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形成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它指导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断取得成功。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和新发展。

曾丽雅

内容提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加快发展生产力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它指导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断取得成功。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在中国思想政治领域乃至全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既从思想理论上肃清了“左”的错误,带来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也成为中国开拓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需之举,成为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必要前提。

现代化实践需要现代化理论的指导。在当代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如此,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达到理想的境界。邓小平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

一、社会主义的理论

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理论误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而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对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2]他首先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一些误解或僵化理解,指出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不是社会主义,封闭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是社会主义,等等。他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多角度多层次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体现为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核心。

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论述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他反复强调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3]也就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及“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二,是他说得更多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4]他在阐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还反复强调:应通过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来体现,这是最起码的标准,要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5]

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和党中央在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科学判断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逐步提出了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开拓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新路。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即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和新发展。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谈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时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存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存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指导着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加快发展生产力的理论

基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在总结中国过去的经验教训时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7]他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8]进入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讲得最多,形容其重要性的词也用得最多,如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主要任务”、“中心任务”、“第一任务”和“根本任务”等,最后又将它概括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即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

与此同时,邓小平始终将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978年9月,他就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慢,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9]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发展生产,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0]他的理论逻辑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国家综合国力才能增强,人民生活才能提高。后来,他又将这些内容概括为检验各项工作是非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检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准。

邓小平关于加快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是指导实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理论核心。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重要的、基础的组成部分。

毛泽东在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论述商品生产的必要性时,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提法,[11]在1960年初曾经提出过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但并没有具体阐述,因此也没有正式成为一种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实际上已在酝酿之中。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写上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12]”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并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1987年3月21日,中央在报给邓小平的《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中提出,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邓小平对这个设想作了批示:“这个设计好。”[13]8月29日,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对意大利朋友的谈话中,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定下了基调:“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4]10月召开的十三大则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首先,明确指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其次,在分析了中国的一系列现状后,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历史阶段作了明确界定:“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最后,指出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可以逾越资本主义,但不能逾越商品生产充分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新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石,成为指导中国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在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时说:“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做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很长的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正是基于这个基本国情,邓小平确定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初级阶段实际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全局的一大理论突破。它是邓小平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从苏联学过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虽然陈云在1956年提出过“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毛泽东在1958年和1959年提出要“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要大大发展商品生产”,还作出了“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著名论断。但总的来看,在一定时候、一定范围内允许和利用市场只是作为权宜之计,实际上我们党一直是把市场经济视为与资本主义互为表里的异己物加以限制和排斥。如毛泽东在1956年底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设想时,则明确地判定:“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1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有一个过程。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弗兰克等人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7]1982年7月26日,在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时,邓小平又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18]从计划排斥市场,到提出要将计划同市场结合起来,是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在改革之初的几年里,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称赞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有些“新话”“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20]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1]1987年十三大报告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认识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是改革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发展。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的试验。当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论道:“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是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们的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试验。”[22]

1987年2月6日,邓小平明确提出“不要再讲以计划经济为主了”。他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并非只有社会主义才有计划,“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23]邓小平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阐明这个理论问题。他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两者都是手段。”[24]

事实如此,市场经济作为经营形式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方法,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并没有必然联系。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其共性,这种共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个人是市场的主体,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大量经济活动靠市场调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商品生产者按等价交换原则交换自己的产品;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遵守经济法规,保证经济运行法制化;等等。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更加深刻、精辟地阐述了这个理论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5]从此,彻底破除了长期以来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姓“社”姓“资”的对立观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突破,它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为中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体制保证。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明显加快。

五、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理论。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26]那么,何谓“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不断对这个问题作了多个方面的阐述。

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27]他认为四项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而他强调最多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从我们制定战略目标起,就把我们的建设叫做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经常讲四个现代化,往往容易忽略了主词:社会主义。”他还指出:只讲现代化,而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邓小平从反面阐述了不坚持社会主义的危害性:“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他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8]他不断重申:“我们的信念是永远保持社会主义制度。”[29]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代化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是邓小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方面。邓小平立足于世界发展大趋势,对中国社会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现代资本主义作出了科学论断。他明确指出,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因素,很好地加以利用。他指出:“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没有阶级性。”[30]他认为:“吸引外资、合资经营包含资本主义成分,但我们并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它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的基础。至于管理方法、科学技术,则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好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用。”[31]在吸收利用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发挥后发性效应,争取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方面,因为这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保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会受破坏、走弯路。邓小平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使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建设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等。为了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在新时期之初就号召全党“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要求党的大多数干部“要着重抓紧学习经济学、科学技术、管理。几百个中央委员,几千个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32],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基于邓小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党中央制定和实施了改革开放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台阶式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现代化发展战略。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用大量篇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3]邓小平对此阐析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是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34]

邓小平之所以强调和重视这一观点,用他的话来说,是“我们过去对这个思想理解得很不够”。[35]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来看,20世纪是科学昌盛的世纪,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据统计,20世纪初叶,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仅占10%左右,而到20世纪后期,这种作用则达到60%到70%。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劳动方式,进而改变着社会交往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面貌。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将世界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称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在第三次革命的浪潮中,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邓小平在启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世界发展的这个最新趋势。

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观点。9月5日,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6]9月12日,他又一次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37]之后,邓小平多次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中国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思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3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关键在“第一”两个字。这是对当今科技发展地位的最新概括,也是基于对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生产力之间本质关系的科学认识。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质来看,科学技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它以科技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形式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技成果,通过企业提高装备的技术水平、改革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新的品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等具体形式,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亦即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知识的应用和更新的速度正在加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更为关键。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要求中国依靠科技把经济发展得快一些,一方面,加强管理和制定好经营战略,使国内外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在各个环节畅通无阻;一方面,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立足于对中国国情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说的重大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迎接世界科技进步的挑战,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它指导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断取得成功。正如胡锦涛所说,邓小平“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9]

(曾丽雅: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研究员)

【注释】

[1]《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7页。

[2]《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20页。

[3]《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9页。

[4]《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29页。

[5]《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200页。

[6]《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5-1276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8]《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9页。

[9]《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0页。

[10]《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05页、1037页。

[11]马齐彬等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5页。

[1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62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7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15]江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事典》,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172页。

[1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17]《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80-581页。

[18]《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2页。

[19]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必须进行改革,以逐步建立起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则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20]《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6页、1008页。

[21]《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0页。

[22]《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4页。

[23]《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8页。

[24]《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3页、1327页。

[25]《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3页。

[26]《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02页。

[27]《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02页。

[28]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5页、1169页、1171页、1281页、1312页、1281页。

[29]《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67页。

[30]《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67页。

[31]《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65页。

[32]《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51-452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3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35]《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76页。

[36]《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5页。

[37]《邓小平年谱(1975一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8页。

[3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7-378页。

[39]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8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