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关主体性理解上的几个问题

有关主体性理解上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承认,主体性与主观性确有难解之缘。这种思考自然引发了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相应地也引发了人们对主体性问题的重新审视。但是,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理解“人类中心主义”,它的哲学意蕴还是在于价值论方面。当然,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弘扬人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对自然界采取肆意征服和掠夺的立场,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四、有关主体性理解上的几个问题

主体性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因而难免有不同理解。但为了有助于问题的深入讨论,还是有必要对一些基本理论认识问题加以澄清。

1.主体性与主观性。虽然这二者的界限在一些著述中均作过强调,但在讨论中,有些人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主体性与主观性相混淆。如把主体性与客观性作为矛盾关系来处理的观点,事实上就是把主体性作为主观性来对待。应当承认,主体性与主观性确有难解之缘。从词源上来讲,在英文、德文中,主体性和主观性至今仍是一个词:subjectivity(英),subjektvitaet(德)。但是,严格说来,主体性又不能等于主观性。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人,因而主体性总是含有主观性,但是,主体性又不能归结为主观性,即归结为人的精神属性。事实上,主体性不能仅仅从观念范畴来理解,必须放到活动过程中来把握,也就是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不能离开实践来抽象地谈论主体性。人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中,才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这样理解的主体性,显然不是主观性所能概括得了的。

2.主体性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关系。如果说主体性与主观性的关系是侧重于认识论来讲的,那么,主体性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关系则是侧重于价值论来讲的。所谓外在尺度,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人要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就必须按照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来行事。但是,人对客观对象从来不是为认识而认识,为改造而改造,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就涉及一个价值问题,即人的内在尺度问题。这两种尺度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在任何场合下,人们在把握物的外在尺度时,都会遇到“认识和改造这种事物有什么意义(价值)”的问题;同样,在任何场合下,人们对于一切“意义”、“价值”等也都会遇到“它是真是假”、“能否改造、怎样改造”的问题。可见,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同时存在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之中。只讲一种尺度而不讲另一种尺度,都是对人类活动本质的片面理解。实际上,这两种尺度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因为人的内在尺度的真正实现,必须有赖于对外在尺度的把握;而对外在尺度的把握,又客观上要求突出人的能动性、突出人的内在尺度。

3.主体性与非理性。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有着自己特有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既有理性因素,又有非理性因素。像直觉、灵感、潜意识以及情绪、欲望、意志等,均是人的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主体性决不是排斥非理性的主体性,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的主体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方面,理性离不开非理性,没有哪一个人不是带有自己的意志、目的和欲望去思考和行动的;另一方面,非理性也离不开理性,各种非理性因素的产生总是同已有的理性思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理性与非理性均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可偏废。不过,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承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是如何看待非理性。尤其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非理性主义对主体性问题研究形成严重挑战。应当指出,非理性主义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它过分夸大了非理性的作用,把非理性作用绝对化、神化,似乎突出人的主体性就是要突出人的非理性,人类只有在非理性状态中才能找到主体性和自身解放的道路,这显然是对主体性的曲解。主体性当然要重视非理性因素,但主体性决不是不受任何理性限制的盲目冲动和主观欲求。如果主体性就是非理性意义上的主体性,那么,这样的主体性越是发挥,越会造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失范,社会生活的混乱。尤其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注意克服各种非理性的盲目冲动,对于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主体性与“人类中心主义”。随着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思考的一大热点。这种思考自然引发了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相应地也引发了人们对主体性问题的重新审视。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全球性的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强调了“人类中心主义”,因而现在是该彻底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原则”的时候了。由于这种观点直接涉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因而有必要讨论清楚。

“人类中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相对于“神”的统治的“人类中心主义”,有相对于自然环境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有作为思考和活动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等。但是,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理解“人类中心主义”,它的哲学意蕴还是在于价值论方面。这里所讲的“中心”,并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价值概念。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指人应成为各种活动的中心,即人无论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都应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人应成为价值世界的“中心”。这种“中心”其实就是“为我关系”的具体体现,因为人对自然界不是为了认知而认知,不是为了改造而改造,其认知、改造完全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满足一定需求的。现在所提出的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人的根本利益。因此,在价值世界中,“人类中心主义”永远不会过时,绝无否定的理由。当然,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弘扬人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对自然界采取肆意征服和掠夺的立场,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在现代化过程中,注意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环节。

【注释】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0页。

[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转引自冯玉珍:《理性的悲哀与欢乐》,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

[3]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