活动,男子要向她们交纳自己的劳动成果。即使在当代社会,世界上还有少数地区和民族仍然是妇女控制着经济生活和文化教育的大权,甚至主宰着一切。总之,在两性分工的发展阶段,妇女有极高的权威,她不仅是家中的主妇而且是农业生产和各种工作的主妇,这便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母权制时代。

性别分工的变化。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在农业中开始使用耕畜和犁农具,使锄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社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这时,与之相应的氏族也发展为部落。生产工具的改进必然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而新的生产力也刺激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畜牧业从其他野蛮氏族中分离出来,接着几个游牧氏族联合成游牧部落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男子继承了在狩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原来的两性分工的习惯,控制了经营畜牧业的活动并把畜产品占为己有,妇女不能参与经营畜牧业活动,也不能支配和处理畜产品,此时男子在生产活动中起了主要的作用,成为生产资料主要的供应者,妇女的劳动退到了次要和从属的地位。这时不但经济生活而且其他活动,也多从氏族公社转到家族中来了,畜牧业主要是男子的工作,而妇女担负着更为繁重的家务工作,但家务和社会生产分开来从而失去了原来的意义。男子进入农业生产活动也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当农业生产规模很小的时候,妇女能胜任所有的农业活动,但当农业活动要进一步发展时,诸如砍伐森林、平整土地的活动都需要强壮的体力,于是男子慢慢进入农业领域,由最开始的协助到使用农畜,男子一步步地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直到最后占据了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部分,而妇女则由于生理和家务的拖累,慢慢地被排斥出了农业活动领域,这样男子控制了经济生活命脉,妇女从此开始沦为附属地位。

男子的权利和地位就这样首先在畜牧部落和原始农业中依靠两性分工的变化而得到扩大和提高。男人们还尽力把当时社会上由于生产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劳动部门,凡能增加自己的权利、能增加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劳动部门都当作自己的特权而保留起来,把那些忙碌而又烦琐的家务事留给了妇女。男性统治女性和由男性来安排两性间的分工的局面开始了。所谓的“父权制”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男子在家中的实际统治的确立,实行男子独裁的最后障碍便崩溃了。这种独裁,由于母权制的倾覆、父权制的实行、对偶婚制向专偶制的逐步过渡而被确认,并且永久化了。”[2]总之,两性分工的变化这件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人类社会从此就站到了私有制阶级社会的入口,始于奴隶制社会的人类文明就快要出现。[3]

3.地域分工

人类最初的自然分工除了年龄和性别的分工外,就是由地理环境差别引起的部落间的自然分工,“不同的公社因地域、气候、文明程度不同而生产不同的产品,在这些公社相互接触的地方,它们就相互进行交换,由于使自然分工进一步发展,所以是破坏本公社内部自然联系的主要手段之一。”[4]这种分工逐步演变为生产不同物质产品的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

这样,自然分工逐渐发展为社会分工有着两方面的线索:一方面,随着由地理环境差别引起的部落间的自然分工逐步演变为生产不同物质产品的社会分工,如有的部落以种植业为主,有的部落则以畜牧业为主,这样它们的劳动产品不同,于是彼此之间的交换就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由人的生理条件差别引起的劳动者之间的自然分工,逐步使氏族或公社内部社会成员的分工固定化,由于固定化的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产品就有了剩余。

二、社会分工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说:“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5]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分工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水平和特点由它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生产力的水平来决定。分工的发展也是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进步。

1.原始社会的社会分工

原始社会的社会分工包括了原始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以及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在这一阶段,分工的两大基本形式即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劳动内部的分工已经粗具规模,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最传统的四大产业即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已经产生并获得了初步发展。

(1)原始社会分工发展的过程

①原始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最原始形态是采集和狩猎社会。所谓采集和狩猎社会,是指人类靠直接攫取自然界的物质维持生存,而不是靠自觉地生产产品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人类一方面靠采集树上的野果、植物的种子或根茎来获取碳水化合物食物,另一方面,人类靠猎取部分野生动物来得到蛋白质和肉食,还有的人群捕捉鱼类来作为部分食物。这个阶段的人类生活相当艰苦,即使付出全部劳动,也不足以维持生活需要,甚至生命也经常受到威胁。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明木器、石器、骨器等工具,发现了摩擦取火,后来又发明了弓箭,使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能力逐步得以提高。在采集狩猎社会,人们劳动的基本方式是共同协力的劳动。这是因为,一方面人类个体无法在自然界生存,必须依靠血缘关系建立的群体,另一方面,个体无法抵御野兽的袭击,也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捕获到食物。这种共同协力的劳动具有简单协作劳动的性质。在这种简单协作的劳动中,事实上存在着自然分工。其自然分工表现为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协作劳动。这种活动方式展示了人类群体的力量。在这种原始的采集、狩猎活动中,已经出现了由生理差别引起的男女之间的性别分工和由年龄差别引起的年龄分工。采集活动一般是由妇女和未成年的孩子承担,而狩猎活动由成年的男子来进行。另外,在采集和狩猎社会,还有一种自然分工的形态。由于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间存在着由地理环境导致的人们间的劳动方式的差别。原始社会的自然分工水平不高,人类劳动活动以朴素、自然的形式存在着,后来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城乡和工农的分离还没有出现,那时的人的发展具有原始的丰富性,但完全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人们在采集活动中,逐渐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种子落在地上后可以发芽,重新长出这种植物来,从而开始了采集业向种植业的发展。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经验,终于使农业成为主要的可靠的谋生手段。畜牧业的出现也是采集狩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原始社会的后期,由于劳动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弓箭的发明,使狩猎活动的效率大为提高,于是人们把剩余的动物圈养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人们渐渐发现被圈养的猎物自身的繁殖比去野外猎获更为可靠,于是出现了最初的畜牧经济,这样原始农业开始发展。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自然分工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间的交换产生的。一方面,男女之间的自然差别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活动流域。男子的狩猎活动发展为家畜驯养,女子的采集活动发展为植物的种植,这就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准备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人群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氏族部落间的自然分工导致他们之间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不同。随着采集活动向种植活动、狩猎活动向畜牧活动的转变,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同种植业部落的分离。直到这时,人类才开始真正的脱离动物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类由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向农耕和畜养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由此而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对人类早期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人类开始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新时代。随着这一过程的展开,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这就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在农耕和畜养社会中,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加、生活的安定,出现了对剩余产品的加工,这就在氏族群体内部出现了新的劳动部门。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进一步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革命,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大了,交换活动也更加频繁,交换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断地扩大。交换从个人之间逐步扩展到地区之间,与此相适应,交通也发达起来,人类的交往和联系增加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活动群体,他们依靠商品之间的差价来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从其他人群中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6]这个不从事生产而只经营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前的分工都发生在生产劳动领域,而这次则表现为非生产劳动与生产劳动的分离,与以前的分工相比,具有性质的差异。商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分工扩大到了非生产领域。“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已经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而使之巩固和加强,此外它又加上了一个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有个不再从事生产而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这里首次出现了一个阶级,它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服从自己。”[7]

(2)促进三次社会分工发展的条件

①自然分工向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展的条件

原始社会的后期,由于劳动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弓箭的发明,使狩猎活动的效率大为提高,于是出现了剩余的猎获物。人们渐渐发现被圈养的猎物自身的繁殖比去野外猎获更为可靠,于是出现了最初的畜牧经济。另外,在自然分工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间的交换的发展,也促进了自然分工向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的前提条件

首先,剩余产品的增加。只有剩余产品的进一步增加,才能使更多的人从直接的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才能专门从事制革、纺织、制陶、建筑、冶铜和酿酒等手工业。其次,氏族社会的逐步解体和个体家庭的逐步确立。在以密切的血缘关系维系起来的氏族群体社会里,人们各方面的活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手工业很难独立出来。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氏族内部的分化,个体家庭在母权制的倾覆和父权制的确立、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中确立。氏族和部落内部的劳动分工也就逐步代替了原有的共同劳动和共同占有的制度,个体家庭的独立为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提供了社会组织条件。最后,人口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使得人口的增加成为了可能,人口的增长刺激了需求的增长,人口的扩大带来了市场的扩大,这就为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提供了必要性。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社会分工转变的过程中,人口以及由此而来的需求的增长和交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说:“潜在于家庭中的奴隶制,是随着人口和需求的增长,随着战争和交易这种外部交往的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8]

③第三次社会分工出现的条件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大了。手工业者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必须经过交换,他们生产的目的也是为了交换,从而使得交换活动更加频繁,交换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断地扩大。交换从个人之间逐步扩展到地区之间,与此相适应,交通也发达起来,人类的交往和联系增加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活动群体,他们依靠商品之间的差价来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阶层的出现。

总之,经过人类历史上的前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工的两大基本形式即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劳动内部的分工已经出现。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最传统的四大产业即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已经产生并获得了初步发展,这时的社会分工已经完全超出了自然分工的范围,它不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是以劳动活动本身的划分为基础,以劳动者的固定划分为特征的社会分工。

2.农业社会的社会分工

农业社会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社会。农业社会阶段社会分工由三次社会大分工发展而来,其特点是社会内部分工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要形式而展开,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只是开始发展,分工发展的水平很低。

(1)农业社会不发达的社会分工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只能靠自然界的恩赐来生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而农耕社会确立后,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和收获,能够主动有效地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在以农耕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社会里,还存在着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社会分工诸部门,社会分工的范围不断扩大。在这个社会里,农业处于主导地位,其他的部门都处于次要地位,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因为工业劳动者、非生产劳动者、社会管理和文化创造的脑力劳动者的发展,都取决于农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量。因此,农业处于主导地位,围绕农业生产的组织分工方式的特点也由此决定。

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大分工的结果而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手工业,已开始趋于专业化的发展。在奴隶社会初期,社会经济形式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奴隶主主要的生活用品都是由自己控制的奴隶生产出来的。尽管整个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手工业是辅助性的,但是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奴隶主阶层中独立出了一个特殊的商人阶级,商人的世界性的获取利润的活动无意间以一种世界性的“精神”结束了原来不同地区间的闭塞状态,交往也随之扩大。

农业社会的社会分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铁器农具的应用和劳动者个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获得了新的发展,人的能力因为体脑的分离和分工的细密化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社会分工在社会范围之内获得了较原始社会分工更充分的发展,劳动内部分工也有一定的发展,如手工业生产领域根据手工业者不同的特长,进行相当细的劳动分工,如分为建筑匠、制草匠、鞋匠、铁匠、织工、木工、陶工、冶金工等,也有许多不同行业的手工业作坊,在中国有“百工”的说法。但总的说来,劳动内部分工并没有广泛渗入到劳动生产过程之中。在奴隶社会后期,社会分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奴隶生产的劳动产品的增加,为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劳动提供了可能,脑力劳动者的阶层发展起来。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相联系的还有城乡的分离与对立。所以,奴隶社会分工的特点是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开始发展,城市与乡村开始分离与对立。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早期,手工业只存在部门间分工,受行会制度的制约没有充分发展,手工业没有分化出内部分工,而农业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的阻碍而没有发生更细的分工。只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由于手工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更大的分工。手工业者为了获得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便迁居到封建城堡和交通要道的旁边,于是在那里,封建城市兴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退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舞台。“但是,在自发的社会内部分工成了生产的基本形式的地方,这种分工就使产品具有商品的形式,而商品的相互交换,即买和卖,使个体生产者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各式各样的需要。中世纪的情况就是这样。”[9]

(2)农业社会分工不发达的原因

农业社会的分工极不发达的原因在于当时落后的社会关系。

首先,由农业社会分工决定的是庞大的、复杂的、稳固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职业分工的继承性特征异常明显,上一代的职业分工状况几乎完全决定了下一代的贵贱尊卑,如英国的贵族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与这种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分工是极不发达的,这可以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这里找到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以前,即在中世纪,普遍地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小农、自由农或依附农的农业和城市的手工业。劳动资料——土地、农具、作坊、手工业工具——都是个人的劳动资料,只供个人使用,因而必然是小的、简陋的、有限的。”[10]可见,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分工并不发达,“除了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大的分工了。在农业中,分工因土地的小块耕作而受到阻碍,与这种耕作方式同时产生的还有农民自己的家庭工业;在工业中,各业手工行业内部根本没有实行分工,而各业手工行业之间的分工也是非常少的。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分工了;而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只是在后来当这些城市彼此发生了关系的时候,这样的分工才发展起来。”[11]其次,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围绕农业展开的,生产的依附性决定了社会活动的缺少流动性和保守性。在欧洲,至少在封建社会的初期,社会的生产劳动主要以农村为基础来展开,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落后,分工极不发达。土地成为劳动者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生活来源和依靠,这种生产的依附性决定了这种社会活动的缺少流动性和保守性。在封建社会,工业只有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是依附于农业的一个生产部门。不仅封建制度多方面阻碍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手工业内部,手工业者为了保持竞争的优势,技术之间断绝了交流和学习。正如后来列宁所言:“小手工业者为了不容许有‘毁灭性的竞争’,竭力隐瞒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良,对别人隐讳赚钱的活计,这种企图在许多工业中都得到证实,而且肯定带有普遍性。”[12]手工业者们的这种保守使得手工业成为“祖传”家业。

总之,农业社会的分工是存在于简单商品生产下的不发达的分工,同样没有形成后来才出现的有序而完善的生产机构内部分工。

3.工业社会的社会分工

工业社会是指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产业的社会。人们习惯上把资本主义社会称为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分工特点是社会内部分工与劳动内部分工都获得空前发展。

工业社会是马克思所说的“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13]的社会发展阶段。“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并使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14]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封建时代士、农、工、商的分工成为过去。在这个时代,商人不再是处于社会分工的末位而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不断地涌现出新的职业,如经理、律师、医生、明星等。比起农业社会,社会分工在纵横两个向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个阶段分工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分工不仅发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劳动内部也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与农业彻底的分离,农业在社会中由主导地位退居为次要地位,大批劳动者开始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社会分工的规模迅速扩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成为社会的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工具。由于机器大生产的迅速推广,社会分工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农业社会形成的各生产领域和部门的分工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产生了为工业社会所独有的发达的劳动内部分工。不仅如此,分工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一切领域和部门的结构及其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此,整个社会都分工化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分工形式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构成了多层次的社会分工体系。

(1)工业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

工业社会的发展是有过程的,列宁曾经提到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简单协作阶段、分工和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从分工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劳动分工向劳动内部分工即企业内部分工的发展。一般来说,近代工业社会分工的发展有两大时期:

①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分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内部分工的扩大,在封建行会手工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工场手工业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15]马克思、恩格斯还综合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出现的原因,指出:“绕道好望角这条航道同东印度通商后流通中商品量的增加,殖民地制度,以及海上贸易的发展等也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各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改变、被剥夺了收入来源的大批人口的出现,这就是工场手工业形成的历史条件。”[16]工场手工业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价值增殖为目的,是资本主义分工的最初表现形式。工场手工业分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混成的工场手工业,一种是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混成的工场手工业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产品,它的各部分都是单独的制造,总产品最后由单独制造的产品部件组合而成,例如钟表的制作。因此,混成的工场手工业是比较低级的工场手工业的形式。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的特点是较大数量的工人聚集在一个大的企业内,依据分工的原则,每人负责其中的一个部分,产品依次经过各部分工人之手后方能制成。“它生产的制品要经过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要顺序地经过一系列的阶段过程。”[17]对于个别产品来说,这些阶段是依次进行的,但对于全体产品则是并列的。这种“工场手工业特有的分工原则,使不同的生产阶段孤立起来,这些阶段作为同数的手工业性质的局部劳动而互相独立。既然各个孤立的职能之间要独立和保持联系,制品就得不断地由一个人之手转到另一个人之手,由一个过程转到另一个过程。”[18]在这种形式的分工中,各种局部劳动的联系,是由劳动过程本身的技术性质决定的内在结合,这较之混成的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是更成熟的分工形式。工场手工业阶段分工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其一,劳动过程的划分不是根据科学的原则进行分解,而是根据劳动者积累的经验和技艺。其二,劳动过程的划分同劳动者的划分直接同一。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工使劳动进一步社会化。第二,人们从事局部操作成为“局部人”。第三,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使劳动工具专门化。

②大机器工业——机器制造产品阶段的分工

随着近代科技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化大生产时期。在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分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方面,“机器的使用扩大了社会内部的分工,增加了特殊生产部门和独立生产领域的数量”[19]。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劳动内部分工也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内部的分工。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也很快地扩大和细致起来,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越来越专业化的生产部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所有的劳动分化为专业劳动,建立严密的分工体系,也不断促使了新的劳动部门的产生。这种生产方式最根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工业异常发达,生产集中于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垄断,垄断使社会生产更加社会化了。垄断不仅使生产企业规模极为巨大,而且促成了许多相关的企业间的联合,专业化和分工更细了。

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分工虽然是在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同工场手工业相比,明显具有以下不同的特征:第一,人力成为机器的附庸,劳动者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生产过程的划分是根据生产过程的工艺性质,而不是根据劳动者的经验和技能,分工的原则要求劳动者服从生产过程的划分。这样,就造成了工场手工业分工和机器大生产分工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工场手工业中劳动分工与劳动者的分工不得不保持着同一,而在机器大生产的分工中,由于机器代替了工人的手,主要劳动开始从人身上解脱出来,劳动过程的分解完全受制于机器本身,主观的因素起越来越小的作用。这样,在机器大工厂的生产方式中,具体劳动过程的主要角色由传统劳动过程中的人力转变为机器,人力成为机器的附庸。第二,在机器大生产这种分工中,直接的劳动过程是按照机器本身的工艺性质与结构进行分解的,劳动的划分几乎排除了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三,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分工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列宁分析道:“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进步表现在劳动社会化上面,而这种社会化必然要求生产过程中各种职能的专业化,要求把分散的、孤立的、在从事这一生产的每个作坊中各自重复着的职能变为社会化的、集中在一个新作坊的、以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为目的的职能。”[20]并且,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压缩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每一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量,为社会游离出多余的劳动力,这些游离出的多余劳动为创造新的劳动部门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2)工业社会分工发展的条件

[21]围绕着机器展开的科技革命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直接原动力。马克思说:“机器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22]资本主义交往,包括地理大发现、市场的扩张、世界性的殖民活动等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快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工场手工业分工出现的原因时指出:“绕道好望角这条航道同东印度通商后流通中商品量的增加,殖民地制度,以及海上贸易的发展等也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资本的积累、各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改变、被剥夺了收入来源的大批人口的出现,这就是工场手工业形成的历史条件。”[23]“在中世纪的社会里,特别是在最初的几世纪,生产基本上是为了供自己消费。它主要是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没有交换,产品也不具有商品的性质。……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只是在形成中。因此,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狭小的,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前潜伏着的商品生产规律也就越来越公开、越来越有力地发挥作用了……它在哪里控制了手工业,就把那里的旧的手工业消灭掉。劳动场地变成了战场。伟大的地理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并且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24]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劳动者获得了相对意义的自由。资本主义废除了将人固定在一定等级上的规定,把劳动者从人身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具有一定自由的劳动者,这不能不说是一次伟大的进步。

(3)工业社会分工造成的后果

工业社会生产的分工体系是依据机器的性能而形成的新的分工体系。较之以前的社会分工,工业社会的分工形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从以人为核心变为以物(机器)为核心。人们根据机器的性能而形成新的分工体系,以及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在机器化工业生产中,“劳动现在仅仅表现为有意识的机件,它以单个的有生命的工人的形式分布在机械体系的许多点上,被包括在机器体系本身的总过程中,劳动自身仅仅是这个体系里的一个环节,这个体系的统一不是存在于活的工人中,而是存在于活(能动)的机器体系中,这种机器体系同工人的单个的无足轻重的动作相比,在工人目前表现为一个强大的机体。”[25]在此意义上,工业生产这种劳动则是从属于机器的,机器是工业生产的实际联合者,但它决不是作为工具同单个工人发生关系,相反,工人作为有灵性的单个点,作为活的孤立的附属品附属于它。劳动对机器的依赖表征着,在机器化工业生产中,对象化劳动在生产过程本身中与活劳动相对立而成为占有和支配活劳动的力量,其实质在于肯定和确认资本、物的价值高于劳动力、人的价值。在以手工工具为基本生产条件的社会里,由于生产工具可以分散开来使用,所以分工不够细密,但是在以机器为基本生产条件的社会里,由于机器本身是一个科学严整的工具系统,机器的这种本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细致、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随着工场手工业分工向机器大工业分工的发展,也造成了以下后果:

①出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离。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以前,即在中世纪,普遍地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小农、自由农或依附农的农业和城市的手工业。劳动资料——土地、农具、作坊、手工业工具——都是个人的劳动资料,只供个人使用,因而必然是小的、简陋的、有限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们也照例是属于生产者自己的。把这些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料加以集中和扩大,把它们变成现代的强有力的生产杠杆,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担者即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即只能由一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纺纱机、机械织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27]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就有了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的权利,而工人则无权过问自己的劳动产品,恩格斯认为这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他进一步分析:“在中世纪得到发展的那种商品生产中,劳动产品应当属于谁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产品根本用不着他去占有,它自然是属于他的。因此,产品的所有权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后来生产资料开始集中在大的作坊和手工工场中,开始变为真正社会的生产资料。从前,劳动资料的占有者占有产品,因为这些产品通常是他自己的产品,……而现在,劳动资料的占有者还继续占有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已经不是他的产品,而完全是别人劳动的产品。”[28]因此,劳动者对生产的过程表现出一种冷漠和敌视。

②劳动者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劳动者由工具的主人沦为工具的奴隶。由于机器使劳动活动简化为几乎差不多的重复的简单操作,这样实际上就把劳动者交付给机器,受着机器的支配。劳动分工与劳动者分工开始分离为不同的过程,劳动者开始变得片面和痴呆,失去了劳动的创造性、积极性。

③直接劳动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了彻底的分离。马克思说:“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是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中完成的。”[29]

总之,工业社会社会分工的特点是:首先,社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密,劳动内部分工也获得了充分发展。其次,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工具有自发的性质。再次,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人从属于机器,人成为机器的附庸,使劳动者畸形发展。最后,加深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城市与乡村的分离更加显著。

三、社会分工的未来趋势

1.马克思“消灭分工”理论的提出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消灭分工”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30]而之所以要“消灭分工”,是因为分工导致了种种矛盾。分工包含着种种矛盾,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工”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要素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31]。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32]。最后,自发的分工导致了人的活动的异化。“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33]分工包含的种种矛盾,只有通过消灭分工来消解。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自发的分工才能得以消灭。“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灭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34]可见,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觉社会。

2.对马克思“消灭分工”理论的理解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消灭分工”的提法,由于人们关于分工内涵及其性质的理解不一致,也就难免在“消灭分工”的含义理解上存在分歧: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分工就是指劳动分工,消灭分工就是要消灭各种形式的劳动分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虽然分工的具体形态是历史的暂时的,但分工作为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则是永恒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消灭分工”,但他们主张消灭的是自发的旧式分工,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对抗性、强制性分工。这种对抗性、强制性分工是私有制、阶级产生的重要条件,是阶级社会各种对抗性矛盾的重要原因,它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自由自觉的非对抗性、强制性分工所代替。很显然,马克思、恩格斯要否定的是分工的“对抗性、强制性”,而不是分工本身,并不是要消灭任何形式的劳动分工。相反,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生产的必要环节,会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不断的加强。在未来的社会分工阶段,人对劳动的屈从将不再存在,人们将主动地自觉地依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因此,未来的分工是一种崭新的分工形式,在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分工。

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言的分工实质上是指社会成员的活动固定化的、劳动成为人的谋生手段的职业分工,因此,所谓消灭分工是指消灭职业分工。职业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从事的谋生性质的劳动,它将人们划分、固定在不同的劳动职能上,人们一旦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固定在一定劳动范围之内,因此,职业是与谋生性、物役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把劳动者分工仅仅归结为职业分工也是不正确的。在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劳动者分工除了职业分工外还包括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分工,管理劳动者与执行劳动者的分工。这几种分工形式虽然与职业分工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但又同属劳动者分工范围之内,职业分工并不能包括劳动者分工的全部内容。把职业分工等同于劳动者分工,不仅导致劳动者分工外延的缩小,而且导致职业分工外延的扩大与膨胀。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职业分工是存在于各个社会形态内劳动者之间的一般分工,而旧式分工则是指私有制下的职业分工。”这种观点认为,未来要消灭的是旧式分工,而职业分工则仍将存在。这种把职业分工永恒化的错误在于,没有把握职业分工的特点和造成职业分工的原因,不懂得职业分工的谋生性和物役性。而造成这种谋生性和物役性的原因,一是生产力不够发达,二是对这种生产力狭隘占有。一旦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和私有制得以消灭,人就既能从自然界中获得自由,又能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人也就在劳动本身中获得自由,职业分工将不再存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分工经久不衰,而劳动者分工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如刘佑成先生在《社会分工论》中指出:“劳动者分工的价值只存在于人力作为生产主体的历史阶段上,这个阶段一结束,它就会成为多余和累赘。相反,分工对人的奴役作用,却主要来自劳动者分工,它与纯粹的劳动分工无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以机器自然力为主体的历史阶段上,劳动分工更加扩大,劳动者分工将趋于消失。”[35]如张一兵教授指出:“因为分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技术层面的运作方式,即劳动分工本身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确切地说,马克思实际要消灭的是束缚人的奴役性的劳动的社会分工,即劳动者分工。”[36]事实上,把束缚人的奴役性的劳动的社会分工称为劳动者分工也是不科学的,前者指的是分工的性质,而后者劳动者分工是劳动分工隐含的结果,如果说劳动者分工不会存在,就很难想像劳动分工的存在。如果说劳动分工在未来社会只会向更高级更复杂的方面发展,那么就应该肯定劳动者分工的存在无疑。实际上,在未来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精、深的条件下,劳动者因为个人能力的有限性,要在所有的部门中自由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不存在劳动者分工的说法似乎仍带有空想的性质。

事实上,分工作为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必要的劳动划分方式,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正如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内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37]马克思还说:“分工作为一切特殊的生产活动方式的总体,是从物质方面、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来考察的社会劳动的总体形式。”[38]就人类社会而言,“劳动永存、分工不灭”就会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分工具有空间的普遍性和时间的永恒性,它与人类社会长相存、共始终。即使人类意识到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而企图超越分工,但事实是,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生产的必要环节,会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不断的加强。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仍然要求专业知识向高、精、尖的趋势发展,劳动包含的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高,劳动者要超越于社会分工之上而在所有的部门中自由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目前对于“消灭分工”的理解还存在很多不同观点,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反对一切分工,“消灭分工”也不是要消灭分工这种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而是消灭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旧式分工。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对于旧式分工内涵的理解。关于社会分工的性质问题将在下一节展开论述。总之,旧式分工是一种自发的以固定的劳动划分为特征的分工。在旧式分工中,劳动即分工的客体依据其自身的物质条件划分开来,劳动者即分工的主体则长久地甚至终身地被束缚在分解开来的狭隘劳动中。因此,主体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性,呈现出主体对客体、劳动者对劳动本身的屈从,这种旧式分工是劳动异化的原因,成为私有制、阶级、国家形成及人的片面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所言的消灭分工就是指的这种自发的分工,消灭的是劳动者对劳动的屈从,消灭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相联系的劳动状态。

综合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旧式分工和消灭旧式分工的论述,可以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消灭旧式分工”的提法,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消灭旧式分工,首先是指消灭劳动分工即劳动划分中的片面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发性、奴役性、对抗性和不平等性,而不是消灭劳动分工本身。

第二,消灭旧式分工还包括消灭劳动划分与私有制结合产生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城乡分离、工农差别等三大差别。

3.社会分工在未来的发展

对社会分工在未来发展的预测,必须将社会分工与生产劳动相联系。马克思认为劳动永存,分工不灭:“劳动作为以某种形式占有自然物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是同一切社会形式无关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条件。”[39]“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40]因此,不仅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人们必须依靠物质的生产劳动来谋求生存条件,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也是人类的必须,因为那时“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41]

在未来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的专业化、固定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个人在分工中被固定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必然造成个人发展的片面性。随着现代社会化机器大生产日益的专业化,人的能力和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更加突出,这就是在社会分工过程中,人类总体能力的发展所付出的个体片面发展的代价。但是,在另一方面,社会分工把个体有限的能力结合为全面的能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尽管社会分工带来了人的片面发展,但是没有这种片面发展,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不实行社会分工,就永远无法实现人类“原始的全面”—“片面”—“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只有机器大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人们在职业间的自由流动,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体有限性、专业性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是社会整体能力的增加。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能扩大人们的劳动范围,也能增加人们的劳动种类。在社会全面能力形成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个体发展的固定化、专业化,从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片面化。在分工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劳动,满足自己有限的需要,社会劳动的种类也极其有限。在实行分工的条件下,一部分人去从事某一领域的劳动,就有可能让另一部分人解放出来去开拓另一领域的劳动,这种劳动种类的扩大,使社会摆脱了个体能力的局限性,发展出社会全面能力的体系,这正是分工的作用。另外,分工能够使人的劳动能力因业专而日进,它可以使人的精力和智慧得以集中。在专业化的劳动过程中,人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智慧,这正是自觉进行社会分工的人类高于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的原因,所以,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形式在社会发展中的趋势不是减弱而是增强。

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的谋生性、自发性、奴役性、对抗性和不平等性将逐渐消除。人们参与社会分工仅仅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而非受任何强制力量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2]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表述了类似的思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3]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是产生真正分工的开始,也就是产生阶级的开始,那么要真正消灭分工、消灭等级或阶级,也只有消灭脑体分工才能实现,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脑力劳动能力,或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述,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批判的批判者;当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脑力劳动者的时候,脑体分工自然就会消失。随着人的全面能力的发展、脑体分工的消失,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社会公共事务和劳动的组织管理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