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唯物史观对意识哲学的超越

唯物史观对意识哲学的超越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完成。一旦涉及“改变世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就显得强大无比。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的理论”进入包括改变“生产过程”的实践的批判中,真正超越了意识哲学的内在性。马克思哲学是否超越了近代以来的“主体形而上学”呢?

(三)唯物史观对意识哲学的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和超越,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看有其必然性。以“感性活动”和“生产过程”的物质性的能动性弥补了黑格尔思维过程主体性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使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哲学思想和哲学范畴作为具体普遍性的真理,有了现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完成。就此,海德格尔说:“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至于说人们现在还在努力尝试哲学思维,那只不过是谋求获得一种模仿性的复兴及其变种而已。”[10]如果从海德格尔所说的哲学思想的方向和视轨来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乃至全部形而上学的颠倒,又是西方哲学的断裂或革命。因为,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立场和理论形态,终结了知识形态或理论形态的形而上学,赋予哲学以全新的思想方式和功能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哲学理论的动力是“革命”,哲学是通过“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实现自身,是内在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实践过程中的要素而非独立存在的哲学。总之,哲学超越了意识哲学、理论哲学的形态而进入现实的实践过程,而这一点是海德格尔所否定的。

海德格尔在晚年的讨论中认为,马克思用“生产过程”取代了黑格尔“生命过程”的存在论,这只是用“人的优先性”取代了“意识优先性”,并未超出“主体形而上学”的视域。[11]结合上文引述的海德格尔对马克思颠倒形而上学的评论以及他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等书中对马克思的论说,海德格尔力求表明他与马克思存在思想的区分似乎是“存在优先”还是“人优先”的问题。如果仅从认识论或知识论的视野看,马克思和一切唯物主义一样都主张存在的优先性和客观性,海德格尔的区分毫无意义。而只有在海德格尔所说的生存论视域中,亦即思考人的本质,此在的澄明乃至存在的意义时,存在优先或人优先的问题才有他所区分的不同意义。其实,从海德格尔本人的思路来说,他似乎也并未坚持“存在优先”的原则。他的早期思想虽然坚持人的本质即是生存,人只能从存在中获得本质和规定,但要获得存在的意义却必须领会此在的意义。生存论作为基础本体论,既在事实上,亦在逻辑上具有优先性。海德格尔在晚期著作中开始自觉地避免主体形而上学,力求用一种非规定性的思想表达人对存在的归属。在我看来,他实际是力求唤回被现代工业文明所遗忘了的人的存在感受,类似于人在家里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归属感、自由感乃至根源感等所谓诗意的感受。海德格尔说,只有觉悟到和思及更原始的一度,“在此一度中,从存在本身方面来规定人的本质才有在家之感”,他还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作诗比存在者的探究更真。”[12]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存在中、在大地上,是海德格尔反复论说的思想主题。但要找回存在的意义,获得家园般的存在感受,仍必得聚焦于人的语言、思想和领会,仍难免“人的优先性”的论说。

仅从逻辑上反驳海德格尔“存在优先”和“人优先”的区分不能令他信服,因为逻辑只能形成某种“存在论”而不能唤醒他所寻求的“存在感”。在我们看来,晚期海德格尔对思想和哲学(形而上学)的区分、人的优先性和存在优先性的区分,确实是一种思想方式的“移居”、思想方向的开拓,邓晓芒先生也把它看做语言的突围,它确实具有终结两千年西方哲学,从根本上转变现代工业文明生存方式的源始性。但是,在如何实现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跳跃”中,海德格尔则显得软弱、无奈,有时甚至有些绝望。他坚持用一种词源学的方法,引导人们听从语言的召唤,倾听存在和大地的言说;他强调思想对存在的归属;他主张诗作为源始的语言和思想更能本真地亲近存在;他有时也对古老东方思想的复兴充满希望和期待,等等。但语言、思想和诗能改变人们的生存领会,终止思维规定存在、宰制存在的意识优先性和人的优先性吗?能改变“技术座架”的统治和催逼吗?一旦涉及“改变世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就显得强大无比。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批判较之哲学的批判,不仅能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也能更有力地改变人们的观念,包括哲学家的思想。“生产过程”的存在论,使哲学走出内在的思想和意识,进入“感性活动”的物质化过程之中,变成实际改变现存世界的力量。仅就海德格尔所力求唤醒的“存在感”来说,“生产过程”的存在论也有未被海德格尔深思的重要意义。海德格尔指责这种存在论未超出黑格尔的视野,仍是“人的优先性”的主体形而上学。实际上恰是海德格尔未超出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即仅在人规定、改造劳动对象,对象化自己自由本质的意义上理解劳动,仅看到了劳动主体自我肯定的方面,而未看到劳动对主体的否定方面,未看到劳动的消极方面。马克思不仅揭示出私有制劳动的奴役性质,即劳动主体的活动过程所具有的强制性、否定性的社会性质,也看到劳动主体与劳动对象否定性统一的自然性质,即劳动对象对主体力量的否定和抗拒。用黑格尔的表述方式来说,直观的自然是理念,劳动中的自然才显示出自然存在的物质性和客观性,直观的石头对意识和思想没有阻抗,而要搬起这块石头则要消除它的重量的抗拒,才知道它是如此沉重、如此真实。劳动不仅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也是自然和存在自身显现的过程,是存在的到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语言,不是思想,不是诗,是“生产过程”和劳动,才给予人以真实的存在感,才使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存在的先在性。

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的理论”进入包括改变“生产过程”的实践的批判中,真正超越了意识哲学的内在性。马克思哲学是否超越了近代以来的“主体形而上学”呢?青年马克思思考过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统一的问题,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出过“消灭劳动”的命题。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也真实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统一、和解的理论设想,而关键的现实性的任务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实践。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劳动显然是指改变劳动的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亦即改变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奴役性质,进而改变为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不得不劳动的自然强迫性质。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劳动成为自由人的需要,成为没有社会和自然强制的自由游戏,这就消灭了传统的劳动方式,自然也根本改变了劳动概念。这时候的“生产过程”不再是人对存在的价值化、资源化、对象化,因而也不再是“人的优先性”的“主体形而上学”。只有自由的人才能给自然和存在以自由,自由是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海德格尔所吁求的人扎根于存在,诗意地栖居,以及存在的到场和澄明,只能在“生产过程”的性质根本改变之时才能到来。超越“主体形而上学”的现实道路,只能是缺少诗意的艰难的改变世界的实践。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2]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3][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7][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2~43页。

[10][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44页。

[11][法]F.费迪耶等辑录,丁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12][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89、4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