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币与外币的汇率变化

本币与外币的汇率变化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各国持有的外汇大都是以外币支付凭证的形式存在的。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各国一般都选择本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就是套算汇率。银行在进行外汇牌价公布时,常以斜线将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隔开,在直接标价法下,斜线左方的汇率是买入汇率,斜

12.2 外汇汇率

12.2.1 外汇

1.外汇的定义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通常一国的货币不能在另一个国家流通使用。如果一国的居民要结算对外债权债务的时候,就需要将外国货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或是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那么这里的外国货币是否就是外汇呢?通过对外汇定义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1)动态外汇。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外汇的定义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这种行为通过银行间的外来账户划拨资金完成,通常不需要支付现钞。

(2)静态外汇。

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例如,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对外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规定,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一般来说,我们以静态外汇的定义作为外汇的定义。从外汇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外国货币只是外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实际中,外国纸币、铸币在各国的外汇构成比例中都不算太大,并不是主要形式。各国持有的外汇大都是以外币支付凭证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并不是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作为国际间的清偿和支付手段。作为外汇必须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可兑换性,即持有者可自由地将其兑换成其他货币或以其表示的支付手段。像缅甸元、越南盾等对其他国家来说,不能算作外汇,因为这些货币的发行国对该国经常项下支付和资本项下收支进行严格管制。第二个特点是具有可偿付性,即在国外能得到普遍认可,承认其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知识窗

主要外国(地区)货币

世界上常见的货币有50多种,在对外贸易中常用的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港币、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等。为了能够准确而简易地表示各国(地区)货币的名称,便于开展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了一项适用于贸易、商业和银行使用的货币和资金代码。

这套代码的前两个字符代表该种货币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字符表示货币单位如下表所示。如英镑,GB表示英国,P(Pound Sterling)表示英国货币单位的第一个字母。

表12.1 各国货币代码

img20

续表

img21

资料来源:原宇,夏慧.金融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外汇的作用

外汇已成为国际贸易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作为国际间的支付结算手段,便利了国际结算。

外汇的主要形式是以外币表示的支付凭证,其收付是通过银行办理,这种非现金的结算方式便利了国际间的货币收付,大大节约了运送现金的费用,避免了风险,缩短支付时间。

(2)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当今的世界贸易中,直接用货币清偿债权债务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是利用外币的支付凭证来进行结算。这样节省了费用,规避了风险。特别是通过各种信用工具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促进了国际间商品交换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3)外汇作为国际储备的一部分,有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多,则其对外清偿能力越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从而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我国的外汇储备就十分丰富,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外汇储备国。

12.2.2 汇率

1.汇率的概念

当利用外汇进行国际间清偿时,需将本币兑换成外币,这就涉及到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价问题。汇率,又称汇价、兑换率、外汇牌价,是指一种货币折算为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2.汇率的标价方法

一般商品的价格可以用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的价格也需要用另一种货币来表示。既可以用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也可以用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一个国家所采用的汇率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如1美元=6.985 0人民币,在我国的外汇市场中,美元为基准货币,人民币为标价货币。标价货币的数额随着外国货币和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动。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涨跌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可兑换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越多,即数字变大,说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反之,一定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币越少,即数字变小,说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的汇率表示方法。如1英镑=1.465 6美元,在英国的外汇市场中,英镑为基准货币,美元为标价货币。本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外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或外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英国一直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美国除对英镑、澳大利亚元继续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货币都采用间接标价法。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本币汇率都以美元为基准货币。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多,说明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反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少,说明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的含义是一致的,只是表示的方法正好相反。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直接汇率和间接汇率互为倒数。如在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1美元= 8.277 5人民币,可以换算出1人民币=0.120 8美元。

3.汇率的种类

(1)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这是根据制定汇率的方法不同而划分的。由于外国货币的种类繁多,要制定出本国货币与每一种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会很复杂。因此,一国一般就选定一种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主要货币,制定出本国货币与它之间的汇率,这一汇率就是基本汇率。各国一般都选择本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就是套算汇率。一般各国银行间相互报出汇率时,一般也只报出基本汇率。如当天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8.010 0人民币,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1.436 6欧元,这样就可以套算出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即为:

  1欧元=8.010 0/1.436 6=5.575 7人民币

(2)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按照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进行划分的。银行进行外汇报价时,一般都采用双向报价法,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

银行从事外汇买卖的目的就是盈利,通过低买高卖赚取买卖差价,因此买入价会低于卖出价。银行在进行外汇牌价公布时,常以斜线将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隔开,在直接标价法下,斜线左方的汇率是买入汇率,斜线右方的汇率是卖出汇率。如我国银行当天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6.987 6/6.988 6人民币,其中前面的数值为买入汇率,后面的数值为卖出汇率。一般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差额一般在0.001至0.005之间。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如果要将本币兑换成外币时,使用买入汇率;将外币兑换为本币时,使用卖出汇率。

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成为中间汇率,其计算公式为: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在银行买卖外汇时,中间汇率没有任何作用。中间汇率主要用于新闻报道和经济分析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现钞汇率。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入外币现钞时依据的价格。在大小关系上,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买入汇率,而现钞卖出价与卖出汇率一致。因为银行买进外币现钞后,需积累到一定的数额后,才能将其运送并存入外国银行。这期间银行将承担一定的利息损失,将现钞运送并存入外国银行的过程还有运费和保险费等支出,银行要将这些损失和费用转嫁到客户身上。因此才有了现钞的买入价低于买入汇率的情况。

(3)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这是按照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来划分的。电汇汇率是指银行以电讯(电报、电传等)方式通知国外分支行或代理行付款给收款人时所使用的一种汇率。国内银行以电汇方式卖出外汇时,由于付款快,不占用客户的资金,能减少客户的汇率风险,因此国际支付绝大多数采用电汇方式。外汇市场上公布的汇率一般是电汇买卖汇率,是外汇市场的基准汇率,其他汇率都以电汇汇率为基础。

信汇汇率是以信函方式买卖外汇时使用的汇率。银行卖出外汇后,通过信函通知国外分支行或代理行支付。由于这种付款方式所需的邮程较长,银行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占用客户资金,因此信汇汇率比电汇汇率要低些。

票汇汇率是银行买卖外汇汇票时,以汇票为支付工具进行外汇买卖时使用的汇率。由于汇票从售出到付款也有一段时间间隔,票汇汇率自然也比电汇汇率低一些。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影响着外汇汇率的变动,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外汇的供求,因此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本币需要兑换外币,造成了外币的需求增加,本币需求减少,从而使得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当出现顺差时,外汇流入国内市场,大量外币需要兑换成本币支付给国内出口商,造成了本币的需求增加,外币需求减少,从而使得外汇汇率下跌,本币升值。

(2)通货膨胀差异。

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发生货币对内贬值。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表现为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使得外汇汇率上升。另外,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还会影响投资者对汇率的预期,作用于资本账户。如一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人们就会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趋于下降,会把该国货币兑换为外币,从而造成了本币需求的下降,最终导致了外汇汇率的上升。

(3)利率差异。

国际间利率的差异会引起国际资本的短期流动。当一国利率相对于其他国家较高时,国际资本就会进入该国国内,造成了本币的需求增加,外币需求减少,使得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当一国利率相对于其他国家较低时,国际资本会流出该国,造成了本币需求的减少,进而使得外汇汇率升高,本币贬值。

(4)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增长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该国的进口需求增加,易造成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使外汇汇率上升。再次,经济增长使得该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本国产品的出口变得极具竞争力,有利于出口的增长,使得外汇汇率下跌。第三,高经济增长率使得国际资本流入国内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大量国外资本的流入,使得外汇汇率下跌。总体来看,在短期,经济增长对本币汇率会发生不利影响,使其下跌,外汇汇率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

除此之外,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偶发的政治因素、投资者对汇率的预期也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情况,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大量买入外汇时,会造成外汇汇率上升;当一国发生动荡时,会使该国汇率下降;当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担忧,使得大量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抛售,造成本币汇率的下降。

12.2.3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1.汇率制度的种类

(1)固定汇率制度。

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固定了汇率,并按这一水平进行外汇买卖。中央银行必须为任何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按官方汇率提供外汇。当国际收支有盈余时购入外汇,当国际收支有赤字时售出外汇,以维持固定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风险。但是,实行固定汇率要求一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就会出现外汇黑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外汇的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而后逐步放松了对汇率的管制。

(2)浮动汇率制度。

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供求关系自由决定的汇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方面,均衡汇率是由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决定的;另一方面,国际收支也会由于汇率的变动自动趋于平衡。

(3)现行的汇率制度。

在实际中,很少国家会采用纯粹的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汇率制度,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汇率制度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同任何外国货币有固定比价关系,其汇率只根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和政府干预的程度浮动。联合浮动是指几个国家组成货币联盟,联盟内各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比价关系,而对联盟外国家货币则共同浮动。钉住浮动是指一国或地区采取的是本币同某种外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关系,而对其他货币则自由浮动的做法。如我国的香港地区实行的就是钉住美元的钉住浮动汇率制,我国则实行的是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浮动制。

2.我国的汇率制度

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到以供求为基础、市场调节为主的模式的过程。1994年,我国首次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1994年1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变为8.70,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我国又进行了一次汇率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我国不再实行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而钉住一篮子货币。一篮子货币的构成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