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润表中费用总额怎么算

利润表中费用总额怎么算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报表利用者依据利润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评价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企业的获利能力,判断对企业进行投资的价值,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变动趋势,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因此,任何单位都应按照规定编制利润表。从理论上讲,利润表是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公式为基础而设计的一张财务报表。“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进行利润分配的依据。

一、利润表概述

1.利润表的结构及内容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情况的报表,它是一张动态报表,也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主要财务报表之一。会计报表利用者依据利润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评价一个企业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企业的获利能力,判断对企业进行投资的价值,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变动趋势,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因此,任何单位都应按照规定编制利润表。

利润表的利润计算是通过多步骤来完成的,表中不同性质的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计算出不同层次意义上的“利润”指标。其理论基础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利润是由不同性质的收入和费用带来的,利润的计算应当反映这种不同性质的收入和费用配比结果,所以利润要经过多次计算来完成。利润表将利润的计算划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计算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

第二个步骤,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个步骤,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第四个步骤,对于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2.利润表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利润表是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公式为基础而设计的一张财务报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相互配比,就计算出了当期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进行利润分配的依据。

利润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为企业外部投资者以及信贷者作投资决策及贷款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利润表,可以计算利润的绝对值指标,也可以计算投资报酬率以及资金利润率等相对值指标,并通过前后两个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行业或企业的同类指标的比较分析,了解该企业的获利水平、利润增长变化趋势,据此决定是否投资,是否追加投资以及是否改变投资方向。

(2)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其他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同时,利润表综合的反映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期间费用等,披露利润组成的各大要素,通过比较分析利润的增减变化,可以寻求其根本原因,以便在价格、品种、成本、费用及其他方面揭露矛盾,找出差距,明确今后工作重点,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3)为企业内部业绩考核提供重要的依据。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集中的反映了各部门工作的结果,它既是制订各部门工作计划的参考,又是考核各部门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依据,利润表内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评判各部门工作的业绩,以便做出正确的奖惩决策。

3.利润表的局限性

(1)由于采用货币计量,许多管理当局的努力,对公司的获利能力有重大帮助或提升,却无法可靠的量化,因而无法在利润表中列示,例如企业形象和顾客满意度的提升等。

(2)由于历史成本计价,所耗用的资产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转销,而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进行配比的收入与费用未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因而使收益的计量缺乏内在的逻辑上的统一性,使成本无法得到真正的回收,使资本的完整不能从实物形态或使用效能上得到保证。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无法区别企业的持有收益及营业收益,常导致虚盈实亏、虚亏实盈的现象,进而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3)许多费用必须采用估计数,如坏账费用、产品售后服务成本、折旧年限及残值、或有损失等,可能在以后年度修正。

(4)由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例如存货计价按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折旧按直线法或年数总和法,使不同企业收益的比较受到影响。

(5)目前利润表多半按功能性分类,例如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而非按活动水准分类,例如固定费用、变动费用,不利于预测未来利润及现金流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