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期融资券作为自然实验

短期融资券作为自然实验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本章中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能够较好地解决融资约束的度量问题。这意味着短期融资券这种金融创新极大地减少了信用等级高的公司的融资约束,但是并没有缓解信用等级低的公司的融资约束。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具有外生性,新融资工具的出现引起公司融资约束的变化也相应地具有外生性。

2005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该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为发展货币市场而进行的金融创新——短期融资券,是金融市场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数据,从《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发布到2008年年底,金融市场共发行858只短期融资券,为企业筹集资金高达12 054.1亿元。在三年多的时间内,短期融资券累计的融资规模已经超过同期国债融资规模的1/4,是同期企业债融资规模的两倍多,占整个债券市场发行总额的4.95%,短期融资券正成为中国企业获取资金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

但是,并非所有公司都可以发行短期融资券,只有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才能通过这种金融工具为企业融资。管理办法的一个重要规定是发行人应进行信用评级,应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应聘请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发行融资券,均应经过在中国境内工商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能力的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公示。因此,短期融资券的金融创新为信用等级高、信息相对透明的企业创造了融资优势。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信息披露相对透明,具有成为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的优势。优质上市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能够有效地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还可以通过合格机构投资人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约束,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微观基础的素质,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解决了在实证研究融资约束的影响中的两个难题,因此为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变化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背景。首先,如何度量融资约束。在公司金融的研究中,尽管融资约束的定义是很明确的,但是,对融资约束的度量存在较大争议。通常用于度量融资约束的指标有公司规模、股利支付率、KZ指数和公司的信用评级等(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en,1988;Kaplan and Zingales,1997,2000;Almeida,Campello and Weisbach,2004),但是使用不同的度量指标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有时甚至相去甚远,比如Fazzari,Hubbardand Petersen(1988)和Kaplanand Zingales(1997)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争论。本章中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能够较好地解决融资约束的度量问题。在《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对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发行机构要进行信用评级,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才有资格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融资。这意味着短期融资券这种金融创新极大地减少了信用等级高的公司的融资约束,但是并没有缓解信用等级低的公司的融资约束。吴育辉等(2009)发现,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公司具有较好的财务状况,信用等级越高,选择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概率越高。因此,使用信用评级能够度量公司融资约束的变化。

其次,公司的融资约束具有内生性。比如在公司融资约束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上,公司融资约束减少能够提高公司业绩,但是公司业绩提高后更有能力购买固定资产和扩大生产,这反过来使公司能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和更多的贷款,融资约束也会相应下降。因此,即使能够观测到融资约束与公司业绩的正向关系,也很难推断融资约束对公司业绩的因果关系。本章中短期融资券则能够很好地解决内生性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短期融资券的目的在于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止广义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维护金融整体稳定。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具有外生性,新融资工具的出现引起公司融资约束的变化也相应地具有外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