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发行贷款贷后管理问题研究

农发行贷款贷后管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贷后管理是农发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之一。贷后管理是通过跟踪客户所属行业、客户的上下游和客户本身经营及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影响贷款本息安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二是不能正确处理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的关系。这种观念是造成贷后管理薄弱的思想根源。调查行客户部门调查人员要对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负责;信贷风险部门审查人员要对审查结论负责;开户行对贷款发放条件的落实及贷后管理负全责。

农发行贷款贷后管理问题研究

袁晓蓉

长期以来,贷后管理是农发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之一。伴随着支农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信贷产品不断增加,客户群体日趋多样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贷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加强贷后管理的意义及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措施及建议等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加强贷后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一)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环节。贷后管理是通过跟踪客户所属行业、客户的上下游和客户本身经营及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影响贷款本息安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最终环节,是控制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发生的重要一环。

(二)加强贷后管理是农发行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贷款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与机制,摒弃“重贷轻管”的发展方式,强化贷后管理。通过管理信贷客户的信息来管控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规模与效益的统一,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贷后管理是实现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信贷客户的多元化,企业经营中信贷资金的多面性和结算方式的多样性,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凸显。只有通过强化贷后管理,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减少信贷资产损失,提高农发行的资本使用效率和综合收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农发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重贷轻管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一是没有认识到信贷营销与风险防控是一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矛盾。一些基层行认为追逐贷款规模的增长,能够为银行带来显著的当期收益,且一时业绩政绩明显。在贷款发放后,忽视对贷款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和管控,把贷后管理变成“事后管理”。二是不能正确处理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的关系。部分客户经理对贷后管理的认识较肤浅,过度依赖贷前调查和担保抵押,认为贷前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且落实了第二还款来源,贷款安全就有了保证。这种观念是造成贷后管理薄弱的思想根源。

(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缺乏风险规范的预警响应处置流程。目前,从省分行到县级支行虽然都配备了风险经理,但在实际运行中风险预警信息的发现主要靠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对预警信息监测指标体系掌握不全面,风险预警提示的主动性不够。特别是如货款归行率、企业现金流等,没有具体的行业定量指标,完全取决于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二是对贷后风险管理主体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基层行往往是在贷款出现逾期、欠息等事实风险后,才采取保全措施,而不是在能够掌控和化解潜在风险的前提下,主动实施处置预案,事前规避信贷风险。

(三)贷后管理信息不对称。一是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征信系统信息,由于缺乏有效监督,部分金融机构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搞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二是工商、税务、海关、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三是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评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利益的驱动,出具的一些审计报告可信度较低,再加上部分客户的有意隐瞒,致使客户经理获得信息滞后、不准确或不全面,对企业已经显现或未显现的潜在风险无超前分析,预警能力较弱。

(四)缺少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一是部分客户经理欠缺财务、税收、贸易等相关知识,在风险识别、信息反馈、风险处置方面能力不足。二是有些客户经理责任心不强,贷后管理重点不突出,只是将一些数据抄录到监管日志中,不对指标进行分析,甚至在贷后管理中隐瞒真相,加大了贷款风险处置的难度。三是缺乏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和奖罚机制。农发行的奖罚机制有些失衡,即处罚过大,激励不够。尽管有执行业务经理一级、二级之分,都只是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作经历的体现,而没有体现工作的能力和业绩。

(五)贷后管理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随着农发行客户群体的变化,许多大客户、优质客户成为各家银行涉猎的目标,金融机构竞争加剧,信贷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银行间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造成客户逆向选择,一些道德风险、过度融资等问题亦由此而生。

三、加强贷后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树立有效发展理念。一是要强化各层级、各环节的责任。调查行客户部门调查人员要对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负责;信贷风险部门审查人员要对审查结论负责;开户行对贷款发放条件的落实及贷后管理负全责。二是强化贷款评价制度,二级分行客户前台部门和信贷后台部门,要会同开户行扎实做好贷款首次跟踪检查和贷款后评价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贷款企业的监管意见和监管重点。三是贷款管理权责对等,对贷款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要准确判断风险源头,切实落实各层级各环节的责任,不能一出问题责任都落在开户行,以充分发挥客户经理贷后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科学有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完善风险预警监测体系。一是要依托CM2006系统、综合报表平台等相关系统,构建具有农发行特色的风险在线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对贷款客户风险状况实时的动态监测。二是完善和落实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及风险经理的职能。管理行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预警、提示和风险处置监测;管理行客户部门协同开户行负责风险排查和预警信息处置。三是对重要贷款客户实行分级监测。总行重点监测单户亿元以上的贷款客户,省分行重点监测单户5000万元以上的贷款客户,二级分行重点监测单户2000万元以上的贷款客户。四是要根据管理需要,适时对贷款运营中的重点产品、重要环节、重大问题进行监测。

(三)加强企业信息的收集分析。一是贷后定期检查做到走、看、听、研、判。通过看车间工人及管理人员的精神面貌、看原料产成品的运输车辆等间接了解企业的经营;通过与法人代表、财务主管等高级管理人员交谈,了解创业经历、对行业的分析及产业政策的把握;与一般员工交谈,了解对企业经营前景的信心等;通过查看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变化,分析各指标变化的趋势及问题的发现。二是充分应用科技信息和社会信息,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可信度。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银监会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银税共享系统、工商、税务、质检、海关等了解企业经营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法人代表的道德状况。三是在贷后管理中,还要多渠道搜集企业个人借款、职工集资等非财务信息,并对其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及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四)切实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强化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教育,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员工内心,认识到只有农发行的有效发展,才有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二是加大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客户经理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的把握能力。三是建立完善的奖罚机制。对现行的业务经理级别的确定上,在现有办法的基础上可与客户经理工作能力关联,确定一定的量化指标作为级别认定的条件。给员工创造更大发挥自我的空间。

(五)创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是进行贷后管理的有力保障。目前必须加快立法,从法律上规范约束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及相关部门的信用行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基础上,银行内部之间、社会各部门之间建立更广泛的信息共享系统,对破坏社会信用体系的行为严厉惩处,直至取消职业资格,逐步改变银行在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地位,为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