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他认为当具体体制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要求从而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就会丧失殆尽。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村党委下设22个基层党支部,297名党员;村民委员会下设15个村民组。

22 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要点分析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它的革命性质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就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深刻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第二次革命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来的经济体制和与之相联系的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又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第一次革命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次革命是使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制度和体制并不同,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同一种制度可以有不同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初,针对一些人因为我们多年来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导致的严重后果而怀疑甚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时,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具体做法”主要是指各种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原有的各种体制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所以,我们要对原有的各种体制进行改革。但是我们改革各种体制不是要改变制度,恰恰相反,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我们的基本制度。

2.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不但区分了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体制改革和坚持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当具体体制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要求从而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就会丧失殆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改革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使它充满生机和活力,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所以,改革不但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邓小平说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中国农民还有一个伟大的创造,那就是乡镇企业。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2.改革的成果。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经过30年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为了发展,但改革实际上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发展又不可能是平衡发展,这样改革和发展就会涉及稳定问题。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首先,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其次,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必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案例呈现

南街村——“共产主义”小区[1]

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有个行政村叫南街村。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05户3130口人,2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党委下设22个基层党支部,297名党员;村民委员会下设15个村民组。村企业组织——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一个大企业。南街村在经营中实施“外圆内方”的策略,即对内实行按需分配,从住房到油盐酱醋都实行供给制,对外实行市场经济。南街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全部实行集体所有制。分配实行“工资+供给制”(工资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供给制促进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不断增加的因素),贯彻共同富裕的原则。工资有差别,但悬殊不大,体现三个倾向:向一线工人倾斜,向农业工人倾斜,向外地工人倾斜。村集体免费向村民供给水、电、气、食用油、面粉、鸡蛋、啤酒、节假日食品,村民免交入托入学、防疫治病、人身保险文化娱乐等费用,而农业税和各项提留均由村集体负担。高标准现代化的村民住宅楼里的家电、家具、炊具、制冷、取暖设备由村里统一配置。

南街村村民始终坚持学习《老三篇》,唱《社会主义好》。南街村有90多名男女民兵,民兵日夜为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站岗。

南街村从“玩泥蛋起家”到“玩面蛋致富”,大力发展村办企业。1991年摘取河南省村办企业“亿元村”桂冠。2000年产值突破14亿元,利税6900万元。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和“明星村”称号。

案例点评

有人说,南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全国各地农村学习的楷模;有人说南街村是一个特例,不应广泛推广和实行,因为这种经营体制,不利于我们自由、个性的发展,制约了人们的想象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有的说,南街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和整个经济发展趋势存在着很深的矛盾,必将被通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所代替。

无论怎样,南街村这些年的良好发展本身,就证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总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实现人民生活福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无论哪种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只要能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从中得到实惠,就是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能强求完全一致,要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管理方式、多种运行机制共同发展,才符合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不同情况的具体情况的要求,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

红色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在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来,在关于农村的文字中,“包产到户”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也是常被质疑和批判的。即使在小岗村获得丰收的1979年,批评“包产到户”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可喜的是,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我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6.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13.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医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医改的政府态度是:给政策不给钱。其政策为药品可加价15%,以弥补政府投入之不足。上世纪90年代,医改再掀波澜。1992年9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2000年,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触及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的《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是由于此文件废除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制度,为商品房的发展扫清了“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5.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16.1997年“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20.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1.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7.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8.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

29.2007年《物权法》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30.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注释】

[1]《社会科学报》,2001年11月22日。

[2]选自《共产党员》,2004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