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宣讲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地位

理论宣讲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地位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挽救民族命运的工具,着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他们在革命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工农群众中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第一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抓住了党的思想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灵魂。抓好了党的思想建设,就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0多年来,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总是首先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宣传和讲解,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主张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这既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党的政治优势。

一、理论宣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优良传统

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思想建设是搞好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这五个方面的建设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基础,是搞好各项建设的基本前提。第一,党的思想建设为确立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提供方向。有了正确的方向作指导,党才能制定出适应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形成团结一致的目标和行动。第二,党的思想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保证。党员发展必须坚持思想上入党的原则,只有坚持思想上入党的原则,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才能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民主集中制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首要任务,只有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能力。第三,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作风建设密不可分。好的思想作风来自于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理论修养,好的工作作风来自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坚定的党性原则,好的生活作风是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第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制定出科学的制度,这样的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稳定性。第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密不可分。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素质,就会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要达到上述思想理论建设的种种目的,就必须做好理论宣讲。

思想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条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执政的根本任务。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和先进性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水平,思想理论建设的水平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高低,为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目标提供思想文化上的支撑。通过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理论支持。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胡锦涛强调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努力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就是因为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冲破旧的传统和教条的束缚,以科学态度来把握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使党的指导思想、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高度来认识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和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而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宣讲工作则起着号召、引领亿万人民群众的作用,使亿万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论宣讲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党的思想建设发源于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鸦片战争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中国的两大历史命题。用什么理论拯救中华民族,用什么思想凝聚民族力量,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挽救民族命运的工具,着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广泛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宣传最主要的手段和形式。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在革命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工农群众中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第一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党成立后的首要工作是在工人和农民中宣讲马克思主义,唤起劳苦大众的觉悟,发动并领导工农运动。在党的领导下,1921年到1923年,全国出现了以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等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高潮。党的早期领导人深入工矿,办工人夜校,讲解工人起来革命的道理,宣传党的主张,显示了理论宣讲的巨大威力。1925年,毛泽东等在广州建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村干部,为农村的理论宣讲输送人才。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中心工作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开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探索。党的理论宣讲在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中萌芽并形成体系。

古田会议时期,毛泽东提出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确立了思想教育在党内和军队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全党、凝聚力量、坚定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坚定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毛泽东宣讲持久战思想,用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论证,回答了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它所阐述的理论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学习马列主义的任务,强调指出:“领导一个几万万人口的大民族,进行空前的伟大的斗争。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1]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学习更为重要。毛泽东还身体力行,在学习过程中坚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撰写并积极宣讲《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党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党的建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毛泽东在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在思想上武装全党、全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新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武器。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后,党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思想建设任务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展开。党中央确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并进行广泛的宣讲和教育。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开始实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对顺利完成三大改造任务起了重要作用。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他还强调指出,在解决思想问题时,一定要坚持耐心说服教育的方针。因为思想改造是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不能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掀起全国思想解放运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为党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讲为主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先后开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理论宣讲,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和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都先后组织几十次集体学习,并作为制度坚持经常,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党中央还先后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宣讲团,深入群众开展广泛的理论宣讲活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理论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可见,理论宣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二、理论宣讲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方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问题,明确强调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完成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迫切需要理论宣讲。

第一,理论宣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迫切需要。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重视和善于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90多年来,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事业蓬勃发展。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形势的新发展,党中央又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这充分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中国共产党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保持重视和善于理论学习这一政治优势,就必须重视理论宣讲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学习型政党”之前冠以“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学习方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与过去强调的“重视学习”意义不一样,从“学习”到“学习型”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型”,但意义非同寻常,内涵更深了,要求更高了,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最鲜明的特征,也就是说,把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征,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整体性要求,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更加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习制度化、机制化。为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突出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四项重要任务。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着力点。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离不开卓有成效的理论宣讲。

当前,党内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情况总的是好的,多数党员干部学习自觉性比较高,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党员学习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有些党员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从党组织组织学习方面看,有的学习制度不健全,或满足于把制度挂在墙上,却很少落实到行动上;有的开展学习思路不开阔,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在引导党员加强日常学习、激发学习内在动力上缺乏有效措施;有的热衷形式,搞的阵势很大,但学习的针对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解决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需要从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入手,加强理论宣讲工作。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选准切入点,讲究科学的方法和采用有效的载体。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关键是有效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就“学习”而言,有“学”必有“讲”,有“讲”也必有“学”,“讲”与“学”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学习,主要强调自学与集中学习,集中学习主要靠理论宣讲进行正面灌输,达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可见,理论宣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

加强和改进理论宣讲,首先在宣讲对象上,要加强和改进对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宣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党校、行政学院、党委讲师团在理论宣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同时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党基层支部,对普通党员干部进行广泛宣讲;其次,在宣讲的方式方法上,要加强和改进主题宣讲、专题讲座、学习讲坛、报告会、主题教育活动等,充分运用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辟广播宣讲、电视宣讲、网络宣讲,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使宣讲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达到党组织全员学习的目的;再次,要建立健全理论宣讲制度,使理论宣讲由被动等课转为主动上门宣讲,由以面向领导干部宣讲为主转向党员干部全员学习宣讲,由以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转到与宣讲现代化需要的各方面知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需求,促进理论宣讲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解决党员干部学习中存在的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的“五不”问题,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夯实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工程,使理论学习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理论宣讲工作。

第二,理论宣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特别注重回应大众关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

理论宣讲普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目的所在。实践的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品格之一。以往的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有大众化,才能掌握群众、教育群众,指导群众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如果不经过一番大众化的工作,即使客观上反映了大众的利益和诉求,也不能完全为大众所理解,只有采取“从外面灌输进去”的方法,才能为一般大众所掌握。因此,必须通过宣讲普及工作,使之走向大众化。

从历史来看,理论宣讲的过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理论要面向大众,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群众。如同毛泽东所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3]。另一方面指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传播方式上的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简明化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理解并转化为行动的指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推进大众化的光辉典范,他的《反对本本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矛盾论》、《实践论》的语言风格,都充分体现了大众化的特点,极易被广大党员干部所掌握。邓小平是推进大众化的光辉典范,他阐释理论的语言简明扼要、思想深刻、朴实无华,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阐明老百姓关心的理论,正如当年毛泽东所评价的:像吃冰糖葫芦那么痛快。艾思奇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楷模,他曾针对人民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在思想深处产生的种种疑惑和问题,用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都作了浅明的解说,撰写了著名的《大众哲学》。艾思奇曾形象地把该书比作“干烧的大饼”,而非“装潢美丽的西点”。因此,从党的历史经验来看,理论宣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息息相关。

从现实来看,回应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求,是推动大众化的重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应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当前人民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思想武器。这个理论也是最贴近大众的需要,最为大众所密切关注的。而理论宣讲就是要回应大众的思想理论需求,解决大众的思想疑问和困惑。在理论宣讲过程中,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实践,使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大众、融入人们心灵。因此,在今天社会结构多元化的情况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讲还要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有所区别,对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成员根据不同的文化水平、职业特点等具体情况也要有所区别,不能搞一刀切。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应当是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尽可能系统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这一理论的源头和形成过程,能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鉴别和抵制违背这一理论的各种错误思想。对广大群众则应当按照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地使他们懂得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依据,懂得只有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我们可以和应当使群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齐心协力地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使社会的凝聚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第三,理论宣讲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方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跟上时代的脚步,就离不开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党的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理论宣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执政已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斗争将长期存在。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特点日益明显。从党内看,党从建党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8500多万名党员,党员素质总体上是好的,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首要的和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对重大形势政策关心不够、把握不准,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等。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宣传工作者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形势、准确解读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当前,要重点宣讲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讲清楚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信心,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宣讲,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讲清楚,把党解决群众利益问题的部署和成效讲明白,达到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因此,要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离不开理论宣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