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公司的中国风

跨国公司的中国风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3月23日,跨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在沪宣布, “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已选址落户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阿斯利康刮起的中国风,不仅是阿斯利康这家著名跨国公司战略的变化,更是诸多在华经营的巨头们的共识。过去,以低廉的价格闻名全球的“中国制造”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案例:跨国公司的中国风——秀出中国

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阿斯利康在6大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富于创新、卓有成效的处方药产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麻醉和呼吸等,其中许多产品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中国,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借助其雄厚的研发基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销售体系,致力于在诸多重要治疗领域为广大中国患者提供医药产品。

2007年3月23日,跨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在沪宣布, “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已选址落户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今后3年内,该公司将在华投资1亿美元,用于研究和开发创新型药物。据统计,目前上海拥有的外企研发中心逾200家,其中,3M、陶氏、霍尼维尔等跨国巨头在上海成立的研发中心,投资都超过3000万美元。

img2

图1-2

阿斯利康刮起的中国风,不仅是阿斯利康这家著名跨国公司战略的变化,更是诸多在华经营的巨头们的共识。对它们而言,2007年,它们将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的研发地位,更好地借助中国这个平台实现全球策略, “中国创造”也将创造出它们新的未来。2007年初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创新报告》称,未来3年内,跨国公司设立的3/4以上的研发中心将落户中国和印度,而上海无疑是这一波“研发转移大潮”重要的承载地。过去,以低廉的价格闻名全球的“中国制造”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国外的公司在看到国内市场的同时,它们越来越明确了创造而非制造;然而,我们自己的产业是否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可以同步甚至超越跨国公司呢?

国内民营企业的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其营业额的10.5%;海尔冰箱,每年的研发投入为8%;中央空调领域的远大空调,每年的研发投入为5%,但是,大部分产业的研发费用只能占到1.5%不到,太少了。

因此,我想大声呼唤:我们的同胞们,我们不能仅仅是喝稀粥,我们要吃精肉!让“中国制造”不再“沦陷”下去,我们需要抢占产业链的高端,成为产业链制定标准的缔造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