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产阶级国家是自行消亡的国家,它在对剥削者实行专政的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民主。这些思想同国家“自行灭亡”的理论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严密的整体。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第四节 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这一节列宁阐明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国家的基本态度,论述了暴力革命是“国家消亡”的政治前提,强调指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一、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原理及机会主义者的歪曲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著名论断,阐明了马克思在国家消亡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以后,国家将要发生的变化和消亡的经济基础。

列宁指出,恩格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并且把生产资料变成国家财产,消灭“作为国家的国家”,即资产阶级国家,代之以无产阶级国家,铲除资产阶级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为无产阶级国家的消亡创造政治前提和经济条件。

列宁指出:“在历史上必然会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或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个专政不仅是刚刚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的需要,而且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民众,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民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需要。但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是过渡性质的国家。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已归整个社会所有,消灭了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劳动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但继续通行“资产阶级权利”。所以这个阶段还需要有国家在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虽然这时已经没有什么阶级可镇压了,但是,国家还没有完全消亡。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打破旧的分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并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才能实行“各尽其能,按需分配”。这时,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无需国家来制约,国家也就消亡了。所以,“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无产阶级国家在消灭私有制和阶级以后,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会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动停止下来,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从而使国家消亡。

因此,列宁强调指出:

第一,资产阶级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

第二,自行消亡的只能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

半国家是指无产阶级的国家。有两层次含义:(1)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都是少数剥削者镇压多数被剥削者的特殊机器,这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无产阶级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之后建立起来的国家,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民主,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的工具。所以,无产阶级国家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国家,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称无产阶级国家为“半国家”。(2)无产阶级国家是自行消亡的国家,它在对剥削者实行专政的同时,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民主。民主愈广泛,也就为国家消亡创造了条件。“半国家”也包含这个意思。

第三,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既是反对机会主义的,又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但首先是反对机会主义的。而且恩格斯放在首位的,是从国家“自行消亡”这个原理中得出的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论。列宁讲:可以担保,在10000个读过或听过国家“自行消亡”论的人中,有9990人完全不知道或不记得恩格斯从这个原理中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其余的10个人中可能有9个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人民国家”,不知道为什么反对这个口号就是反对机会主义者。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混淆无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原则区别,反对通过暴力革命消灭资产阶级国家,认为资产阶级国家也可以“自行消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庸俗化,列宁指出,这种理解“无疑意味着回避革命,甚至是否认革命”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粗暴的解释,仅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歪曲。

二、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是不可分割的

列宁具体地阐明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灭亡”和暴力革命的思想,其中心意思是: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灭亡”的,而要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来消灭它。对资产阶级国家来说,暴力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思想同国家“自行灭亡”的理论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严密的整体。但是,机会主义者却只提“自行灭亡”而不提暴力革命,或者用折衷主义手法欺骗群众,把二者结合起来,而把“自行灭亡”论摆在首位。列宁针对这种谬论,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灭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 列宁针对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阐明资产阶级国家必然要通过暴力革命来消灭,自行消亡的只能是无产阶级的国家。这就清楚地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国家一般问题上的正确态度。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列宁指出,如果不通过暴力革命消灭资产阶级国家,就谈不上国家自行消亡。这是因为,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依靠暴力来维持的。当无产阶级对他们的统治构成威胁时,他们总是首先使用暴力,对无产阶级进行镇压。因此,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资产阶级国家的消灭,“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正是这样,列宁在当时特别强调,“必须不断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 

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但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则只能通过“自行消亡”。

列宁得出上述看法与他生活的时代分不开。当时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对立明显、社会政治动荡不断,而国际间的冲突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列宁在总结欧洲革命经验、尤其是法国革命经验时非常关注社会阶级斗争,并强调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之点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专政。他这样鲜明地提问题: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所有这些国家归根到底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也会产生非常丰富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无产阶级专政。

不过,列宁虽然认为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但他并没有忽视特殊的具体情况,即当时英国的情况。他在引证巴黎公社革命时期马克思给库格曼的信中的段落后,强调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人民革命的结论只限于欧洲大陆。列宁说,马克思的这一结论在1871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英国还是一个纯粹资本主义的、没有军阀并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官僚的国家的典型。所以马克思把英国除外,因为当时在英国,革命,甚至是人民革命,被设想有可能而且确实有可能不以破坏“现成的国家机器”为先决条件。列宁的这一引证和关注表明,他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着学者式的冷静和细致,并不因为自己倾向于用暴力革命打碎俄国这架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忽视当时英国有进行和平革命的可能。

在实践上,革命家列宁并未把暴力革命作为最佳或唯一的选择,盼望革命的和平发展同时也是他的一大心愿。也就在列宁写作《国家与革命》时,俄国革命局面出现了有利于苏维埃的变化。在此之前的1917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革命危机推翻了沙皇政府,取得了革命胜利。但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下,却对布尔什维克进行镇压,于是引起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苏维埃在俄国到处涌现。列宁迅即抓住这一转机,提出了新的革命的任务。他说:“目前在俄国民主派面前,在苏维埃面前,在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面前,出现了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也就是保证立宪会议如期召开而不再拖延、保证国家不致遭到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崩溃、保证革命和平发展的机会。”列宁认为,如果苏维埃本身不动摇,就根本谈不到对苏维埃的任何抗拒。地主和资本家在科尔尼洛夫叛乱中已经受到教训,面对苏维埃最后通牒式的要求,他们会和平地交出政权。列宁这样判断:“如果苏维埃掌握全部政权,现在还能够保证革命的和平发展,保证人民和平地选举自己的代表,保证各政党在苏维埃内部进行和平的斗争,保证通过实践来考验各政党的纲领,保证政权由一个政党和平地转到另一个政党手里。”列宁理智地估计到,一旦发生“一场非常残酷的流血战争,会使好多万地主、资本家和同情他们的军官丧命”,故列宁号召无产阶级不惜任何牺牲以挽救革命,并强调如果苏维埃抓住革命和平发展的最后一个机会,那么无产阶级一定会全力支持苏维埃。

由此不难看出,作为革命家的列宁具有博爱心怀:若能达到革命目的,在采用流血与不流血的手段之间,他首选的是后者。他此时不仅想免除因战争给国内带来的灾难,也设想俄国的苏维埃政府立即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提出根据民主条件缔结全面和约,以使俄国在同德国等国家作战时把所遭受到的灾难减轻到最低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