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电算化组织及岗位

会计电算化组织及岗位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是指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设置单位电算化的机构并调整原有会计部门的内部组织。因此,必须由单位领导或总会计师亲自抓这项工作,成立一个制定本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组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本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并负责会计电算化投入运行的组织策划机构。审查人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制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是指适应电算化的需要,设置单位电算化的机构并调整原有会计部门的内部组织。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工作涉及单位内部的各个方面,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项资源。因此,必须由单位领导或总会计师亲自抓这项工作,成立一个制定本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组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本单位财务人员培训并负责会计电算化投入运行的组织策划机构。

一、组织形式

各单位实现电算化以前的会计组织机构,是为适应手工会计的核算方式而组织的;实现电算化会计以后,整个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核算方法、内部分工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原有的组织机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要求。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性质、经营规模、管理模式和会计业务要求等因素,进行电算化后的组织机构设计。一般而言,电算化后的组织机构有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一)集中管理组织形式

集中管理组织形式是指将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管理、系统开发和使用维护等都放在企业信息中心(计算中心),财务部门不设数据处理部门,也不安装计算机设备。财务部门只定期按规定向信息中心提供核算和管理所需的数据,由计算中心负责会计电算化的日常运行。在这种方式下,财务部门的组织机构一般不做大的变动,除了一些业务由计算机处理外,许多工作仍由手工来完成。该方式有利于单位计算机应用的统一领导、规划和组织,提高数据共享程度。但是,这种组织也有很大的缺点:第一,计算中心人员和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协作,各自不了解对方的知识和业务特点,各自偏重本部门情况,导致系统质量低,实用性较差等情况;第二,各部门极易产生依赖思想,认为开展电算化工作是对方的事,从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和支持系统的实施和运行,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该组织形式在实践中已较少使用。

(二)分散管理组织形式

分散管理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会部门单独配备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机房设施,并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如系统管理与开发人员等,完全由财务部门负责计划、组织系统开发、使用和维护等工作。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第一,能调动财会部门的积极性;第二,能根据财会部门的实际需要,分期分批解决急需电算化的项目,并且实用性强、投资少、见效快。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一是缺乏整体考虑,各部门都可能从各自的目标出发,少考虑相互之间的联系,数据不能共享,系统效益不高;二是各业务部门都需要配置计算机专门人员,否则影响系统实施,平时遇到的简单问题及维护工作,都不能及时处理。这种组织形式是我国电算化会计管理中最普遍的形式。

(三)集中管理下的分散组织形式

集中管理下的分散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设立专门的机构(信息中心),统一负责全单位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维护等工作,但同时在财务部门设置计算机网络终端,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输入及系统运行。

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财务部门的内部组织机构在计算机与手工并行的试运行阶段,一般不做大的调整;若甩手账后,即会计核算工作基本上由计算机完成时,就必须调整财务部门的内部组织机构。其调整方法是将手工核算方式下以会计事务性质为依据划分的资金组、存货组和成本组等,调整为系统开发组、数据准备组、数据操作处理组、财务管理组和档案管理组等。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系统开发组负责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规划,并参与系统开发工作;数据准备组负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所需数据的组织、整理工作,并按照规定要求填制数据供输入使用;数据处理组负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工作,其中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查询等工作;财务管理组负责会计信息的分析、整理、参与决策和参与管理等工作;档案管理组负责各种打印输出的账表、备份数据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这种组织形式,既照顾了各业务部门的特点,又能统一管理组织,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人员岗位

单位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1. 基本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各基本会计岗位与手工会计的各岗位相对应,基本会计岗位必须是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2. 电算化会计岗位

电算化会计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和开发的特点,结合会计工作的要求,划分电算化会计岗位。大中型企业和使用大规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单位,电算化可设立如下岗位:

(1) 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以及有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财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2) 软件操作。负责输入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操作岗位的工作。

(3) 审核记账。负责对已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以保证记账凭证的真实性、准确性;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位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4) 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位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维护员不应对实际会计数据进行操作。

(5) 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审查人员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位可由会计稽核人员或会计主管兼任。采用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

(6) 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应用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此岗位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7) 档案管理。负责磁盘或光盘等数据、程序的保管,打印输出账表、凭证等各种会计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做好数据及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8) 软件开发。主要负责本单位会计软件的开发和软件维护工作。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单位,设立此软件开发岗位。

在实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述电算化会计岗位进行内部调整和增设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与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由本单位进行会计软件开发,还可增设软件开发岗位。而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岗位进行适当的合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