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转型轨道上的一次短暂驻足

心理学转型轨道上的一次短暂驻足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0年至1892年铁钦纳在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

1890年至1892年铁钦纳在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铁钦纳不仅继承了冯特在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体系,而且还对冯特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并且把他所宣扬的这种心理学正式命名为“构造主义心理学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与冯特相比,铁钦纳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倾向更为突出。铁钦纳的基本教育来自于英国牛津大学,经验主义对其影响最大,在德国求学期间,冯特并非铁钦纳研究兴趣首要选择,反而是奥国哲学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实证主义哲学,这也导致铁钦纳与冯特在思想上产生严重矛盾。心理学家的首要目的……就是确定心理元素的性质和数量。他对心理经验开始逐步地细分、再细分,直到无法再分解。那时,他就找到了意识元素。〔147〕铁钦纳把心理元素界定为能够在经验中找到的最简单的感觉。它们是通过对意识内容的内省进行系统分析而发现的;当一个经验不能再被分析为各个部分时,它就被宣布为“元素经验冶。

当然,为了研究心理这个构造,除了分析之外还有综合,即心理元素如何结合并联结成更复杂的现象。心理学家“学习系统地阐述基本心理过程的联结率。如果多种声音的感觉一起发生,它们就会混合或融合;如果多种色彩的感觉相继发生,它们就会彼此加强。而且这一切都是以相当有规律的方式发生,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声音融合律和色彩对比律冶〔148〕。通过分析和综合可以对心理现象进行详尽地描述。与冯特相比,铁钦纳的内省法更为精细,它是一种对经验的反省分析,而不是对经验的简单报告。如他所言:尽可能地注意使你产生感觉的物体或过程,当这一物体被挪开或这一过程完结时,尽可能通过记忆活动生动而完整地回忆出对它的感觉。只要坚持使用此方法,最终都能对人类经验的元素予以完整地描述。心理学的第三个目标就是解释,要弄清楚神经系统是如何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知觉和认知现象的。铁钦纳坚持实证主义立场,抛弃了冯特对心理操作进行心理学解释的企图,转而寻求对心理操作进行生理学解释,通过神经生理学的实验观察来达到对心理的解释的目的。

历史上,铁钦纳将冯特的实验心理内省法推至极端的地步。铁钦纳对实验内省法规定了比冯特更为苛刻的种种限制,并对实验中的被试提出了更为具体而且严格的训练要求。一方面要求被试剥去内省的主观价值判断,只能严格如实地描述自己的经验,如被试在确定感觉元素如何联结为复杂的知觉、观念和意象时,只能报告简单的无意义的感觉经验,而不能像联想主义者那样报告复杂的有意义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防止把物理刺激与感受相混淆,避免犯刺激错误。这种实验内省法严重脱离了心理生活的实际。最终把心理学引向封闭的主观世界。〔149〕由于铁钦纳及其构造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致使构造主义心理学仅仅局限在“纯科学冶的牢笼内专注于“纯内省冶的分析研究。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纯实证主义学科,仅限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与应用领域没有任何关系,这种错误的做法只能遏制了心理学的长期发展。受冯特主张维护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纯洁性与高尚性,对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持反对态度的影响,铁钦纳将此观点带至美国,强调对意识结构自身的研究,反对研究心理的意义与功用,认为心理学的应用属于技术范围,并非心理学本门。所以在与机能主义的竞争中,由于在主导思想的分歧,机能主义关注的是心理如何起作用,如何指导生活,而非心理的构造,最终遭到失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构造主义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还是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正如海德布莱德所言:铁钦纳的心理学对发展美国的心理学起了主要作用,这不仅由于它有着杰出的连续不断的成就,而且它有着壮烈的和足以使人得到启发的失败。〔150〕尽管铁钦纳对冯特心理学的形而上学特性有所觉察并有所警觉,如铁钦纳认为冯特心理学的下半截是思辨的,包含有统觉、意志等既不能观察又不符合经验证实原则的概念,心理学应避免这些不可观察的实体概念。但是,出于贯彻实证主义原则,铁钦纳将冯特的注意及统觉等实体概念予以改造,将它们还原为能够适用实证方法的感觉元素。他将构造主义心理学建立在心灵由感觉或感觉的意象来构成这一基础之上,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可见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与英国休谟派经验主义将心灵看作感觉集合的观点是一致的。

历史上,之所以造成铁钦纳成为冯特最为有名学生的说法,实际上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的杜撰。波林是铁钦纳的学生,出于将老师铁钦纳描述为实验心理学的忠实追随者和继承者,提升铁钦纳在美国的地位和声誉,波林才刻意为之。事实上,在美国冯特思想的解释者并非铁钦纳,而是芝加哥大学的杜威等人。但是,铁钦纳及其嫡系弟子却支配了对冯特心理学理论的话语权,这些解释者忽略了冯特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基础,以及有意图地无视冯特对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判,最终导致冯特心理学思想被歪曲。其实,冯特绝非那样坚定地信仰经典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相反是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康德、费希特、赫尔巴特和叔本华的理论为思想基础的,视心灵为独立于经验的物自体,坚决反对英国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视心灵为感觉的集合。

因此,构造主义是铁钦纳反对机能主义时提出的,是美国机能主义的对立物,而冯特的理论体系则是整体心理学,表面上诚然具有构造主义性质和元素主义倾向,但实质上是整体主义取向的。与冯特相比,铁钦纳的元素主义更为彻底。一是冯特在强调心理元素分析和化合的时候,仍然肯定心理的主动性和统觉的创造性的综合作用,强调意识是一种过程,具有统一性。尽管意识过程可以被看成由各种子过程组合而成,但是决不能把子过程孤立出来,将每个子过程视为一种静止的物体,否则,意识过程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性质。相反,铁钦纳只谈联想不谈统觉,只重分解不重整合。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实质上无疑是一种心理化学,通过对可观察的意识事件进行受控的内省,以期获取像化学家那样绘制心理元素的周期表,并确定使其联结成为更复杂经验的规律和伴随的神经生理事件。二是冯特对心理元素的分析比较简单,如两种元素(感觉和感情),两种属性(性质和强度)。而铁钦纳对心理元素的分析则更为具体、复杂,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运用精确的、经过专门训练的内省形式,把人的心理分析为基本的构成元素。如仅感觉就分析出四万多种心理元素,心理元素的属性也增至五种(性质、强度、清晰性、持久性和广延性)。〔151〕由于心理过程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且各种子过程的意义产生于整个心理过程的相互联系之中,脱离了整体,子过程的存在意义将会丧失殆尽,因此,冯特认为,意识过程不可能像分离化学元素那样去分析。尽管冯特重视实验与内省,并把实验看作是内省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从未宣称内省法是唯一合理的方法。

可见,通过对冯特与弟子们间师承脉络的梳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术渊源上有继承和发展,也有背离和衍义,但无论怎样,他们之间学术关系是紧密的,值得后人细致、深入地思考与解释。冯特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涉及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据冯特的女儿统计,冯特一生著作的标题有五百个,文章的页数有五万三千多页,平均每天著述二页多。这种庞杂的思想体系作为创新触点,可以促生诸多思想成果。而美国人特有的世俗化了的宗教和重商文化则构成了不同于欧洲的、独特的理智氛围。美国心理学自建立起就一直疏于理论建构。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铁钦纳认为:“科学的问题就是描述冶,“科学与因为、为什么一类解释毫不相干冶,“我绝不解释,或者说绝不拿‘因果关系来说明爷任何事物。科学中所有的‘解释爷对我来说只是非独立变量与独立变量的相关。……如果说因果性除相关外还有什么含义的话,那么我认为这只是一种虚构。冶〔152〕铁钦纳的观点显然是实证主义立场的,同时意味着,在美国这一崇尚实用主义的土地上,心理学从开始就被全面物化了,只要能满足物化的要求的心理学事业就能根深叶茂。此外,冯特所倡导的整体主义心理学,因为“拒绝研究个体差异,主张对人类心理进行一种近乎柏拉图式的考察冶〔153〕,使科学心理学一诞生就已过时,成为一种濒临绝境的文化产物,在美国同样遭遇了濒临绝迹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