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的产生与演变

货币的产生与演变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物物交换容易出现商品让渡的困难,于是逐步产生了我们现在称之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例如,某些商品由于其易分割、易保存等特殊的性能,适合被选为一般等价物。“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电子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飞跃。与纸币相比,电子货币不易伪造,使用更加安全、便利。

2.1 货币的产生与演变

货币诞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拿你的20斤小麦换我的3匹布,或者拿你的10双鞋换我的1只羊。但物物交换容易出现商品让渡的困难,于是逐步产生了我们现在称之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媒介。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例如,某些商品由于其易分割、易保存等特殊的性能,适合被选为一般等价物。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地区,贝壳、龟壳、布帛、可可豆、鲸鱼牙齿、玉米等都曾充当过货币。

货币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商品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四个阶段的发展。

取代实物货币的是金属货币,比如金、银、铜、铁等。在金属货币之后产生了纸币,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信用货币。在银行券发行初期,一般的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银行券,只要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保证随时可按面额兑付金银币就可以。到19世纪,工业化国家中纸币的发行权逐渐集中到中央银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银行券的广泛流通实际上表明流通中的贵金属铸币的数量大量减少,代表着纸钞钞票的流通终将取代铸币流通这一趋势。

现在,充当信用货币的不仅是纸币,还有近年来产生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叫法十分普遍,但对于什么是电子货币,目前尚没有明确且统一的定义。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8年发布的有关电子货币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这类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预付支付机制”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由一组组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通过持有人输入电子货币编码、密码和金额,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表2.1 货币的演变历史

img24

电子货币依托于金融电子化网络,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储存于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的形式实现货币流通和支付的功能。电子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飞跃。与纸币相比,电子货币不易伪造,使用更加安全、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