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上海票据市场龙头作用推进长三角票据一体化进程

发挥上海票据市场龙头作用推进长三角票据一体化进程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急剧扩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使区域经济互利互补、协调发展,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竞争格局中获得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再从二级票据贴现市场来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票据贴现业务发展各具特色。

发挥上海票据市场龙头作用推进长三角票据一体化进程———基于区域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应俊惠 肖 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急剧扩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使区域经济互利互补、协调发展,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竞争格局中获得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中与实体经济联系最紧密的短期融资市场,并对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措施引导和各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下,上海地区票据市场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票据交易量持续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跨地区交易日益频繁,市场专业化程度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票据业务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往来和发展,票据业务已经成为企业短期融通资金、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和实施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从一级票据承兑市场来看,长三角两省一市2008年票据承兑业务合计超2.5万亿元,占至全国的38%。浙江省依托较好的民营经济基础,累计承兑量无论从发生额还是增幅上都保持绝对优势,成为长三角票源最集中的地区,占整个长三角承兑业务的55%;江苏省承兑业务发展较为平稳,2007年累计承兑量略有下降,2008年较上年增长27%;上海市近几年由于信贷市场较大,票据承兑业务发展相对低落,承兑总量有进一步扩展空间。

再从二级票据贴现市场来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票据贴现业务发展各具特色。上海市在二级票据贴现市场上发展较为突出,保持了年均50%以上的增幅,这与众多票据专营机构聚集上海十分相关,2008年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票据融资有所减少;江苏省票据贴现业务在绝对发生额上近几年一直保持领先,2007年累计贴现量较上年小幅减少,2008年则增幅明显;浙江省票据贴现业务上年虽有增长,但业务量在两省一地中处于最低,与一级承兑市场的迅猛发展形成反差,也从侧面反映了浙江省众多票源被外地金融机构贴现,导致外流的现象。

img151

图1 2004—2008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票据承兑业务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05、2006、2007、2008)。

img152

图2 2004—2008年长三角两省一市票据贴现业务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05、2006、2007、2008)。

从整体上看,2004年至2008年,长三角地区票据交易规模(商业汇票累计承兑量+累计贴现量)逐年增长,增幅与同期GDP增长和各项贷款增长保持接近,并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步伐,表明长三角票据市场与当地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较为适应,金融服务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img153

图3 2005—2007年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与票据市场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统计年报》(2005、2006、2007)。

截至2008年末,长三角地区票据市场承兑汇票余额为1.47万亿元,票据贴现余额为0.8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6%和44%。2008年,长三角金融机构全年累计票据承兑2.73万亿元,累计票据贴现3.26万亿元,分别占到全国的38%和24%,已成为全国票据市场中重要的区域票据中心。

加快推进长三角票据市场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深化金融改革、提升区域融资辐射能力、扩大金融同业间共赢合作的有效选择,对确立全国票据市场的中心地位十分必要。从目前长三角票据市场的发展进程看,正处于由传统的票据市场向现代票据市场转变的过程,与其他金融市场相比,发展明显滞后,与国际成熟票据市场相比,尚处于初创阶段,与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要求看,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世界金融领域,尤其是企业融资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短期资金票据化、长期资金证券化的趋势。随着长三角地区内外贸活动的进一步活跃和发达,长三角票据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应尽快研究和实施从制度、政策、机构、工具到市场等各方面的机制创新,积极推动长三角票据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上海作为全国票据市场中心的主要特点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票据业务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上海成功试办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新中国票据市场建设就此起步。近几年来,上海市票据业务发展迅速,票据融资量持续增长,票据专营机构的市场积聚和辐射效应明显,票据贴现、转贴现和回购交易十分活跃,已发展成为全国票据流转的集散地。2004年以来,上海金融机构票据承兑额实现了年均18%的增长速度,票据融资余额的年均增速更是达到36%,票据融资余额占全国总额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0%以上,年累计融资额则占到全国总量的16%左右。在业务规模扩大、交易不断活跃的同时,上海票据市场的创新变革和可持续发展一直为全国同业所瞩目。尤其是落户上海的商业银行总行级票据专营机构,在制定业务标准、创新交易品种、推出防险举措、引领市场走势等方面,在全国票据市场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票据业务功能的不断发现运用,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出台,上海票据市场也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一是票据业务波动量大面广。受宏观调控中的信贷规模控制、各金融机构资本约束加强和利润考核机制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海各商业银行以往运用票据业务做大规模、竞争扩张的经营模式已发生变化,票据业务正在演变成为调节信贷总量和结构、管理流动性的重要方式。各家商业银行在信贷扩张时大力发展票据业务,在收缩信贷总量时往往选择压缩票据承兑与贴现,对上海货币信贷总量的影响日益突出。二是票据业务利率呈现市场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SHIBOR为基准的票据报价方式越来越多地得到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与采用,风险溢价、经营管理溢价和流动性管理等内外部因素,逐渐成为主要的定价依据,票据市场利率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趋同,其波动与宏观调控取向、市场资金供求变化基本一致。三是上海各家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市场细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主导承兑和转贴现市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导贴现市场,财务公司、农村金融机构票据交易业务日益活跃。2006年下半年以来,上海中、外资银行票据融资呈现相反走势。中资银行票据融资余额及占各项贷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外资银行票据融资余额及占比则稳步上升。四是银商票比例不甚协调。银行承兑汇票仍是上海票据市场的最主要工具,企业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商业承兑汇票在上海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与上海是资金融出地区信贷较为发达有关。再贴现工具基本淡出票据市场,上海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资金依赖明显减少。五是票据业务呈现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上海至今已聚集4家总行级和15家分行级票据中心,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准备在上海建立总行级票据中心,加强票据业务的统一经营与管理,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票据市场中心的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推进长三角票据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长三角已成为全国经济金融最为发达、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但从总体上看,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相比,长三角同样面临资金较为短缺、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金融服务效率不高、金融产品不够丰富、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经济一体化首先要在金融环节实现一体化,金融体系的一体化又会带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票据业务,推进长三角票据一体化进程,巩固和拓展全国票据市场中心地位,加快长三角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利于丰富票据交易方式和产品种类的创新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相比,我国票据市场的基础建设相对滞后,长三角票据市场与其他地区一样,票据的签发、承兑、背书转让等仍采用实物券形式和原始的手工交易方式,票据交易尚未实现电子化。也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集登记、托管、结算为一体的票据服务中心,无法满足高度市场化的交易需求。与此同时,票据产品和工具仍较为单一,银行承兑汇票仍占主导地位。落后的交易方式已逐渐成为长三角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票据交易成本过高已成为影响票据市场各参与主体扩大经营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林立,市场主体之间围绕票源和价格的竞争激烈,而票据市场的产品创新相对落后。如何进一步增强商票信用,扩大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众多中小企业,结合信贷、中间业务和其他融资服务配套,为企业提供丰富、便捷、更具附加值的票据融资服务;积极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票据交易方式、票据衍生产品和票据中间代理业务;探索票据合约标准化、资产支持性票据等,已成为创新的突出需求。

(二)有利于社会信用程度的提高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

从长三角金融市场发展过程看,票据的信用功能给各经济主体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江浙沪信用经济的建设,执全国之牛耳,区域内的各经济主体注重诚信相守、见票兑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信用环境。单个经济主体的诚信自律相互叠加,可以营造出整个长三角诚信社会的氛围,从而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因此,发展票据市场有利于社会信用程度的增强,有利于诚信体系的建立。当前推进长三角金融市场发展的重心应放在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上,而在国债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已具有相当规模的情况下,发展票据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三)有利于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和促进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市场的效率来源于市场的开放、统一。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其发展往往要优先于资本市场,其活跃程度一般也高于资本市场。长三角地区作为金融市场相对发达地区,货币市场也较为活跃,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在制度建设、参与主体和产品创新方面进展较快,但票据市场建设仍显落后,缺乏统一、灵活、高效的运行平台,长三角地区企业、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能力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些信用改革也已经受制于票据市场发育不足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票据市场改革,完善市场功能,加强市场监管,活跃市场主体,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四、发展长三角票据市场一体化进程所需解决的问题

从长三角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看,要实现长三角票据一体化,将两省一市相对割裂的票据市场整合起来,必须首先解决如下四个重要问题:

(一)要进一步扩大长三角票据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尤其是上海票据市场的龙头作用

当前,上海地区票据市场中心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仍处于半封闭、半割裂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票据业务经营尚处于无序的分散状态,票据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普遍;二是票据市场准入、监管标准、业务执行标准不够统一,资金尚未完全实现自由流动;三是尚未建立高效的、统一的票据托管清算系统,银行跨系统的交易托收效率较低。由此而导致上海地区票据市场的容量和能级还不够大,在全国票据市场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强。

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体正在迅速崛起,而且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的势头异常迅猛。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发展看,一些信用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自身信用进行短期直接融资的能力,长三角各金融机构的票据融资余额在全国占有较高比重。确立长三角金融合作战略,尽早形成市场化金融运作方式,加强长三角地区票据业务的合作与发展,对于加快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融资的扩大、发挥上海金融中心的资金辐射作用,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二)要进一步加强票据产品的信用组合,依靠工具创新带动市场创新,提高票据业务的流通性

票据业务因其期限短并具有标准化的特征,与信贷产品相比流动性更高,更容易进行转让。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看,国内商业银行必将经历从信贷银行向信用银行转变的过程,除了自行投资部分信贷产品外,还需充分利用自身对信用风险的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将信贷产品进行组合,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信用产品,从而提高资产组合的流动性。

票据的产生和流通都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或凭借企业信用,或依托银行信用,信用工具的创新构成了票据市场创新的基础。相对而言,长三角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诚信度较高,其承兑的票据产品为信用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工具。票据从信贷产品向信用产品转化的核心在于产品的设计,主要是要提高产品的标准化,推出创新型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买卖,提高长三角地区票据业务的流通性。

(三)要进一步将票据产品转化为公众投资品,培育长三角地区票据市场的投资者

票据作为一种融资产品,通过背书转让在企业间融资,通过贴现在企业与银行间融资,通过转贴现或回购业务在银行间融资。其中,企业间融资通常范围较为狭窄,局限在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而银行间融资又因商业银行的需求具有相当的共性而流转受限。要促进长三角地区票据市场的发展,就要挖掘票据本身的投资功能,利用区域内众多商业银行的渠道优势,引入更多具有短期资金运作需求的机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打破票据产品固有的“承兑—转让—贴现—转贴现”链条,增加“卖出—投资”环节,以理财产品模式为公众提供一个新的投资理财产品。长三角票据市场投资群体的丰富,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市场主体的同一性,减少票据业务作为信贷产品受规模影响而产生的价格波动。

(四)要进一步积极培育票据市场服务商,提高长三角票据市场效率

从长三角票据市场的发展看,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融资者,主要是企业;第二类是交易商,主要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因其资金相对紧张,其经营策略为快买快卖、加速周转,赚取利差;第三类是做市商,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因流动性相对充裕,以买入票据持有为基本操作策略,鲜有卖出。一般情况下,做市商持有票据规模巨大且多需到期托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票据验审和票据托收经验。以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为例,采取票据集中经营模式,创造出票据集中托管方式,票据营业部作为工商银行票据的集散地和蓄水池,对票据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托收,发挥了系统内票据服务商的功能。推而广之,票据市场的服务商面对的是票据市场的所有客户,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票据保管、票据资产管理、票据融资、票据托收等多种综合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金融同业提供专业的验票服务、专业的保管服务、专业的托收服务,赚取手续费收入。长三角地区票据市场的服务商可以比照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的托管方式,对实物票据实行集中托管,试行建立票据托管、查询、交易系统。这样,无论是企业或金融机构需要买卖票据,均可通过此系统进行,减少了实物票据在市场上多次买卖产生的各项成本。票据市场服务商的出现,将极大提高票据市场效率,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提高市场流通性,从而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重点推进长三角票据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长三角票据市场的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就必须尽快研究和实施从制度、政策、机构、工具到市场等各方面的创新,以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票据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长三角票据中心的培育和建设,最终推进长三角票据市场一体化和谐融合地发展。

(一)加强制度创新,促进规范发展

1﹒提升长三角票据市场机制建设

进一步明确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票据市场运行机制,如票据交易规则、融资票据发行规则、票据机构市场准入规则、票据信息交换规则、票据做市商规则、票据违规惩治规则等,规范票据行为,提高运作效率,保持票据市场的稳健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牵头下,可在长三角票据业务联系会议推行“商业汇票转贴现买断和回购统一合同文本”的基础上,加强业务协作标准、地区报价指数、风险预警平台等的推出,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票据制度一体化创新进程,加强票据交易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2﹒重视长三角票据市场协调发展

一是实现票据贴现市场与转贴现市场的协调发展,以贴现市场带动转贴现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以转贴现市场间接促进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二是实现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与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协调发展,保证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合理搭配,降低银行信用风险。三是促进转贴现市场与再贴现市场的协调发展,提高商业银行票据的流动性,扩大央行再贴现的运用,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四是尽早实现交易性票据与融资性票据的协调发展,恢复票据市场融资的本位功能,明确交易性票据和融资性票据不同的监管要求。

(二)加强机构创新,建立交流平台

目前工行票据营业部、农行票据营业部、兴业银行资金中心、民生银行票据中心等多家总行级票据专营机构,已落户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的分行级票据中心运作较为规范、业绩较为突出,可进一步加强业务合作与往来,造就一个集各行票据实力,实现票据业务联动经营的区域合作市场,尤其是做市商制度的探索与建立。利用票据专营机构的优势,探索票据统一托管和集中托收,发布权威的“票据资信评级”或“托收回款”信息,促使区域内企业和金融机构重视票据工具应用,最终影响和促进全国票据市场信用发展。继续深化长三角票据联系会议制度,增进区域内各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和相互了解,促成票据业务的跨区域合作,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票据市场经营较为分散、票据信息不够对称的局面。在票据市场准入标准、业务办理流程不够统一和资金资源难以横向流动方面寻求突破,推进长三角票据业务联动发展。

(三)加强交易创新,扩大龙头效应

当前市场上的票据产品,大部分是对交易方式的创新,主要以通过买卖双方的付息方式、票据实物交割的地点、票据关系人的权责等方面的变更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下阶段,还应继续加大对交易创新的投入,发挥票据短期融通资金的功能,扩大交易的覆盖面和范围,尤其是要拓展长三角票据市场的联动创新,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一是发展外汇票据业务,实现本外币业务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外汇票据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二是拓展市场参与主体,实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大力发展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个人投资者与公益基金等主体参与票据市场交易。三是健全票据市场体系,实现各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建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渠道,促进票据市场与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信托市场之间的资金有序、合规流动。四是加快以信用、资产和债权做担保的非真实贸易背景的纯融资性商业本票的试点和推广,推进企业融资结构优化,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

(四)加强工具创新,拓宽票据基础

要在继续完善现有商业汇票的功能和作用基础上,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找票据的支持基础,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具附加值的票据融资服务。一是要发展商业承兑汇票的交易比重。要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改变目前商业承兑汇票占比过低的结构性矛盾。要根据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适时推出商业承兑汇票保贴业务,即取得银行授信的承兑人或持票人,其所承兑或持有的商业承兑汇票,银行在额度内以确定的价格予以包买。商业银行在推动客户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资产负债业务的增长。二是要大力推行企业短期融资解决方案。通过银行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手段的革新,帮助企业盘活流动资产,商业银行与生产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统一对经销商提供票据业务授信,经销商以产品仓单质押担保,生产商则协助银行进行经销商和抵押品的管理。商业银行通过设计、提供系列化、个性化的一揽子业务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不同方式的融资和结算组合,从而促进票据业务迅速发展。三是积极试行电子票据业务。利用银行科技系统优势,大力开发电子票据业务。即以网上银行为平台,将传统的商业票据业务与先进的网络银行技术相结合,创新出电子票据这一新型支付结算工具,为企业涉及商务链的商流销售、票据回笼和物流采购、票据支付等提供完整的电子化解决方案,尤其是强力支持集团性企业内跨地区商业票据的属地托管、集中运作、集中支付等统一的电子票据管理。

(五)加强设施创新,推进市场发展

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是长三角票据市场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基础。一是建立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这是推进长三角票据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石。要加强商业银行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商业信用票据化、明示化,强化企业自身的信用观念,可以有效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二是推进政银企三方合作沟通。着重建立地方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商业银行系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等层面的合作推进关系。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办公室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银行和企业间的沟通,不断巩固和发展长三角票据市场。央行上海总部可率先在上海地区恢复并加大运用“再贴现”和“再贴现利率”调控工具,更多地采用选择性调控方式,从而积极引导上海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并形成货币政策与票据市场运行之间的有效传导机制。三地银监局可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规范市场秩序,为资金的自由流动和票据市场经营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各商业银行建立票据融资辅导体系,为中小企业进入票据融资市场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辅导,也可以作为企业进入票据融资的保荐人。优先培育一批诚信度较强的企业发行商业承兑汇票,并广泛推动中小企业使用商业汇票。着手建立长三角票据同业公会,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可操作专项议事制度,积极推动票据业务合作活动的开展。三是积极发展打造电子票据平台。各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开展电子票据的设计与开发,建立票据电子化发行、交易、清算、查询、统计系统,实现票据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的电子化、无纸化交易。在现有网络技术基础上,连通中国人民银行的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企业征信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尽快建立长三角乃至全国性的票据查询、认证和监控体系,制定电子票据交易行业标准,为跨地区、跨行业的电子票据流通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完善票据业务定价。长三角各金融机构要加强研究、积极探索以SHIBOR为基准的票据市场利率机制,推动贴现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形成合理的长三角票据市场利率体系,共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五是加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自律与协作,逐步建立统一的审验标准,统一的票据制度,统一的协调机制。建议央行、监管机构创设“长三角地区票据业务监管协调小组”等协调机构,实行风险监管信息共享,制定区域票据业务监管政策指引,培育公平竞争的区域金融安全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票据营业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