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批判

对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批判

时间:2022-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历史基本因素和这一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原则的论述,完整地构成了马克思实践论历史哲学的理论范式。因而,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剖析和批判在马克思实践论历史哲学理论形成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实际上对青年黑格尔派历史哲学的剖析和批判构成了对整个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全面剖析和批判。

四、对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历史基本因素和这一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原则的论述,完整地构成了马克思实践论历史哲学的理论范式。这个范式完全不同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历史哲学范式,“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28]这种历史哲学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以实证科学的方式描述和理解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过程,而不像黑格尔的思辨哲学那样,把社会历史理解为思维本身的自我发展和现实化过程。因此,“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29]

1.实践论历史哲学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根本对立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现实生活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现实基础,而“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在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因此,这种历史观只能在历史上看到政治历史事件,看到宗教的和一般理论的斗争,而且在每次描述某一历史时代的时候,它都不得不赞同这一时代的幻想”。[30]这段话,可以被理解为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总体性批判,当然也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论的历史哲学范式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范式的根本对立。它表明,只有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出发,才能真正地按照历史本身的尺度来编写历史,才能把人对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历史过程中加以理解,从而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重点剖析了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观念。从1835年到1845年的整个青年黑格尔运动是当时德国意识形态领域最重要的思想批判运动,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得出激进的、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是这一思想运动的中坚分子,但随着他们的思想的迅速发展,他们在完成了同黑格尔哲学的决裂之后,很快就把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远远地甩在后面。因而,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剖析和批判在马克思实践论历史哲学理论形成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实际上对青年黑格尔派历史哲学的剖析和批判构成了对整个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全面剖析和批判。

马克思指出,“德国的批判”始终没有离开哲学的基地,“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31]尽管青年黑格尔派的那些批判家都断言自己已经超出了黑格尔哲学,但实际上“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也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起初他们还是抓住纯粹的、未加伪造的黑格尔的范畴,如‘实体’和‘自我意识’,但是后来却用一些比较世俗的名称如‘类’、‘唯一者’、‘人’等等,使这范畴世俗化”。[32]也就是说,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的理论前提依然是黑格尔哲学,他们不过是利用黑格尔体系瓦解的碎片来构筑自己的哲学体系,本质上依然停留在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范式中。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把历史发展归结为“纯粹精神”的自我发展,但他还是注意到把劳动理解为理念现实化的中介,并把理念的现实化描述为一个活生生的伦理世界。而青年黑格尔派则完全是在“纯粹精神”怪圈中转来转去。例如,在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那里,历史的发展不过是一连串的“思想”,其中一个吞噬一个,最终消失于“自我意识”中。而在麦克斯·施蒂纳那里,这种观念更为彻底,“他对全部现实的历史一窍不通,他认为历史进程必定只是‘骑士’、强盗和怪影的历史,他当然只有借助于‘不信神’才能摆脱这种历史的幻觉而得救。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宗教的观点:它把宗教的人假设为全部历史起点的原人,它在自己的想象中用宗教的幻想生产代替生活资料和生活本身的现实生产”。[33]这样,从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到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青年黑格尔派都是把形而上学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把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意识也当做了宗教的或神学的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34]也就是说,他们把宗教意识作为出发点,把整个德国哲学批判局限于对宗教的观念的批判。如果说老年黑格尔派认为,任何事物只要归入某种黑格尔的逻辑范畴,问题就可以解决了,青年黑格尔派则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因此,尽管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统治进行了批判,但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人们所受到的束缚和限制或人们的真正枷锁,都是意识的产物,因而他们的批判不过是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这种批判只是用词语来反对词语,而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35]这样看来,“青年黑格尔派玄想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36]对于这种完全无视现实生活基础的历史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全部问题只在于从现存的现实关系出发来说明这些理论词句。如前所说,要真正地、实际地消灭这些词句,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37]这就是说,必须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38]

对于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之所以把精神或思想看成是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了洞见深刻的剖析。他们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然而,在考察历史进程时,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和那些思想,也就是说,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那就很容易从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象出“一般思想”、观念,等等,并把它们当做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从而把所有这些个别思想和概念说成是历史上发展着的一般概念的“自我规定”,消除历史中一切唯物主义的因素,而任凭自己的思辨之马自由奔驰。就像黑格尔思辨哲学所做的那样,它“所考察的仅仅是一般概念的前进运动”。

2.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批判

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并不仅仅是指唯心主义者的历史哲学,同时也包括了旧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念。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历史观的批判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们认为,在整个青年黑格尔运动,只有费尔巴哈的著作是值得认真加以分析的。费尔巴哈和其他青年黑格尔分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而返回到唯物主义立场,从而为德国理论家开辟了一条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但是总起来说,费尔巴哈始终滞留在一般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上,而没有能够把这种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他的哲学和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没有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事物、现实、感性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被费尔巴哈当做出发点的人,仅仅是一种具有抽象的理性和欲望而又为宗教感情(爱)所笼罩的人。虽然他也承认人是“感性对象”,但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这使得他的哲学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他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这样,尽管他在宗教批判中把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世界,但在哲学批判中又把世俗世界直接转换为哲学词句,始终在宗教和哲学之间摇来摆去,而没有跳出哲学的圈子转到现实的基础上来。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这种直观性,使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因而他的自然唯物主义观念根本无法延伸到人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生活世界中,除了一些抽象空泛的哲学词句如“人”、“人的本质”、“类”等而外,他丝毫不了解这个世俗世界的经验的、物质的内容。因而他的历史观不可能超出当时德国的哲学历史观,即“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39]

由于费尔巴哈最终在历史观上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巢穴,因而在人的解放这个问题上,他也同所有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家一样,不可能提出改变现实世界的积极见解。如他在他的《未来哲学》这本书中认为,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一定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就是使这个动物或这个人的“本质”感到满意的东西。任何例外在这里都被肯定地看做是不幸的偶然事件,是不能改变的反常现象。对于这个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说:“如果千百万无产者根本不满意他们的生活条件,如果他们的‘存在’同他们的‘本质’完全不符合,那么,根据上述论点,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幸,应当平心静气地忍受这种不幸。可是,这千百万无产者或共产主义者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而且这一点他们将在适当时候,在实践中,即通过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质’协调一致的时候予以证明。因此,在这样的场合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助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40]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使他无法在改变无产阶级命运的问题上提出任何革命性的主张,因此,“当他看到的是大批患瘰疬病的、积劳成疾的和患肺痨的穷苦人而不是健康人的时候,他便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这就是说,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4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十分清楚地表明,从直观唯物主义出发是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历史观领域。因为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归根到底是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自在的自然,即“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下的自然”,而完全没有看到作为人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的是人的感性活动,即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没有看到人生活于之中的世界并不是自在的自然界,而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性世界”。因此,当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或物质观同样造成了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并且无法摆脱这种对立,当这种自然观无法从对自然的理解中找到人类历史活动的根据时,也就无法在人的社会历史活动领域中找到物质的因素,而只能诉诸对人性的单纯直观,诉诸人的理性、情感、意志。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9]见徐亦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人为本”》,《哲学研究》1994年第9期。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8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4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