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刘姥姥进大观园,怎么选个好品种
在本小节,我们会首先介绍基金的品种,接着我们会介绍选择基金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我们会向大家详细讲解基金品种选择用到的步骤。
基金按照投资标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债平衡型基金以及货币市场型基金。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则是根据基金的存在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划分的,这就是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区分。我们就来看看这几个基金种类的特点。
第一,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比较明显,与开放式基金相比较,封闭式基金因为直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所以它的价格除了受到基金净值的影响,还会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目前封闭式基金大多处于折价状态,也就是说交易价格一般低于基金净值。
对于封闭式基金的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同上市公司一样,封闭式基金的管理公司每年都会定期公布涉及业绩的会计财务报表,普通投资者应该关注封闭基金公司基本面的变化。除此以外,封基价格也会受到股市大盘波动的影响。而在封基的品种选择上,基金折价率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常常伴随股市大盘产生波动,因此具有特定板块股票的某些特征,所以封基的风险程度也因此增大。封闭式基金因为同时受到基金净值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预期收益极不确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基金,封闭式基金对股市大盘的依赖性最大。
封闭式基金适合那些对股市大盘走势有相当了解、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并且预期收益较高的个人投资者。
第二,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投资目标全部或大部分是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有部分也投资于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
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表现更依赖于股市,当市场普遍看好股票市场的时候,资金实力日趋雄厚的股票型基金是市场的最重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价值评判主要是对其运作业绩的评判。股票市场的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将影响基金阶段性的净值表现,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并且掌握基金净值波动的节奏是投资者成功的关键。此外,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基金规模的大小、基金的赎回情况都是极为重要的投资参考因素。
现在内地股票市场仍旧存在一定的系统风险,比如大小非解禁等,因为缺乏必要的股市避险工具和对冲产品,导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对股票市场依赖性依然比较大。而且,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情况也对基金运作构成一定压力。
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预期收益受股市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有专家预测,以目前经济的发展速度,股票型基金平均预期收益约在10%以上。
开放式基金的目标投资者是那些对股票市场有初步了解、追求较高收益,同时能够承担一定风险的投资者。
第三,开放式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曾经一度被视为风险极低的金融投资市场,但是会受货币政策、利率预期和国家相关财政政策的影响。
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纯债券型基金和偏债券型基金的区别很大,而且在偏债券型基金中规定用于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基金投资者在介入债券型基金的时候应仔细辨别。因为2007年开始,通货膨胀趋势逐渐明显,利率在未来几年继续上调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整个债券市场将面临一定压力。
开放式债券基金主要受利率(货币政策)和国债市场的影响。在持续升息预期的作用下,债市整体将呈现偏淡的市场状况,债券型基金需要面对较多的系统性风险。相关的债券基金业绩统计结果表明,最近几年偏债券型基金收益在5%~10%,纯债券型基金收益在1%~3%。
开放式债券型基金的目标投资者是对债券市场有一定了解并追求低风险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第四,开放式货币市场基金则是一种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开放式基金,它以货币市场工具为主要的投资对象。这类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为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同业存款等短期资金市场工具。其实,内地的所谓货币市场基金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市场基金,所以名称中一般带有“现金”等字样。相对于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和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开放式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流动性较强、本金比较安全的投资产品。另外,因为货币市场基金收取比较低的管理费,并且免掉了赎回费和申购费,所以在所有基金品种中交易成本是最低的。
因为货币市场基金所投资的金融工具的收益非常稳定,通常在1%到3%之间,所以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储蓄替代品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简单地把货币市场基金看成是享受定期利率,而且可以随时支取的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的缺点就是收益较低,不能满足投资者较高的收益预期。
因为所投资的金融工具预期收益差别不是很大,所以货币市场基金各个品种的差别不明显。相比之下,普通投资者更应该关注这类基金的规模和购买的便利性。
投资开放式货币市场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和赎回风险。开放式货币基金的预期收益在当前的利率水平下,每年的收益率为2.5%~3.5%。开放式货币市场基金的目标投资者是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并且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
我们已经介绍完了绝大部分的基金类型和相应的投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看看选择基金品种时应当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关注基金是否分红以及如何分红。根据基金方面的有关规定,基金分红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单位净值维持在面值以上;另一个条件是要先弥补前一年度的亏损。内地投资者一向注重基金的分红能力,而时近年末,将账面利润兑现和落袋为安的愿望将更加迫切。通常而言,基金持有人也想分红,假如开放式基金不分红,投资者就有赎回的冲动。而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包括保险公司和其他类型的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对分红的要求将更加强烈。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关注基金持股方面的情况。对单个基金公司或单个基金而言,持股比例是涨跌互现。愿意下工夫的投资者可以自己作进一步分析,可以从基金持股在市场的表现来判断一家基金公司的利润前景,从而决定是否买进这只基金。
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是选择水平较好的基金经理和基金经理团队。那些具有稳健的投资风格和良好的投资理念,以及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基金公司值得投资者青睐。
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是针对投资者的特点对投资开放式和封闭式之间进行选择,另外还要在大盘基金和小盘基金之间做出选择。一些有比较激进习惯的中短线操作的投资者不妨专注于近似于股票买卖的封闭式基金,选择时可以关注换手率这类指标,具体是指关注换手率靠前的基金。而对于操作不频繁但却追求高利润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对于那些风险承受力不是太高的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好选择偏债型开放式基金或是股债平衡型基金。
第五个方面的问题是读懂基金公司提供的相关产品说明。按照证监会的相关要求,基金公司在招募说明书中要专门提供有关产品的说明,通常情况下,《产品说明书概要》应该和《招募说明书摘要》一起放在《基金招募书》的显著位置。
一只基金的产品说明着重于它未来的主要投资方向,从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只基金将会投资到哪些领域,以及会面临多大程度的风险、将会取得什么样的预期收益水平等。普通投资者可按照这些信息和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基金。
基金投资目标从总体上确定了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从投资目标的叙述中通常可以看出基金未来的投资策略和该基金在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把握。在基金投资策略这个方面,应重点查看基金资产在股票和债券之间的分配比例。通常来讲,股票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要高于债券投资,相应地,股票的风险当然也会大于债券的风险平均水平。因此,一只基金的持股比例越高,它的期望收益率也就越高,但同时其风险水平也就越大。
一只基金的选股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具体会持有哪些类型的股票。普通投资者购买一只特定基金,实际上也就等同于以“一揽子”的方式购买了该基金所持有的对应股票组合,这些股票的性质共同决定了这只基金的性质。
所谓的风险收益特征是对特定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所做的一个概括性、具体性的描述,投资者可以从这一特征看出该基金的总体定位,这对投资者确定该基金是否满足自己的风险偏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不过有些基金在这一部分的描述使用太过专业化的术语,令投资者产生困惑,比如标准差、贝塔系数等。即使都是平衡型基金,任何两只这类基金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水平还是存在一定差别。
在了解了每一类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注意要点之后,投资者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步骤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第一步,普通投资者要了解自己手中的待投资金能够运用的具体期限。假如待投资基金是属于中长期性质的资金,比如3~5年的闲置资金,则可以选择中长期增值潜力较高的股票型基金。而短期待投资基金则应该考虑货币市场基金或者是以债券为主的投资基金,这样就能够保证比较高的资金变现能力并取得近期收益。特别是货币市场基金,一般可以做到“零认购费率”和“零赎回费率”,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基金投资的成本,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短线收益空间及良好的流动性。
第二步,普通投资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每个人会因为年龄大小、收入水平和家庭状况的不同,在投资基金时有不同的倾向。整体而言,年轻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会强于老年人。所以,年轻人投资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基金。此外,投资者也可以按照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投资组合,不要拘泥于一种特定的投资工具,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步,普通投资者要掌握好市场景气状况。比如,如果市场接近谷底或者利率走低时,通常都是投资股票基金最好的时候。但是,当利率处于高位的时候,则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当然,除了宏观经济等因素外,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是需要基金投资者注意的。投资者需要记住的是,投资基金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一家基金公司是否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卓越的操作能力,以及踏实和优秀的经营理念也是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四步,普通投资者还需考虑基金投资应占自己收入的比例。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它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投资组合比例和风险偏好等。按照通常的投资建议,可以忍受较高风险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采用更为积极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中可以将较高的资金比例放在风险偏高的投资标的上,比如股票和偏股型基金等。对于那些风险承受程度低的投资者而言,则应该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增加风险较低而且较稳健的资产比例,比如债券、定存或货币型以及债券型基金。
实际上,基金不过是通过汇集数量众多的小额资金以便进行共同投资的一种专业投资工具,它有别于直接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等投资标的的做法。基金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完成投资的,只不过投资方式与渠道不同,其实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了理财标的买卖,而且更为有效地分散了投资风险。所以,如果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已经有大量的同种类型投资品种,例如大量的同类股票,则可以增加其他类型的股票或是稳健型的金融产品投资,比如债券,从而降低股票基金的投资比例;当然,投资者也可以转移部分股票资金到开放式基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