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电算化理论的产生

会计电算化理论的产生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会计电算化”名词的提出,在当时确实概括了我国在财务会计领域应用计算机的现状,为规范这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当前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名词的含义及提法,表现出了其传统的历史发展局限性,它不仅不能确切地代表我国这一事业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而且还为其理论创新构成了观念上的障碍。

一、会计电算化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上的局限性

计算机进入经济管理领域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最初只是将计算机简单地应用于一些单项的经济业务核算,如编制工资表、计算利息等等。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在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功能,使人们看到了它潜藏的巨大潜力,以至于后来使它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发展势不可挡。目前全球在经济领域中使用计算机,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机时方面,都占据了计算机总应用数量的绝大比重。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开始在会计领域使用计算机的。最初也只是在工资计算方面进行简单应用,后来逐步发展到了编制会计报表,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等方面。现在已能实现对财务会计资料一定程度的管理分析。至目前,我国在财务会计领域应用计算机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步尝试阶段(1983年前)、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7年)和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把在财务会计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活动称作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个名词正式是在1981年8月在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去的简称,是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可以说,“会计电算化”名词的提出,在当时确实概括了我国在财务会计领域应用计算机的现状,为规范这一事业(包括其软件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另外从现在的视角看,它已经基本完成了在企业层面上会计核算的计算机替代手工劳动。但目前来看,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会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技术层面上先进的网络技术、事件驱动技术、数据仓库(DW)、数据挖掘(DM)、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信息技术将彻底改变传统会计的格局,为会计信息提供广泛的增值空间。因此在当前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名词的含义及提法,表现出了其传统的历史发展局限性,它不仅不能确切地代表我国这一事业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而且还为其理论创新构成了观念上的障碍

我们说,“会计电算化”名词和含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理念上:一是强调了“计算机是工具”的被动应用理念;二是强调了计算机在财务会计领域应用是“模拟传统手工会计”的理念。正是这些理念,为其发展和应用,乃至为整个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深层革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

1.在会计数据的采集输入环节

电算化会计系统仍然是模仿手工的作业模式,以判断一项业务活动是否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且是否是以货币为基础,来决定该业务事件及其有关数据是否被记录到会计系统中,采集的并不是整个业务过程所产生的数据。这些采集来的数据尽管能够满足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生成需求,但却可能轻易丢弃了对企业经营、管理或决策有用的非货币和非财务数据。其结果是必然限制了会计系统的管理职能发挥空间。

2.在会计数据的加工环节

电算化会计系统几乎是全程地“仿真”了传统手工系统的加工诸环节。首先,传统手工系统为了使会计的记录更方便和会计信息的表达更容易被用户阅读和理解,设置了许多固定格式的证、账、表。而电算化会计系统只是简单地照搬了这些格式,而没有考虑到在“海量”的会计原始数据库支持下,实际上可将信息的显示界面设计得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各类需求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传统手工系统为了使会计的作业过程更加满足手工的习惯,将其信息的处理程序和方法设计为由多重记录、多重分类和多重汇总方式所形成的会计循环。而电算化会计系统也只是简单模拟了这一循环过程和规范。而事实上,按照信息化系统初始信息的设定,现代计算机已完全可以在瞬间完成从初始数据到报表信息转换的全过程;再者,电算化会计系统基本上仍然是模仿手工会计的作业习惯,设计采用是在业务发生后收集数据并进行“批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而不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优势,在业务一经发生便迅即采集数据并“实时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这种按天或按周甚至按月收集并进行“批处理”数据的方式,必然导致了信息的服务滞后,进而使信息质量的及时性、相关性和有用性等指标大打折扣,从而也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大打折扣;另外,电算化会计系统模仿手工系统的层层“汇总”会计数据的数据加工方式,也极大地限制了会计信息应用的灵活性。如本来的原始凭证中已“承载”了相对较多的业务活动详细数据,但这些业务活动的一部分数据被记入会计系统中,先是汇总记入日记账,然后进一步汇总记入总账,进而在报表环节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汇总(当然从数据处理的本质上说来,它们的区别也仅仅是在于汇总的程度不同)。会计系统对外通常只提供了会计事项的借贷信息,并定期按会计事项类型提供合计数和连续的账户余额。这些汇总后的数据很难再分解还原出业务的本来面目。如果信息使用者要想获取其他标准的汇总信息,就需要另行开发其他应用系统。显然,这种数据处理模型的设计思路极大地限制了数据库信息使用的灵活性,限制了会计信息的增值空间,不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职能的发挥。

3.在会计信息的输出环节

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模拟传统会计按照会计科目表来组织数据编制财务报表的。它要求用户要预先确定他们想要了解业务活动哪些方面的信息,以此为依据来制定账户的分类方案,并按照这一方案来存储和汇总数据。这就限制了所能得到的信息种类,使管理者不能从多个不同角度探究和分析所获取的信息,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作二次分类时并无捷径可循。报告输出的灵活性局限于获取所需账户的余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企业设置了虚拟账户、明细分类账和抵消账户来补充或者修补会计科目表。有的企业则建立了多套会计科目表以满足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的需要。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公司总部和外地分支机构也各有各的会计科目表。如果我们的目标仅是提供汇总的财务报表,那么会计科目表就够用了。但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还需要其他一些信息,而这些又是会计科目表所难以提供甚至无法提供的。即使我们成功地建立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当前需要的会计科目表,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动会导致信息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动,现在的会计科目表就会很快过时。而修改企业的会计科目表又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它会影响到诸如凭证编制、输入、过账、结账、试算平衡等多个环节,也会影响会计前后期数据的可比性。而事实上,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广泛深入地应用,已使得会计信息的处理成本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同时也为会计系统的多元信息处理和多角度会计报告提供了广阔的设计空间。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完全有能力提供出更为及时、更为相关、更为真实、更为可比和更为全面的会计与非会计信息,但这些都没有在电算化的会计系统中得到充分地体现。电算化系统几乎并未因此而改变会计信息的揭示范围。

由上分析看来,在会计电算化理念主导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从本质上讲,仍然属于手工会计的处理模式,它仅仅是手工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简单“捏合”。对此有学者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指前20年),其实是一部纯粹的手工会计“仿真”史。不仅如此,会计电算化的思维理念,还忽视了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反作用和影响,以至使该理论研究不能敏感地吸纳诸如经济学、管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链理论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极大地限制了其理论的创新发展空间。“会计电算化”作为工业化时期的理论产物,其理论是建立在以满足企业个体信息需求为主要需求基础之上的,在其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重在满足企业内部需求、封闭式的经济信息系统。它更像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而与外部社会信息系统之间更多的是相互隔绝,缺乏有机的信息联系。即使是在网络化的环境下,这种理念所导致建立的系统也往往多是一个孤立的、资源贫乏的局域性网络。

所以,会计电算化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已经远远落后了。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应用,绝不仅仅满足于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简单模仿,它必将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构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冲击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巨大的,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创新、突破和再造。它已经和正在撼动着传统会计学的根基,而且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影响下,又在快速地催生着其“新主干”的萌芽和发育。我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需要,将传统会计模型与信息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广泛交融的基础上,提出和构建新的、更加完善和严谨的科学技术理论。这一理论,我们称之为是“会计信息化”理论(也可以称之为是“会计信息系统”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