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

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着诸多不同看法,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该定义将盈余管理的手段定位于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盈余管理的对象限定于会计盈余或利润。此定义认为,盈余管理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对外披露过程的任何阶段与部分,其干预的也不是经济收益本身,而是会计数据所传达的信息。为了避免停牌及退市,上市公司一旦陷入经营困境,出现利润亏损,通过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便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五、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目前,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着诸多不同看法,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三种:

一是William R.Scott(2001)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3]认为,盈余管理是指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的自身利益和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该定义将盈余管理的手段定位于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盈余管理的对象限定于会计盈余或利润。

二是Katherine Schipper(1989)在《盈余管理的评论》一文中,将盈余管理界定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私利,而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会计的报告过程的管理行为,即“披露管理”。此定义认为,盈余管理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对外披露过程的任何阶段与部分,其干预的也不是经济收益本身,而是会计数据所传达的信息。

三是Healy和Wahlen(1999)将盈余管理解释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运用职业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以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结果的目的。这一定义扩大了盈余管理的范畴,认为通过规划交易改变财务报告也属于盈余管理,并将获取私利这一目的具体化为影响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结果。

从上述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他们有权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也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第二,盈余管理的对象局限于对外报告领域,那些旨在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原则的活动则被排除在外;第三,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获取私利,而私利的获取也就意味着公众利益受到损害。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也越来越普遍。究其动因,我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其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

首先,在我国,上市指标是一种稀缺资源,IPO[4]在本质上仍属于实质性审批制度。我国公司法对企业上市的条件做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最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是最难跨过的“门槛”,这就成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的一个重要诱因。企业借助盈余管理,高估资产,虚增利润,“顺利”取得上市资格,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

其次,为了最大程度地筹集资金,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粉饰盈余来提高发行价格。在发行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提高发行价格来扩大融资规模,而发行价格又取决于每股收益与市盈率。由于市盈率是一项很难操纵的财务指标,上市公司优化经营成果,粉饰盈余,提高每股收益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2.配股动机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所以上市公司都倾向于将配股再融资作为企业拓展规模和投资多元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但是,证监会对配股资格有严格的限制条件。1999年以前,其要求是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必须在10%以上;1999年3月,配股条件修改为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且在该期间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不得低于6%;2001年3月,证监会将申请配股公司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10%降低为6%。

配股条件几经变更,我国股票市场上独特的10%现象、6%现象却一直存在,显而易见,这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以现行政策举例,当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6%时,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高利润,达到配股及格线;相反,如果大大超过6%,上市公司则会进行反方向的盈余管理,减少当期账面利润,建立各种准备以作为未来利润的“蓄水池”。

3.避免停牌及退市动机

上市公司的股权筹资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对于公司来说,股票上市后又被停牌退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损失。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证监会将暂停其上市资格,即停牌,并限期消除亏损;若在限定期限内未消除亏损的,公司就会被终止上市,也称退市或摘牌。

为了避免停牌及退市,上市公司一旦陷入经营困境,出现利润亏损,通过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便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比如,在首次亏损年,某些上市公司会明显地、非正常地调减盈余,造成大亏,为以后年度扭亏转盈储存一部分利润,也就是所谓的“大洗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