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与财务观念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与财务观念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现代财务管理是近代大生产方式的产物。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是:①财务管理以筹集资本为重心。③财务管理中也出现了公司合并、清算等特殊的财务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后,财务管理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及工作的重点从筹集资本转向企业内部控制。以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为主,健全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节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与财务观念

一、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

西方国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历了较长的时期,更能充分反映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回顾和总结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对于改进和提高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以筹集资本为主,形成企业财务管理

现代财务管理是近代大生产方式的产物。18世纪中叶开始,英国首先发生了产业革命,工厂化的机器生产方式代替了过去作坊、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主要是独资或合伙经营,出现了股份公司,利用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来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损益。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资本主义过渡,出现了托拉斯,庞大的生产规模所需要的大量资本,就非独资或合伙所能承担,而只能依靠众多的资本家或财团给予供应。当时,工业化浪潮席卷美国,由于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新的工业部门和企业不断出现,生产发展很快,各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托拉斯要成为独立的法人,并明确其在投资、经营、交易等方面所有的债权、债务和权利的责任。②要在经济上制订投资方案,包括生产规模、资金来源、盈利计划等,取得保证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本。③企业必须按期向投资人和贷款人反映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分析比较企业的盈利水平,并对企业盈利进行分配。

基于此,以筹集资本为主,开始形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从经济学中分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财务学命名的书籍开始出现。例如,美国米克尔的《公司财务》和德国施曼林巴赫的《财务论》,都是以资本的筹措作为重点。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为扩充生产规模而筹集更多的资本,重点着眼于筹集资本和发行证券,对内部控制和资本运用问题涉及较少,也很少考虑企业内部的管理,对资本使用的管理尚未形成,对企业经济效果尚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和发挥控制资本利用效果的作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是:①财务管理以筹集资本为重心。②注重筹资方式的比较选择。③财务管理中也出现了公司合并、清算等特殊的财务问题。

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例,1892年,通用电气公司(GE)成立,1911年,通用汽车出口公司成立,通用的创始人和主持者是威廉·C.杜兰特,他对开创企业、扩大规模、筹集资本很有能力,但忽视经济效果。通用建立后10多年间,兼并了大量企业,从汽车零件、钢材轧制、橡胶皮革、直至推土机和电冰箱,布局分散,战线拉长,只讲投资,不计效果,有的长期不能投产,有的连年亏损,产品生产方向紊乱,企业间重复生产,造成效率低,成本高,缺少竞争能力。各工厂采购物资,销售产品,对外贷款,都各自为政,造成物资严重积压,资金周转困难。1917年,通用汽车公司由控股公司改组为事业公司,实行事业部制。在此种情况下,该公司1920年的汽车产量虽增至39万辆,资产总额达到5亿美元,获得纯利3700万美元,表面上一片“兴旺”,但实际上危机四伏。1921年就暴露出严重的物资积压,产销脱节,资金短缺,不得不将产量减少到21万辆,营业亏损3800万美元,资产损失8500万美元,立即失去了经营能力,后因杜邦和摩根财团怕它垮台牵连太广,损失太大,给予了财政支持,通用才未倒闭。杜兰特因此下台,由A.斯龙上台执政,他对通用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如建立新的职能分工负责管理体制,组织专业化协作;组织均衡生产,统一制定经营决策;核算投资效果,严格控制投资;制定存货标准,建立采购预算,控制流动资金使用;核定各单位的用款限额,统一对外贷款,平衡调度资金;制定标准成本,实行内部结算,考核盈亏状况,并规定内部协作件的价格如高于市场,可在市场上选用等。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使通用由严重的财政困难变为良好的财务状况。1922年,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12%,资金反而比上年压缩了16%,夺回了被福特抢占的市场,当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5400万美元,此后几年,产量和盈利都大幅度增长,在30年代的大危机中,1932年产量虽比1929年下降了72%,但仍保证了资金支付能力,并有少量盈利。

(二)财务管理转向以内部控制为重心的管理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后,财务管理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及工作的重点从筹集资本转向企业内部控制。以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为主,健全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危机中,美国有40%以上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失去支付能力,垮台倒闭。深刻的教训,使幸存下来的企业认识到:财务收支不加控制,资金使用放任自流,生产消耗缺乏监督,资金使用及其效果不予重视,正是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在财务管理上必须制定标准,进行收支预算,实行财务监督,注重资本的运用。这一阶段,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财务管理不仅要筹措资本,而且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建立存货标准,严格控制资金的有效使用。计量模型应用于存货等管理上,对企业的存货(包括原辅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按照生产需要的重要程度,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制定“经济批量”,对A类物资,从采购、投入、销售等环节,都制定预算,控制资金按预算使用。

2.财务活动与供、产、销相并列,监督生产消耗。以标准产量为基础,依据工时和材料耗用标准,制定费用预算和分配比率,建立产品的标准成本,据以发放材料、考核工时、控制费用开支,对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和监督。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价格,进行内部结算,考核各事业部或工厂的盈亏。

3.实行预算管理。在企业中,从生产、采购、销售以至科研、设计和各个业务部门,都根据自己的任务、目标、进度和预期的效果,划分项目,编制预算,经过集中审查,预计主要的财务状况和盈亏结果(即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然后平衡核定,据以控制财务收支,并考核任务执行的进度和效果。

4.开展财务分析。例如,建立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包括资金安全性比率(如各项资产与负债的比率,反映偿债能力),资金结构比率(如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和资本总额的比率,反映支付能力),资金周转比率(如存货周转期,反映资金利用效果),投资盈利比率(如销售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投资回收率,反映盈利水平),生产性比率(如劳动生产率、职工创利率,反映综合的经济效果)。其中,如杜邦的财务分析体系,以资金利润率为核心,分解成销售盈利率与资金周转率两套指标,进一步分析为销售、价格、生产成本及其盈亏状况,以及固定和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不仅全面地综合反映了资金利用、生产成本和经营盈亏的内部联系,用以集中衡量企业的经济效果;还以资金周转率为中心,指标层层分解,体现在市场销售、产品生产、设备投资、物资储备等各个方面,据以进行控制和监督。

5.根据政府的法律法规来制定公司的财务政策,成为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三)以投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重视事前控制和财务决策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在财务管理中更多地运用数学模型,财务管理学研究的重点从以前的以内部控制为主,逐步转向以事前控制为主,预测商情,进行财务决策,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控制和诊断系统。财务经理(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成为现代企业中的全能成员,他们每天都要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公司之间的竞争、技术突变、通货膨胀、利率变化、汇率波动、税法变化等。作为一名CFO,在企业资本筹集、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能力将影响到公司的成败。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的特点表现在: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引起了财务人员的重视。

2.财务管理强调决策程序的科学化。

3.投资分析评价的指标发生了转变。

4.建立了系统的风险投资理论和方法。

“二战”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运输、通信、计算机工具的改革,经营灵敏度的提高,产品大量创新以及经营环境的多变,给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的重点从过去资产负债表的右方科目(负债)转移到资产分析。数学模型逐步应用于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决策信息的处理、投资、筹资等方面,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诊断对企业财务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起企业家的重视。

(四)以资本运作为重心的综合管理阶段

1.财务管理被视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资本运作被视为财务管理的中心。

2.新的财务管理领域不断出现。

3.计算模型在财务管理中运用普遍。

4.电子计算机应用提高了效率。

二、财务管理的观念

(一)效益观念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均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而运转,财务活动亦不例外。从企业内部看,经济效益综合反映了规模效益、技术效益、劳动效益、结构效益与财务效益的有机结合。财务效益是合理的财务决策及必要的财务控制的结果。从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看,则须重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结合。

(二)成本观念

习惯上的成本观念强调已消耗的物化劳动及部分活劳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与竞争有密切联系。因此,成本概念不限于消耗,还包含可能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在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库存等项决策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成本观念的另一着眼点是适度成本观念。单纯的节约不一定是好事。应使产品成本的降低,与产品功能、质量和寿命,与资源保护,与安全操作,与职工福利等有机结合起来,取其最佳点作为目标成本,才是财务管理的重心所在。

(三)时间观念

财务管理须从动态角度出发,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及其相关的通货膨胀价值和风险价值。西方学者认为,企业的财务决策,主要涉及时机、风险、报酬三要素,因此需要运用必要的技术,开展预测。有的企业在关键时刻裹足不前,或做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毁掉整个企业,可见时机的重要性。此外,在西方证券交易中经常使用套头交易法,即用买进现货、卖出期货或相反的方式,以谋取额外利润或避免损失,通俗地讲,即“利用时间发财”的技术。

(四)法制观念

企业经营者不仅要遵法守法,还要善于利用法律,为企业发展服务。例如,西方有不少企业财务专家对税法了如指掌,在规定范围内利用每一可能机会为企业谋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在中国照样也可采用,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让企业各施其技,展开竞争,才能促进经济繁荣。

三、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平衡机制

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平衡机制,主要包括筹资与用资的平衡。利用财务杠杆,负债经营,固然是一种敢冒风险的开拓性行为,但企业间相互拖欠大量的结算资金,捆住了不少企业的手脚,基于此种情况,一方面在清理“三角债”、引导商业信用、实行票据贴现的同时,还应根据企业财力、物力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在经济紧缩、市场疲软时,限制负债经营,广开销路,加强推销工作,以便积极回收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在经济扩张时期,适当增加负债比重,但必须注意长、短期债务和不同类型债务的搭配及结构比例,以便分散财务风险;企业的税后留存收益,既要补充流动资金,满足目前生产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用于扩大投资,还要逐步增加公积金和公益金。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自我扩张和自我约束机制

有扩张就应当有约束,在财务自我扩张机制形成的同时,还应建立财务的自我约束机制,工作重点是: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相匹配,建立滚动式3年或5年财务计划,引入全面预算的管理方法,编制出企业滚动式财务预算,以便在资金上“长计划、短安排”,处理好留存收益、举债等方面的关系;加强资金的日常调度与控制,推行定额管理、指标控制,建立内部银行等一整套管理方法,落实内部各层次、各部门资金管理责任制,由过去对生产过程的财务控制,转变为从产品开发、设计、试制、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的控制。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机制

一般来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风险越大,收益越高,所以,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要有效地预防财务风险,在风险发生时使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①风险预测系统。在企业的投资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等各项决策活动中,都要从财务的角度预测风险。虽然财务人员未必事必躬亲,但企业的各项预测信息,包括市场调查、销售预测、生产预测、成本预测,最终都要体现到财务效益预测上,因此,各职能部门,都要预测分析本部门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反映给财务部门,以便采取防范措施。②风险识别系统。当风险即将发生时,企业应能做出灵敏的反应,当企业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应及时的沟通情报,避免问题成堆。例如,销售部门预测出今年某产品销路不佳,就应会同生产部门及时调整计划,转产、停产或增强推销环节,并同财务部门研究应付措施。③风险处理系统。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企业应有相应的机制迅速应付,妥善解决。例如,当企业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不开时,除广开销售门路外,财务部门需要从筹资和挖潜两个方面着手,以保持当前的经营活力。④风险评估和反馈系统。风险发生后,如何认识和评估风险。例如,同样一项决策,实施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执行中的失误,有人认为是决策不当。对风险认识不清,往往会重蹈覆辙,所以,在风险发生以后应由有关部门和人员组织评估,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以防风险再次发生;此外,还应采取建立风险后备基金,实行多角化经营,联合投资、保险等办法,以便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

案例:八佰伴国际集团在香港破产

1997年11月八佰伴国际集团在香港宣告破产。八佰伴是最早与中国零售业合资的日资企业。除日本本土外,八佰伴在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6个国家或地区从事海外业务。八佰伴破产的原因主要有:高负债(负债率100%)、高投资、高投机。八佰伴破产的根本原因是财务决策失误。

练习题

1.名词简释:

 资金与基金 资本流程 财务目标 财务管理 财务活动

2.论述题:

(1)简述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

(2)简述企业财务关系的内容。

(3)简述财务管理的目标。

(4)试述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5)试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