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宿舍里,听听一群大学生的爱与追求

宿舍里,听听一群大学生的爱与追求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寝室,是很多人心中隐秘的“青苹果乐园”。他们都是该校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同为21岁。清明节,他去火车站买票,看到一个学生打扮的女孩跪在路边求助8元钱,地上用粉笔写着“钱包丢了,没法回家”。马登峰给出这样的理由。马登峰说,因为家境困难,他是在一所慈善学校念的高中,免去很多费用,现在念大学也受到资助,这使他在设计自己的未来时更多地想到了责任,就是对社会的责任,这也将是他毕生的追求。

时间:2012年4月7日晚7时至10时

地点:东北大学第三宿舍A区202寝室

人物:于伟程 李亚威 马登峰 陈中舟 屈奇勋

大学寝室,是很多人心中隐秘的“青苹果乐园”。尤其在周末,大家可以躺在床上、围在桌前、倚在窗口,开着天南海北的“神仙会”。其中聊到的话题,有的人一生都记得。

2012年4月7日,星期六。晚7时,笔者来到东北大学第三宿舍A区202寝室,推开门,眼前是几张带着眼镜的笑脸。

这里住着4位大二同学,他们是于伟程(山东青岛)、李亚威(广东惠州)、马登峰(湖北麻城)、陈中舟(广西玉林)。住在隔壁寝室的屈奇勋(山东济宁)也来了。他们都是该校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同为21岁。笔者仿佛年轻了20岁,成了他们的室友,开始了一场特别的“围炉夜话”。

在 “精神需求” “精神家园” “困惑” “青春”“梦想”这些名词面前,同学们先是瞬间的静默,继而又有很多的话要说……

说信任

于伟程先讲了一件事。清明节,他去火车站买票,看到一个学生打扮的女孩跪在路边求助8元钱,地上用粉笔写着“钱包丢了,没法回家”。于伟程停下来,想掏钱给她,被同伴拦阻。到现在,于伟程仍纠结着:“我不知道该不该帮,我也纳闷,她出门在外咋还随身带着粉笔呢?”

李亚威接过话茬:“钱不是问题,就怕好心帮了人家却被骗。”

马登峰插言:“每次回家,我妈跟我反复讲的一句话就是,说话、做事前要多想想,别轻易相信别人。”

屈奇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妈总教育我,在外边千万别喝别人给的水。”

他们心存善念,都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又都觉得社会复杂,心生顾忌。“到现在,我们还生活在家庭、学校的圈子里,没接触到社会,不了解,当然就不能轻信了。”马登峰给出这样的理由。

说私心

这五个小伙子都是“90后”。对于社会上曾有的“‘90后’以自我为中心”等评价,他们均不认同。他们都对郭明义充满敬意,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私心杂念。

马登峰与陈中舟有这样一番对话。

马登峰脱口而出:“郭明义就是一个普通人,很简单,但他最让我佩服的是无私,他心里装的都是别人。我一直在琢磨,他怎么就会有这么高的境界?”

陈中舟想了想说:“我认为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是郭明义把私心限制到最小,淡泊名利,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像他一样。”

马登峰接着说:“人有私心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有个度,在度之内自私是合理的,而在度之外自私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就不好了。”

陈中舟点头称是:“简言之,就是要做到利己不损人。”

追求

临近晚9时了,陈中舟起身要先给父母打个电话,这是他跟家里约定的每周通话时间。他一边拿着手机往外走,一边讲着自己的追求:“我就想做一个好人,对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职尽责,特别要好好报答父母。”

好似抛砖引玉,其他人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我的基本追求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无忧的生活,生存状态自由快乐。如果说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就是能够在事业上有一点点成就,譬如能有个小小发明或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但不管怎样,有两个追求永远不会改变:一个是爱父母,他们文化水平都不高,讲的道理也许不深,但很实用,我要给他们幸福的晚年;一个是爱别人,我不会等到有很多钱再资助别人,钱少能资助一两个人也好。”屈奇勋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

大家一一说着自己的追求,有很多地方一致,譬如都要好好地回报父母,都希望过平常的生活,都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有困难的人。马登峰说,因为家境困难,他是在一所慈善学校念的高中,免去很多费用,现在念大学也受到资助,这使他在设计自己的未来时更多地想到了责任,就是对社会的责任,这也将是他毕生的追求。

说困惑

“你们有困惑和烦恼吗?”笔者追问。

“有,譬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改行了,那么在大学学的东西还有用吗?”

“我想的像哲学问题:我为什么来到世上?我活在世上到底为了什么?”

“我一度没少想就业的事,后来想通了,想得再多也是空想,关键是要把握当下,学好本事,有本事干啥都行!”

“有困惑,有烦恼,可这是我的隐私,我不能说。”

与之前不同,小伙子们的回答凸显个性

窗外,天完全黑下来,星星疲倦地眨着眼睛。寝室内,小伙子们笑声朗朗。因为是周末,这个晚上,寝室熄灯时间比平素后延了两个小时。这个小小的“优待”,就足以让他们现在感到很快乐。

小物件 大寄托 舍不得花的1斤全国粮票

英力平 63岁 退休干部

1965年,我下乡到昌图县万安公社。因为文化程度高些,村民们经常找我帮忙写写算算,春节时写对联我也是有求必应。1978年,我要回城了,很多乡亲带着自家最好的东西来送我,其中竟然还有一张当时特别珍贵的1斤全国粮票。这张粮票,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我也一直没舍得花,因为这份精神财富无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