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驾马车”分解法低估了进出口对增长的贡献

“三驾马车”分解法低估了进出口对增长的贡献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国民账户体系核算,净出口10亿元是该企业对GDP的全部贡献。其中,通过促进国内投资渠道作出的贡献远大于通过促进净出口渠道作出的贡献。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中“三驾马车”的分类忽略了前者,从而严重低估了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并不适用于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驾马车”分解法低估了进出口对增长的贡献[1]

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中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候,产品出口导致GDP增长,进口则相反。因此,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对一国GDP的影响被简化为出口减去进口的余量,也就是“净出口”。按照这个体系计算进出口在各年度经济增长中的占比,结果会发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没什么贡献。一篇论文提供的计算结果显示:在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净出口的贡献为负的年份有13个,不显著(小于5%)的年份有6个,显著的年份只有11个(大于5%);正负相抵,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0年平均下来还不足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97%来源于另外两驾马车(消费和投资),有学者提出一个颠覆当前政策的看法:中国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所谓“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道路,因此“扩大内需政策”无从谈起。

上述分析的一个明显失误是把对外开放以来的前30年混为一谈。实际上,以1994年为界限,对外开放以来的30年正好分为相等的两段。1994年之前,中国经济曾经高消费、“洋跃进”,经历过与出口导向道路不同的进口替代道路。从1994年开始,中国经济才走上出口导向道路。从数字上看,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于5%的11个年份,只有4个分布在前15年,另外7个在后15年。另一位经济学家的计算显示:1990年以来,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下来接近17%。远高于30年平均的3%。

17%的数字仍然没有完整反映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全部贡献,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中还有一个不明显却更严重的缺陷:以国民经济账户核算替代了经济分析,只能看到对外贸易通过净出口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忽略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其他渠道。国民经济账户核算过程中使用的数字没有包含足够多的信息,不可能从中窥视到对外贸易对投资的促进作用。

下面让我们举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问题。假设一家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一年进口100亿元产品,经过加工之后再出口110亿元。按照国民账户体系核算,净出口10亿元是该企业对GDP的全部贡献。然而,通过下面的计算可以发现,这10亿元只是这家企业对GDP的全部贡献中的一小部分。

秘密在于这10亿元贸易盈余去了哪里。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这10亿元分为三个部分:其中4亿元用于购买生产过程中必须的能源、本地原材料;另外4亿元(费率低于4%)用于支付物流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企业真正能够内部分配的剩余其实只有2亿元(假设100%出口退税)。

出口加工企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内部2亿元分配剩余中的50%(1亿元)用于支付工资,另外1亿元成为资本的回报。而提供物流服务、能源、本地原材料的部门需要投资公路、港口、电厂、矿山等资本密集型项目,因此企业支付给其他企业的8亿元中,75%(6亿元)成为资本的回报,其余2亿元成为工资。因此,在10亿元贸易盈余当中,7亿元成为资本回报,3亿元成为劳动回报。

在长期风险利率不高于9%的情况下,加工企业每年1亿元的资本回报可以吸引7亿元以上的资本投入(10年折旧),基础设施领域每年1亿元的资本回报可以吸引11亿元以上的资本投入(30年折旧)。因此,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的7亿元资本回报,足以吸引70亿元以上的资本投入,从而对GDP增长作出70亿元以上的贡献。这远高于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算出来的10亿元。这还只是静态分析。如果考虑到上述所有数字都以每年24%的速度持续增长(这正是1994年以来中国外贸部门的真实增长速度),那么进出口推动的本地投资规模还会更高。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在“变相出口劳动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生产要素出口。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出口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资本品二者不可或缺(经济学术语叫“互补品”)。国内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吸引加工产业持续转移到中国,带动了国内加工企业对资本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部门的增长也形成对本地能源、运输和配套原材料的需求,从而促进对能源、交通、港口和矿山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由于加工贸易能够带来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因此能够通过多个渠道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其中,通过促进国内投资渠道作出的贡献远大于通过促进净出口渠道作出的贡献。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中“三驾马车”的分类忽略了前者,从而严重低估了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并不适用于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注释】

[1]2010年1月14日发表于《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