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风暴”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金融风暴”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工业社会”理论明确地把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贝尔详细阐述了“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点。奈斯比特明确提出“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口号。关于中国的“社会转型”的含义与现代西方转型的含义不在一个层级上。

一、“金融风暴”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要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内涵是什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简史及其理论。我们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发展未来的五大趋势。

1.西方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导致的工业危机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所形成的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抉择。西方的思想界先后提出了“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数字化生存”、“知识时代”等社会发展新理念,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先声。

(1)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来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明确地把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显然,这里的“后工业社会”不是“工业社会后期”的含义,而是比工业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贝尔详细阐述了“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点。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特点首先是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专业与技术人员阶层处于主导地位;其次社会经济结构是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等。“后工业社会”理论看到了日益凸显的新科技革命趋势以及服务经济比重不断增大的变化。

(2)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他在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一书中,对“信息社会”理论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奈斯比特明确提出“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口号。他认为今天的经济是建筑在服务业上的,然而,仔细观察所谓的服务业的内容,绝大部分的服务业工作者实际上是在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真正增长的是信息业。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我们的新社会里,战略资源已是信息,尽管它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奈斯比特在分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越美国经济时,富有远见地指出:“日本是第一,不过它是一项衰退比赛中的新世界冠军。再想重新夺取工业霸权已经太迟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工业国家了。我们不应该再向曾经是美国获得成功的工业投资,我们必须超越过去的工业,向未来的伟大新企业迈进。”事实证明,美国在90年代的信息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远远反超了日本,而日本则陷入经济衰退之中。

(3)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来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其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托夫勒把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变革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当前人类正在进行的新社会变革则为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理论所阐述的理论具有显著的综合性,从诸多方面去把握和描绘新文明。它涉及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各个方面。深刻揭示了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本质。托夫勒认为,正如第二次浪潮将煤、钢、电力和铁路运输组合在一起,生产了汽车以及其他上千种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产品一样,计算机、电子、来自外层空间和海洋的新材料、遗传工程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的能源基础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股史无前例的革新洪流。显然,从一定程度上讲,“第三次浪潮”理论已经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新工业革命理论了。

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新工业化进程就是以凸显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为标志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第一台台式计算机、第一只半导体晶体管、第一块集成电路都诞生在美国,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网也诞生在美国,因此美国一直是世界信息技术的领导者。80年代中后期美国企业感到了日欧在传统工业发展方面造成的压力,但它们意识到在传统工业领域展开竞争将永远处于劣势,于是放弃了这些传统领域而转向占领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的制高点。经过这次产业调整,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从80年代开始,美国信息服务业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2.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于中国的“社会转型”的含义与现代西方转型的含义不在一个层级上。我们的“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三是指社会结构、社会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向现代文明的转型。

两相比较,我们国家所处的转型期大致等于西方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这个历史贡献大大缩短了我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现在的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工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二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工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型。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16吨标煤,但仍是发达国家的3~4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到7%,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却占世界的30%、26%和50%。

早在21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目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即不再简单地复制西方所走过的工业化的旧路,而是走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含义是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核心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在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它意味着我们要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即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3.“金融风暴”加速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步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和国家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尽管党中央早在21世纪之初就提出了这个战略,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我们的新工业化道路进展缓慢。当我们大量的廉价商品在西方还有市场的时候,企业就不可能有动力进行产业升级;当污染防治不利的时候,落后企业就不可能有动力进行技术改造;当地方政府追求GDP最大化的时候,必然推动企业以扩张规模的方式进行经营……

但是,“金融风暴”从反面刺激了我们加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今天许多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像几十年前那样轻易地就可以找到投资的项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在“金融风暴”中倒下的企业,大多数是产品模仿、竞争低价、品牌失真、偏重出口等。应该说,就是没有“金融风暴”,我们原有的企业运作模式的潜力和外部生存条件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风暴”必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速度。具体包括实现七个方面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从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从投资拉动型向居民消费拉动型转变;从资本引进型向资本输出型转变;从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