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死本为规律,何必多费心机

生死本为规律,何必多费心机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一个人由出世而生,最后入土而死。老子认为,死亡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想要养护生命而营养过剩导致生命缩短,另一种是进入凶险的死地导致伤亡。万物有生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庄子不相信死后的世界,也反对厚葬。据说,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学生想厚葬他,遭到了庄子的拒绝。庄子对生死的透彻理解,让人敬佩。灶马一千天以后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干余骨。

原 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道德经·五十章》)

意 译

一个人由出世而生,最后入土而死。世间活着长寿的人,大约占十分之三;走向死亡之地短命的人,大约占十分之三;人活着,却在死亡之地行动的人,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人过于想要追求长生而养护自己的生命,最终追求过分奢侈的物质享受,从而糟践并缩短了自己本该更长久的生命。

人生智慧

生死是人在这个世界上要面对的首要大事,谈论生死、解析生死是任何一位思想家都逃脱不了的一个问题。老子认为,死亡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想要养护生命而营养过剩导致生命缩短,另一种是进入凶险的死地导致伤亡。这两种都代表了世人为了养护生命而去争夺,而“道”的思想是不争和清静无为,不争则不会过盛,无为则远离死地,以此养护生命才是顺应自然的正确方法。

万物有生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对生和死的态度,形成了每个人的生死观,生死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处世哲学、生活态度。

人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一个人的生是依循着自然界的运动而生,一个人的死亡也只是事物转化的结果;生若浮游天地之间,死若休息于宇宙怀抱,一切都没什么大惊小怪,生也好,死也罢,平平常常,没什么可怕的。

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不但没有哭泣,反而两腿平伸岔开地坐在那里,边敲着两腿中间的瓦盆,边大声唱着歌。惠子对庄子的表现不太满意,说:“你妻子和你生活在一起那么久,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又敲盆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的回答是:“不像你说的那样。她刚死时,我也难过,哀伤。后来,仔细一想,从根上说,她当初本来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连生命的气息也没有。起始,她仅仅是处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状态中,而后才有了生命的气息;这种气息变成形体,形体有了生命,现在又变为死。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运行一样。她平静地躺在宇宙这间巨大的居室里,而我却在身边大哭,我认为那就是没有彻悟生命的本质,后来就不再哭了。”

从这则“鼓盆而歌”的故事,可见庄子对生死看得比较透彻。即使庄子自己临死时,也表现出看得透、放得下的超然态度。

庄子不相信死后的世界,也反对厚葬。据说,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学生想厚葬他,遭到了庄子的拒绝。庄子对生死的透彻理解,让人敬佩。就像《庄子·至乐》中所讲到的,物类千变万化源起于微细状态的“几”,有了水的滋养便会逐步相继而生,处于陆地和水面的交接处就形成青苔,生长在山陵高地就成了车前草,车前草获得粪土的滋养长成乌足,乌足的根变化成土蚕,乌足的叶子变化成蝴蝶。蝴蝶很快又变化成为虫,生活在灶下,那样子就像是蜕皮,它的名字叫作灶马。灶马一千天以后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干余骨。干余骨的唾沫长出虫子斯弥,斯弥又生出蠛蠓。颐辂从蠛蠓中形成,黄軦从九猷中长出;蠓子则产生于萤火虫。羊奚草跟不长笋的老竹相结合,老竹又生出青宁虫;青宁虫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马,马生出人,而人又返归造化之初的混沌中。万物都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全都回返自然的造化。

生命就是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人生来自造化,又复归造化,大自然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因此,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使自己的生命有一个灿烂的旅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