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价值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价值目标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20世纪下半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大变革。对传统发展战略的怀疑和批评,直接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现。与传统发展战略不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上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萌生和提出过程中特别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正式提出的这一事实中已经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价值目标

要论说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还必须廓清另一个前提性的理论问题,即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20世纪下半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是在人们对传统发展战略的内在缺陷及其在实践中导致的巨大负效应的深刻反思过程中实现的,其实质则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的全面更新和创造性转换。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但是,与应用于自然事物时“发展”仅仅是一个描述概念不同,在对社会事物的理解、解释和说明上,发展概念具有凝重的价值内涵。正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杜德利·西尔斯所说,在给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概念下定义时,“我们不能回避那些实证主义者轻蔑地称作‘价值判断’的问题。‘发展’必然是个规范性的概念,几乎同改进是同义词。如果佯装不知,则正好是隐瞒自己的价值判断。”[1]在社会生活中,既然“发展”不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规范性概念,那么人们对于什么是发展、什么不是发展所作的判断也就不是一种事实判断而是一种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总是根据特定的社会发展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来进行的。任何社会发展观的发展概念,也都是从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来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不同的,因而人们依循它们对于发展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发展、什么不是发展所作的价值判断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传统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两种不同社会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它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不同上。传统发展战略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是一时的经济繁荣。根据这一价值目标,发展只是一种经济现象,并且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或社会物质财富总量的增长,而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则是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是通过工业化道路实现的,因而工业化甚至西方化也就相应地被视为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传统发展战略看来,只要经济增长了,社会物质财富总量增加了,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等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这种以一时的经济繁荣为基本价值目标的传统发展战略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发展战略。然而,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想的结果。一方面,这一发展战略在一定时期内确曾促进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它关于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随着经济的增长会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承诺却并没有得到兑现,而它所直接促成的依附性发展反倒还带来了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发展战略片面地强调工业化和增长率,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破坏,结果使得过去在人类社会的工业技术文明进程中原本已变得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深重的危机。传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又极大地羁绊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70年代以后,这一发展战略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批评。

对传统发展战略的怀疑和批评,直接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现。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明确地指出,世界经济和人口的指数增长将会造成地球上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从而会使这种增长迅速达到极限。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使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976年,日本学者坂本滕良在其《生态经济学》一书中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980年,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在其《世界保护战略》的报告中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在一本名为《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的书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向第42届联合国大会“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与传统发展战略不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这三者的有机统一;第二,发展不是一时的经济繁荣,也不只是当代人需要的满足,而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机会和能力构成威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看来,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的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发展战略有很大的不同,而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乃在于二者对待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的不同态度上,其中,传统发展战略一味强调发展的经济目标,完全忽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忽视对资源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则强调发展中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的重要性,并把它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也主要是基于这一区别,我们才说传统发展战略所追求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追求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事实上,虽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各个方面,但它最为关注的还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上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萌生和提出过程中特别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正式提出的这一事实中已经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立论基础就是发展与环境或发展中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第42届联合国大会“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这样,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更是如此。后者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号召各国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模式,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可以说,也正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关注点是发展与环境或发展中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问题,所以它才能够迅速地得到全球范围内人们的普遍认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重重困境特别是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情况下,人类用以走出困境、摆脱危机的对策,它是20世纪末人类作出的一个明智的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