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计学科体系研究

审计学科体系研究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来,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学科体系的研究一直是热情不减,对审计学科体系认识也逐步深入,但总离不开将审计学科体系理解为审计体系这一观点。他认为我国审计学的学科体系可由三个分学科组成,即审计学原理、部门审计学、审计史。所以本书认为审计学科体系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审计学科体系研究

多年来,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学科体系的研究一直是热情不减,对审计学科体系认识也逐步深入,但总离不开将审计学科体系理解为审计体系这一观点。

(一)审计学科体系

我国审计学者对审计学科体系研究由来很久,但基本观点却不能统一,而且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对审计学科体系基本上认为是审计理论体系和审计体系。张树华认为:“审计理论体系,也就是审计学体系,它是由若干个有相互联系的不同门类的审计学分支科学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审计学基础、专业审计学,认为“以上各门审计学科都是审计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理论”。[7]娄尔行、竹德操两位在研究审计、审计学科体系内容时,将观点分为两类,即“一种主张是按国民经济各主要部分划分。一般认为审计学科体系包括审计学原理和部门审计学课程”。“另一种主张认为,审计学的学科体系应该按照学科的科学内容,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划分为六个部分,即基本审计、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抽样、国际审计和电算化审计。”[8]他们认为按后一种方法归纳更为科学。管锦康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审计学科体系研究结果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认为:“审计学可由审计通论和审计专论两类学科所构成。”他认为审计通论中具体学科有审计学或称审计原理、审计概论等,而审计专论则可以根据不同方式划分不同学科,如“专业审计可以由行业组成,按主体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学科;按内容分类分为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按专题分类可以分为审计史、国外审计、抽样审计、电算化资料、审计案例等”。[9]随着对审计学科的进一步探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将我国审计学科体系高度概括为三个学科。他认为我国审计学的学科体系可由三个分学科组成,即审计学原理、部门审计学、审计史。[10]周舜臣认为中国审计学科体系应借鉴国外先进审计制度,结合我国各重要历史阶段的审计,按我国国情分为若干专题,如审计史、机构、人员、管理体制、职能和任务等专题。[11]杨惠城则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由审计史、审计法理学、审计学原理、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外商投资企业审计、比较审计学、国际审计、电子计算机审计、部门审计等机构”。[12]李锐第则认为:“审计学科可分为五大类,即理论审计学、历史审计学、应用审计学、审计技术学和边缘审计学。”李锐第在分析审计的学科体系时认为:“是审计学中一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科学内容,按系统论的观点,审计学既是它的母体系统,又有其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它的子系统就是审计学的分支学科”。在总结国内外审计学科体系时,他认为基本上有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法,主要是按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分类法,分为:审计基本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发展管理论。第二种分类法,主要是按照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分类,分为审计学概论、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抽样审计和电算化审计等类。第三种分类法,主要是按审计组织和审计学科进行分类,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工业审计、农业审计、全民审计、基建审计和外资审计等。”[13]

(二)建立完善的审计学科体系

这些分类方式是从审计学科自身来分析的,本书认为缺乏一种系统的观念,不具有代表性,对审计职业的学科研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职业历史追踪,了解职业的来龙去脉、历史动因和最初职业活动状态;二是研究审计职业涉及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边缘专业知识以丰富该职业的内容;三是研究该职业的学科相关基础知识,了解组成审计职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实践规划和活动规律等,以提高审计职业活动基础。所以本书认为审计学科体系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审计发展史

审计发展史是对审计职业活动产生及发展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主要是研究审计职业产生的动因,审计职业活动最初产生状态,审计职业活动发展过程,审计方法的发展过程,审计职业研究的发展及审计未来发展趋势等。审计发展史既是审计学科发展的历史总结和归纳,也是审计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审计发展史是一门专业职业活动史,包括审计活动史、审计思想史、审计学说史、审计发展史等,它又与一般的史学不同,与经济史、通史及其他史学有很大的区别,是对审计职业活动理论及发展过程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追踪历史、剖析现代、预测未来都是其重要内容,是一门综合的专业史学科。

2.审计理论学

审计理论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审计理论体系的学科,其主体是审计理论结构和审计理论体系,同时对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未来理论发展趋势都有所研究,在审计理论体系未完善之前,审计思想和审计理论萌芽也都是研究对象。所以,审计理论学是审计理论发展史、审计理论框架、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理论未来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是审计理论史、审计动因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等理论学科的统称。

审计理论学是一门综合的理论学科,是各门专业审计及边缘审计学的理论基础,为各专业学科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审计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和体系结构,并高度升华了审计实践活动中规律性和本质性的审计学科知识。审计理论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固定的,但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审计理论体系会因为不同的审计流派而不同,在理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人们在对审计理论学科的建设上存在着差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审计理论的认识逐步趋向统一,逐步形成同一观点,但不久又可能被更先进的理论推翻,这样社会才有进步。

3.基础审计学

基础审计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审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应用程序和基本活动分析的专业学科。我国审计教育中基础审计学主要内容涉及审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对象、职能和作用;审计基本种类、方法和程序,审计的组织形式、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审计计划、审计抽样、审计实务操作方法和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审计报告等基本知识,是专业审计学的学科基础。

4.专业审计学

专业审计学是根据各行业的基本特点、业务情况和审计要求设立的专业审计学科知识。按行业特点来分,专业审计学包括工业审计学、商业审计学、基本建设审计学、财政预决算审计学、财务审计学、行政事业审计学、银行审计学、外资企业审计学、农业审计学、交通审计学等;也可以按审计内容来分,包括财政审计学、财务审计学、管理审计学、经济效益审计学、财经法规审计学等;也可以按主体来分,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等。专业审计学是审计学科知识在审计实践教育和审计实践活动中的书面表现,是审计实践经验的书面载体在学科体系中的具体表现。这些审计学科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各行业特点存在差异,基本内容包括现金及有价证券审计、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存货投资审计、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审计、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与费用审计、利润及利润分配审计、现金资产审计等。

专业审计学是各种审计专业化的表现,是各行各业审计的具体归纳和总结,专业审计学的细分化是力求更加深入地反映各行各业审计的特有规律,以求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

5.边缘审计学

边缘审计学实际上仅是审计理论哲学在全社会各行业理论中的客观运用,是审计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边缘审计学的产生为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边缘审计学涉及的范围内容相当广泛,是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交叉和融合而成的一类分支学科,基本上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如审计法学、审计哲学、审计商学、审计经济学、社会审计学、系统审计学、决策审计学、未来审计学、心理审计学、逻辑审计学、管理审计学、教育审计学、行为审计学、创造审计学、比较审计学、伦理审计学、电算化审计学、国际审计学、司法审计学、诉讼审计学等。

边缘审计学科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复杂的边缘理论的结合的学科体系,是未来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方向,也是审计职业对社会科学的贡献,是审计理论在社会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审计学科体系是由审计发展史、审计理论学、基础审计学、专业审计学和边缘审计学五个方面组成的,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是以审计理论为基础。以基础审计知识为主体,建立起了完善的审计学科体系,完善审计教育体系,培育专业审计人员,指导审计实践工作,促进审计职业理论、实践和学科的不断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