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保险吗

农村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保险吗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力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选择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其一,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社会政策。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其自身应有的社会功能。这是因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沿着相互独立、相互分割的路径进行构建的,当城镇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在不断发展完善之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却一直处于徘徊之中。这种城乡分割状态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巨大差异。据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1)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巨大差异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成为社会不公平的一个重要根源。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而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之比达到4.7∶1;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约为8.51%,相当于城镇的3倍以上。(2)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异,是一种大范围的不公平,极容易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威胁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社会的稳定。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和提高社会的公正公平,就必须着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制度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其二,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一种社会政策,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凯恩斯(Keynes)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而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只有依靠国家干预才能实现。在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制度被看做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他认为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3)

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力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必须着力破解“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主要原因:当市场经济发展到受有效需求不足约束的新阶段后,经济循环开始出现新的逻辑关系: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又必须进行相关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而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推进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就必须扩大市场特别是启动农村市场;启动农村市场的前途是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关键是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前提是建立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为只有建立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可见,在以上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关键环节。目前正是因为缺失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关键环节,才出现逻辑循环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要使经济导入良性循环,就必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将农民和以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为主体的非农化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此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制度前提。因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农村体制改革如土地制度、行政制度、组织制度、就业制度等改革,本质上最终都是针对人的改革。只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的后顾之忧,各种制度改革和推进才会顺利进行。否则,如果缺乏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基础,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基本要素难以市场化(卢海元,2002b)。

其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突破,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世界各国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致使老年风险普遍存在并日益社会化,从而使得养老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根据联合国人口组织(WPO)确定的国际公认标准,当一个国家(地区)60岁以上(包括60岁)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包括65岁)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就说明该国(地区)人口结构总体呈现老龄化态势。据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包括60岁)人口数量是1.26亿,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0.64%,到2006年年底,这组数字分别升至1.44亿人和11.03%(4)。可见,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2000年中国城乡65岁以上(包括65岁)老年人口比重分别是6.30%和7.35%,农村比城镇高出了1.05个百分点,到2003年年底,全国65岁以上(包括65岁)人口比例已升至8.16%,其中,半数以上为农村老年人,比重高达61.36%(5),并且这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状况会一直持续到2040年(6)。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可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各方面,是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突破口,是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内在制度需求。

1.1.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一是选题具有基础性理论意义。选择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意义。因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起点,对于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理论意义。通过对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因、根源和绩效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后,得出一个核心结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实质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推进的一种帕累托改进。

二是重新划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阶段,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阶段划分提供了新视角。根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出现的新特点,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并结合同一性原则,将其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56—2002年)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2年—)。这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学参考价值。

三是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合,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史。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估体系:①定性评估标准,即评价制度变迁效率的三个定性指标;②定量评估标准,即评价制度有效性的一个两级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得绩效评估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为考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史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2)现实意义。2009年中共中央强制推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的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政策。对于该制度的可持续性、有效性以及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根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脉络,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经济史研究中引入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来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历史、变迁的动因和变迁的绩效。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新农保的政策措施,并预测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以便为新农保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