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效率与银行效率

效率与银行效率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况且,宏观银行效率的提高惟有依赖于各家商业银行运作效率的提高才可实现。可见,银行效益应包含在银行效率的内涵之中,效率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效率的目标。因此,本文认为,银行效率主要指商业银行在有效地保证其赢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能够合理配置银行资源并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是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成本效率是从成本的角度来测度银行效率。

第一节 效率与银行效率

一、效率

“效率”是人们时时提及而又很难界定的概念。萨缪尔森认为:效率意味着尽可能地有效运用经济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

我国经济学者樊纲认为,“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因此也可一般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

当效率概念用于评估某个企业的运行状况时,“效率”指的是该企业在投入一定生产资源的条件下是否使产出最大。反过来讲,就是在生产一定产出时企业是否实现了“成本最小”,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微观效率”。而当效率被用于评估一个经济体时,“效率”指的是各种资源是否在不同生产目的之间得到了有效合理配置,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各种需求,这实际也就是所谓的宏观效率。

“效率”与“效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效益指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关系,它研究如何使既定资源投入的产出最大,或者使既定产出的资源耗费最少。效益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其主要联系在于:1.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无论是对投入产出问题的分析,还是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资源价值形态的研究。效益所研究的投入产出关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货币形式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效率研究的资源配置问题更是必须借助货币或金融资源的分配实现,离开货币去谈效益和效率是无意义的。2.效益和效率都研究经济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使用问题,研究如何分配或使用才能使获得的经济利益最大。

尽管效率与效益都是对事物运动结果的一种反映,许多学者把这二者作为一个概念来理解,但其内涵还是有所区别的。首先,效益更多地强调静态形式下的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活动成效或效果;而效率更多地侧重于经济活动的动态和可持续的作用程度,表现的是经济活动的能力和内在质量。其次,效率与效益比较的内容不同,效益主要反映的是活动主体的利益大小,反映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的比较关系,即货币投入和货币产出的关系。而效率的投入不仅有货币投入,还包括劳动、时间等资源的投入,其产出既包括以货币形态表现的产出,也包含一些非货币形式的产出,如企业形象的树立、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增强等,反映的是活动主体的作用力或效能。再次,效率与效益在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方式上有所不同。效益是投入与产出量上的比较,如果产出价值超过投入价值,则这项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益的,而效率描述的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其比较的方式是投入资源配置状态的比较。可以看出,效率含义要比效益概念更为宽泛,且包含效益的内涵,是一个更为全面、更为高级的评述经济活动运行状态的概念。

二、银行效率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对金融效率的定义进行过分析(王广谦,1997;杨德勇,1998;王振山,2000),但对银行效率(Banking Effieieney)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更缺乏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对银行效率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但一致的看法是,银行效率是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银行,其资金运作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银行效率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从微观层面来考察,银行效率就是指各商业银行所完成的金融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其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从宏观层面来考察,银行效率就是银行制度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就是把银行要素(人力、物力、分支机构、各类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增量和其增长质量进行比较。当然,从微观层面所讨论的银行效率与从宏观意义上所讨论的银行效率并非一致,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致的,例如,就银企借贷交易而言,交易成本的降低,对宏观经济活动而言,同样也意味着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况且,宏观银行效率的提高惟有依赖于各家商业银行运作效率的提高才可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把追求利润贯穿在其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讲究效益是其首要目标,但不是唯一和全部的目标,还要追求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就要求银行讲究运作效率。从本质上讲,银行效益与效率是统一的,银行效益是指银行的资产和服务所带来的收益情况,而银行效率指银行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率的信贷资源配置必然是有效益的,尽管这种效益不一定能显性地表示出来,一种无效率的银行信贷配给所支付的交易成本肯定是无效支付。反之,有效益的金融交易未必有效率,借助于垄断所获得的高收益,并不一定证明是高效率的。比如一项对某个银行部门有利的信贷分配,可能对整体银行体系金融资源配置或社会福利增进没有任何好处。可见,银行效益应包含在银行效率的内涵之中,效率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效率的目标。没有效益的效率,效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效益不以效率为动力,效益就不可能持续增长;银行经营活动的核心是效率,而基础是效益。

因此,本文认为,银行效率主要指商业银行在有效地保证其赢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能够合理配置银行资源并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是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从不同的角度划分,银行效率可以分为: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配置效率与非配置效率。由于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无论是对投入产出问题的分析,还是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资源的价值形态--货币。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化都很难离开货币,本文实证过程中研究的银行效率更多的是基于微观或行业的视角。

三、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

成本效率是从成本的角度来测度银行效率。一家银行的成本效率指给定条件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时,该银行的实际成本与最佳银行的成本的比,即该银行的实际成本与理论最小成本的比。因此,此处定义的成本效率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往往是从实证的角度设计的,是一家银行相对于它所处经济体系中的其他银行而言的。不同经济体中的最佳银行是不同的,或者说不同研究样本的最佳银行是不同的,如果需要比较两家银行的效率高低,需要将它们放入同一个研究样本中。

成本效率是从成本函数中衍生出来的概念,银行的成本函数依赖于可变投入的价格水平、可变产出的数量、固定的投入和产出、环境因素、随机误差以及X-效率水平。即:

C=C(w,y,z,v,uc,εc)。此处,C为可变成本;w为可变投入价格向量;y为可变产出的数量向量;z为固定产出和固定投入的数量向量;v为一系列可能影响银行效率的环境或市场变量;uc为X-无效率项,它既包括对投入价格没有做出最佳反应导致的配置无效率,也包括为生产给定产出水平y而使用了太多的投入导致的技术无效率;εc为随机误差项。

假定成本函数为无效率项uc和随机无效项εc与成本函数的其余部分的乘积,即C= C(w,y,z,v)ucεc,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ln C= f(w,y,z,v)+ ln uc+ lnεc,此处f(w,y,z,v)= ln C(w,y,z,v),ln uc+ lnεc被看作组合误差项。则银行b的成本效率为:

img8

成本效率可看作是被有效利用的成本的百分比。例如,如果行b的成本效率水平为0.8,意味着相对于最佳银行来说,该银行浪费了20%的成本。成本效率值的分布区间为(0,1],等于1意味着该银行成本有效率。

利润效率是从利润的角度来测度银行效率水平,指在产出价格、投入价格及其他变量不变时,银行的实际利润水平与最大可能的利润水平的比率。与成本函数相比,利润函数以可变利润代替可变成本,把可变的产出价格作为既定的常数,而不是认为所有的产出数量固定在观察的水平,这一水平可能是无效率的。也就是说,以利润作为因变量考虑了产出变化和投入变化导致的收入变动。产出价格被作为由完全竞争的市场确定的外生变量。对数形式的利润函数为:

img9

这里,π表示银行的利润,θ是一常数(对所有的银行均相同,是为了确保利润是正值,从而其对数才有意义),w表示投入要素的价格,p表示产出的价格,z为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向量,v表示影响效率的其他变量,ln uπ表示随机误差,lnεπ表示X-无效率。

则银行b的利润效率为:img10,其中,u maxπ是样本银行中uπ的最大值。

利润效率是银行的实际利润占所能赢得的最大利润的百分比,一家银行的利润效率为0.80意味着或者由于过度使用成本,或者是盈利不足,或者是二者皆有,导致银行损失了它理论上可以得到的20%的利润。与成本效率一样,利润效率值等于1意味着该银行最大化了利润。然而,利润效率可以为负值,因为银行利润可以为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