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预算分配实证研究*夏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预算分配实证研究*夏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考核绩效预算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加强绩效预算管理,已然成为当前高校预算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是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以资金绩效为核心,对预算管理做出综合评价。本文以重庆市S高校随机选择的20个学院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预算分配的实施。

西南大学财务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改革预算编制机制,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的要求。2014年6月,我国成立了“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要开展了部门支出绩效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课题的研究。高校节约教育资源、提升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

一、构建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是当前高校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高校预算改革起步较晚,高校资金使用的成本与效益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绩效预算评价机制,阻碍了绩效预算改革在高校的顺利推行。高校快速发展与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尖锐。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考核绩效预算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加强绩效预算管理,已然成为当前高校预算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构建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我国部分高校目前的预算管理工作还侧重于资金投入,忽略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高校资源低效率配置的问题普遍存在。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是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以资金绩效为核心,对预算管理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构建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以学院作为绩效评价的具体责任中心

高校由许多部门组成,他们共同完成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这些部门即绩效预算的责任中心,他们根据学校的战略目标制定各自的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形成绩效预算,考虑到学院和处室、中心等的绩效评价分析方法会有所不同,本文以各学院为具体责任中心,如何考核其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效果,依据绩效评价的结果,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绩效预算实施的关键。

(二)实行预算约束与激励机制

每年末由专门设立的预算委员会的绩效评价小组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财务处据此对下年度预算额度进行分配和调整,并建立问责机制,对绩效差的部门要追究责任主体的责任,将教职工的收入和晋升晋级机会与各部门绩效评价的结果挂钩,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适度的薪酬调整并综合考虑晋升的机会,带动教职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积极性,使资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配置。

三、高校实施绩效评价的模式分析

通过分别对学院的投入和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的主成分分析工具,测算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值,作为设置下年度绩效预算分配系数的依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分配的有机结合。

(一)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进行绩效评价是实施绩效预算最核心的问题,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非营利性组织,其使命就是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一使命就表明了高校的战略是综合性的。本文在咨询相关专家,并借鉴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式

高校绩效评价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综合计分法、平衡计分卡、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本文拟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1.KMO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前,需运用KMO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对评价指标相关性进行判断和分析。一般情况下,KMO>0.9时,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效果最佳;KMO>0.7时,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效果尚可;KMO>0.5时,表明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KMO<0.5时,表明不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一般情况下,显著性水平<0.05,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2.确定主成分个数

根据“解释的总方差”统计结果,判断主成分个数。一般情况下,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确定主成分个数。

3.确定主成分线性表达式

根据“成分矩阵”统计结果,可以确定所有主成分Z的线性表达式:Z111X121X2+…+αi1Xn,Z212X122X2+…+αi2Xn,…,Zj1jX12jX2+…+αijXn,其中:X1,X2…Xn表示第1至第n个评价指标;αij表示评价指标X对应因子负荷除以对应特征值的平方根。

4.测算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综合得分

根据“解释的总方差”中方差贡献率的统计结果,确定各主成分系数,继而确定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综合得分。公式表达式为:V=(β1Z12Z2+…+βnZn)/G,V投入表示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综合得分,V产出表示产出绩效评价指标综合得分,Z1,Z2…Zn为主成分的得分, β12…βn为主成分方差贡献率,G表示n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E=V产出/V投入,即投入产出效率,以此置下年度绩效预算分配系数。当E≥1.5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5;当1≤E<1.5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25;当0.5≤E<1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1;当E<0.5时,绩效预算分配系数=0.75。最后依据绩效预算分配系数与定额分配标准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下年度的绩效预算经费。

四、实证研究

本文以重庆市S高校随机选择的20个学院2014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预算分配的实施。

(一)KMO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将样本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进行KMO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得出投入绩效评价指标KMO=0.59,大于0.5,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Sig=0.000,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样,得出产出绩效评价指标KMO=0.655,大于0.5,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Sig=0.000,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测算与分析

分别将投入绩效指标评价数据X1,X2…X8和产出绩效指标评价数据X1,X2…X6代入SPSS19.0软件,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得出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分析表。(见表2)

表2 S高校学院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分析表

续表

资料来源:此表根据S高校2014年度财务数据计算得出。

根据表2的结果得出S高校以上20个学院的绩效预算分配系数表。(见表3)

表3 S高校学院绩效预算分配系数表

根据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结果,设置绩效预算分配系数,提升高校校内资源配置有效性,实现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绩效预算分配系数设置如表3所示,基于表3的绩效预算分配系数,各学院预算项目经费依据定额分配标准与绩效预算分配系数测算下一年度预算经费,最终实现预算经费与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

五、相关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绩效预算奖惩机制

绩效预算是一种新的改革尝试,建立合理的绩效预算奖惩机制,构建以各部门为责任中心的管理模式,明确责任中心的权、责、利等,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经费分配、教职工收入及晋升晋级等联系起来,更好地发挥责任中心和教职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高校绩效预算的改革与创新

(二)灵活采用预算编制方法

各个责任中心承担的任务和职能不同,在考核绩效预算评价效率和效益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此外,对于不同的责任中心采用的绩效预算编制方法也会不同,例如图书馆应该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专项资金等应该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三)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建议高校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高校的预算实行全面管理,实时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管理委员会由校长直接领导,由有关副校长、财务处长、各部门专家等组成,办公室设在财务处,其下设置绩效评价小组,对绩效预算的执行进行考核评价。此外,应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从而使预算约束得以硬化。

(四)建立绩效预算监控体系

预算的有效执行并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各种监督、评价机制的完善。应该建立由领导牵头,全员参与的监控机制,使预算信息公开化,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升资源使用的效率效果。

(五)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绩效预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高校必须积极培养一批恪守原则、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保障高校绩效预算改革的有效推进。

六、本文的局限

高校各部门均是进行绩效评价的责任中心,本文只对学院进行了分析,其他处室、中心等,根据具体情况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均会有所不同。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评价指标的选择,影响着对各部门的绩效预算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每个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对于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可能有完美而统一的标准,无论何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有其局限性,这正是高校绩效预算评价的一大难点,对此,笔者也希望后续研究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康卫平,李健.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简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36-39.

[2]龙英.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2):26-29.

[3]刘国斌,冀晶焱.基于BSC和KPI的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5 (8):126-129.

[4]崔恺平.高等院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杨运东,董绍娴,刘卫民.基于SWOT的高校绩效预算实现路径研究——以广东省S大学为例[J].会计之友.2014(28):37-39.

[1] 本文获重庆市会计学会、重庆市总会计师协会2016年度优秀会计论文一等奖,系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U1509187)的阶段性成果,已发表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