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被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一方面,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和批判;另一方面,也要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传统哲学对知行关系的研究,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认识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被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上自春秋战国时代的孔丘、荀况,中经宋明时期的朱熹、王守仁,下至清代民国时期的王夫之、孙中山等,许多思想家都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为后人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知”和“行”范畴,在不同的学派和代表人物中,有若干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具体观点,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合理观点。如:行先知后,躬行出真知;学以致用,知的目的在于行;知以行为验证标准;行以知为指导;知行统一,不可偏废。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范畴,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和实践范畴。他们所说的“知”,大多是指封建伦理之知;他们所讲的“行”,也大都指个人道德行为。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一方面,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和批判;另一方面,也要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中国传统哲学对知行关系的研究,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认识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古代先哲在研究知行关系时,虽然有的强调知先行后,有的强调行先知后,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但大都主张知与行的统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相资,知行并进。这些理论思维的成果对理解实践认识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其次,中国的知行关系讨论是以道德理念与道德践履为背景的,虽然它的内涵与今天的实践概念有所不同,但仍然有现实意义,它把人的道德生活、道德实践理解为“行”的重要内容。从今天的社会现实来看,道德实践与道德建设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再次,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国化、民族化的一个中介性因素,它提供了很丰富的认识论概念和范畴,为我们发展和建立具有现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认识论体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