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人民币购买力一个真身

还人民币购买力一个真身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普遍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被低估的,主要是从平价购买力角度去分析的,否定前两种评估,我认为这并不代表有理。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还要看出口产品的布局。之所以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贸顺差仍在加快,这是一个出口基地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与人民币低估无关。我认为8月份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效果是一箭三雕。

第七节 还人民币购买力一个真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秋季发布报告,认为人民币“实质被低估”,以三种方法计算得出人民币汇率低估幅度分别为3%、17%和23%。三种方法一是外汇储备的增速,二是经常账户的整合,三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普遍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被低估的,主要是从平价购买力角度去分析的,否定前两种评估,我认为这并不代表有理。

1.外储储备增速加快未必代表人民币被低估

一般来讲,外储储备增速加快被认为货币被低估,但是也不尽然,一看该国资源是否充足,比如沙特出口石油,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外储大量增加,而石油涨价的起因是战争和投机炒作,与货币的购买力并没有关系。二看该国进口是否充足,如果本国工业发展较好,进口有限,外储消耗就有限。很明显,外储储备增速快慢一与进出口大件产品价格升跌有关,二与产业结构有关。

另外,由于每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产品的供求情况不一样,同时,影响产品价格升跌的因素也不一样,所以,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个进出口结构完全相同的国家,既然产业结构、进出口结构都不具有可比性,货币币值的高低又怎么能通过外储增速来评估?用外储增速来评估货币币值高低是一种粗糙的方法,忽略了经济结构的差异性。

实际上,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会短期导致外储增加,热钱的进出也是外储增减的因此举,影响外储变化的因素很多,我认为这与币值被高估或低估好像没有直接关系。

2.经常账户盈余未必代表人民币被低估

从外贸顺差增加推导出人民币被低估,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还要看出口产品的布局。如果将某一产品的生产地局限于中国,只能由中国出口全球,全球只能被动接受人民币升值,经常账户就会产生大量盈余。如果产品布局于全球,各国出口势均力敌,结算货币币值的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到外贸水平。之所以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贸顺差仍在加快,这是一个出口基地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与人民币低估无关。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不但规模大而且配套产业链齐全,这才是导致出口较大的原因,用中国的加工供应全球,这不是把全球加工业集中到中国吗?自然创造中国大量出口产品,经常账户盈余也就大了,这怎么能解读成人民币被低估呢?

3.人民币加速升值一箭三雕

我认为8月份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效果是一箭三雕。第一,可以降低进口物价,有缓解国内通胀的作用,也能缓解外贸顺差上升的压力;第二,可以缓解11月在法国举行的G20峰会上的压力;第三,人民币加速升值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扩张。

只有让人民币升值,才能给抢购人民币制造一个合理的动机,让海外采购商愿意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促进人民币在全球成为储备货币,并通过海外人民币储备对香港资本市场上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促进人民币投资全球化和自由兑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