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经济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海经济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的经济实力和增长水平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同“四万亿”经济计划政策重点不合拍造成的。因此,上海受经济刺激计划惠及程度不高,工业生产恢复缓慢。上海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固然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关。上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既同中国经济的整体性问题紧密相关,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四、上海经济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对上海的影响,必须首先明确上海过去和现在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上海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来把握上海未来面临的机遇和调整。

(一)上海在中国经济中的龙头地位有所动摇

上海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经济中心城市。建国后乃至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进一步带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上海的经济实力和增长水平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按照常住人口数量统计,2008年上海人均GDP超过7.3万元,折算成美元,则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居全国各省级地区前列,堪比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1992年开始,上海国民经济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长速度2~3个百分点。根据《2009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1%的城市,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8,在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上海的发展也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江苏、浙江等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发挥出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与世界经济相互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中,上海也日益成为中国联结世界经济的枢纽,成为国际资本的焦点和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重要基地。2008年,上海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约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10,吸引的外商实际投资额占全国的10.9%。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中蓄积的巨大能量,上海成为中国经济活动最具活力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自2004年开始,伴随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的持续增长,上海经济的龙头地位有所走弱,包括GDP在内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份额连续滑坡。这种态势主要是由上海经济结构型矛盾、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变化造成的,也对上海的未来发展形成了更大的挑战(见图6)。

img14

图6 1990~2008年全国和上海经济增长对比图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表7 2000~2008年上海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

img15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1~2009),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二)金融危机充分凸显了上海经济的问题

“十一五”前期,上海整体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到2007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9164.10亿元增加到1.2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其中,2007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4.3%,高出同期全国经济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市场的开放性城市,加之上海本身特殊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上海在本轮金融危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上海经济受危机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全国

作为中国高度开放的城市之一,上海经济外向度高达惊人的16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在全国省市中处于最高水平。当然,这有口岸经济的原因,但也造成上海经济严重依赖与全球经济和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经济主导性和抗波动性较弱。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扩散过程中,上海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明显大于全国和其他地区。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工业的20%直接面向出口,30%间接面向出口。受全球需求下降影响,上海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港口、运输等功能型服务产业也受到较大影响。在实体经济出现减速的同时,上海的虚拟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下调,2008年上半年证券业对上海GDP的贡献率是零,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根据上海统计局数据,2008年上半年上海GDP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低于2008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10.4%这一平均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进入持续快车道后第一次低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虽然下半年经过巨大努力,2008年全年上海实现GDP增长9.7%,高于全国的9%,但这是上海自1992年以来首次增长速度没有达到两位数(见表8,图7)。

表8 2007~2009年上海与全国经济增速对比表

img1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img17

图7 2009年上半年各省级地区GDP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2.上海经济复苏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

随着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中国经济呈现加速回升态势。然而,上海经济复苏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甚至落后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2009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后,全国排名倒数第二。这主要是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同“四万亿”经济计划政策重点不合拍造成的。上海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制造业和投资,基建空间相对饱和,同国家的以基建为主的促内需计划不吻合。这一矛盾同样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一方面,国家扩大投资的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这类投资对上海能够提供的装备类等投资品的需求较小;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中,上海能够提供的消费品不多。就连上海市场供应的日用消费品,90%以上都是由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提供的。因此,上海受经济刺激计划惠及程度不高,工业生产恢复缓慢。工业生产的持续负增长,直接导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迅速提高到60.1%,创下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上半年5.6%的全国倒数第二增速,主要是依靠股市和房市的“繁荣”,这种增长无疑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见图8)。

img18

图8 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上海和主要地区投资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三)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上海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固然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关。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在危机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上海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主要还是源于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问题。即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上海自身经济结构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既同中国经济的整体性问题紧密相关,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投资拉动型模式增长动能减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持续多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通过“大投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模式实现的。国际经验表明,对于上海这种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呈现递减态势。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增长将由投资拉动进入到消费驱动阶段。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一般的城市经济体或小国经济体,例如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等经济体,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发展特征。上海社科院相关研究也验证了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的发展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总体经济投资的边际效应,呈现出一条向下倾斜的“下坡线”[4]。总体经济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应的经济增加值,1990年是0.64元,2004年这一数字是0.44元,下降了31%。上海的土地承载率和环境容量也不足以持续支撑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见图9)。

img19

图9 2001~2008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三大需求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事实上,在2005年3500亿的投资基础上,上海出现了明显的投资增长上不去的现象,投资的作用和比重正在逐年降低。2005~2008年间,上海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见图10)。在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在上海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2005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以房地产投资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幅下滑,这对上海经济增长势头形成了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商务成本不断攀升,鉴于上海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投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的方法也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而逐渐失效。上海经济已经过了靠全面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必须通过经济转型摆脱对投资的过分依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mg20

图10 2001~2009年上海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2.产业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略微超过第二产业后,长期在50%上下徘徊,服务经济能级和水平的提升力度严重不足。这与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见图11)。国际经验说明,发达国家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第二阶段,“以制造业为中心、加上服务业的多元化经济”的工业化后期时代;第三阶段,“以服务业为中心、又有某些制造业的多元化经济”的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按照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应该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在产业结构方面,主要以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但是,上海目前的服务业比重还与制造业纠缠在一起。近年来,六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总体上升的同时,属于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占GDP的比重则呈现小幅下降态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第三产业增长乏力的现状(见图12)。

img21

图11 2001~2008年上海产业结构构成图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img22

图12 2000~2008年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表9 2000~2008年上海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img23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制造业过重是上海产业结构的另一问题。近年来,上海制造业向重化工业转型趋势明显,钢铁、汽车、化工、设备制造等直接或者间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比约为75%,成为支撑上海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矛盾日益突出,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工业的成本优势持续弱化。2003年开始,上海工业生产一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在东部沿海省市中排名最后,2006后更是低于全国的平均增幅(见图13)。综合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主要指标来看,这些行业近年来的增长率不高。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外需急剧萎缩,2008年,这些行业的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润等主要数据更是出现了大幅下滑,钢铁等部分行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见表10)。工业生产增长持续下降,充分说明依靠工业外延扩展推动上海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

img24

图13 2000~2008全国及东部主要省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表10 2005~2008年上海六大支柱工业主要指标比较[5]

img25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3.市场力量弱化发展抑制经济活力

作为中国经济的排头兵,上海经济发展一直遵循着“上海模式”的路径,即强大的政府主导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节奏。强政府的发展模式,在推动上海一些大工业集团的发展方面,确实成效显著,例如宝钢、上汽集团的资源整合。但是,没有充分市场支撑的强政府模式,相比珠三角以及浙江那种弱政府、强市场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暴露出其对经济长期活力的负面影响。民建上海市委2008年“两会”提交的一份提案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有7 000余家浙江民营企业撤离上海,把总部或重要部门迁往杭州、宁波、香港。2007年上半年,有超过100家的江苏企业申请到香港投资,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份额,江浙企业投资方向的转移,表明上海投资环境的影响力正在下降。目前,上海民营企业户数达57万家,比浙江多10万多家,注册资本8000多亿元,超过浙江1000多亿元,而其创造的GDP为1700亿元,注册资金产出率仅为浙江的12.6%,这说明上海民营企业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浙江。2008年广东民营经济占到了全省GDP的42%,而上海民营经济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增长缓慢(见图14)。民营经济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基本维持在20%左右,远落后于公有制经济54.3%的水平。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只有把民营经济搞大、搞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高度竞争性和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只有基础宽厚、健康活跃的民间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唱主角,才能使整体经济的运行更有生机活力。

img26

图14 上海不同所有制经济GDP占比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方式,更加不利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清华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政府的控制力越强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服务业占GDP比例越低。如果政府能够主导很多投资,本应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的服务领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比如服务业中的卫生、文化等行业,由于大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显现,存在明显的高收费、低服务质量问题,直接抑制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和最终服务需求。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并不来自于政府的主导,而是源于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大的政府控制导致市场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没有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服务业供给明显不足,制约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

4.房价过快上涨制约上海“四中心”建设

2003年以来,上海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业,上海房价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见图15)。根据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2009年10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6 780元/平方米,相比2002年每平方米4700元的均价翻了足足三倍多。中国社科院2006年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特别锁定房地产市场相关状况作为年度主题,并突出房价和城市竞争力的特殊关联。在这份报告中,上海被点名为内地房市综合指数最不协调的第三名(前两名分别为深圳、杭州)。当然,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任何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在发展之前,必定有个房价与经济水准相应的提升过程,香港、纽约等城市在高房价下也同样具有极高的竞争力,但这必须建立在房价上涨是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正常增长基础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人才和市民素质,其次是城市产业,与房价相关的房地产业仅占相当小的一部分。其实,房价的快速上涨,已经成为阻碍上海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企的房价导致商务成本不断攀升,提高了上海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门槛,实质上挤压了上海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江浙民企和英特尔等跨国公司,都正在考虑或者已经将其总部搬离上海迁往内陆城市。高房价带来的生活成本压力,也不利于上海人才的吸引和集聚,甚至导致一些中高端人才流失到外地。高房价对扩大内需和消费也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不仅引致了几代人即时消费能力的全面下降,而且还导致居民的未来消费能力日渐萎缩。房价不断上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更导致资金陷入追逐房市高额利润的恶性循环,阻碍了资金流入上海实业发展、技术创新领域。高房价逐渐成为上海打造人才高地、商务盆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商务壁垒,实质上制约了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

img27

图15 中房上海房地产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Wind资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5.创新能力不足削弱城市核心竞争力

近现代的历史演变证明,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高附加值竞争源泉,才是真正支撑一个国家或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九五”计划实施以来,尤其是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推进,上海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制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中,上海成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但是,上海创新能力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屡次居首,许多优势都是得益于经济关联较大的指标,如卓越的商业氛围、深厚的工业基础、长江三角洲经济体联动所创造的良好创新环境等。如果用“自主创新”尺度进行衡量,上海的创新能力存在不少软肋。上海的创新更多地是源于知识获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海外技术引进的基础上,生产链增加值的主体部分并没有保留在上海,这种创新的成本、效率、效益以及长期的可持续性都值得关注。从衡量自主创新实力和能力的R&D支出指标来看,上海整体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在资金投入环节,2008年上海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64%(362.3亿元),大大低于北京5.91%(620.1亿元)。在人力投入环节,2008年,上海市共有科技活动人员23.08万人,而北京达45.01万人。上海企业研发投入占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而国际平均水平一般是3%~5%,高技术企业更是达10%~20%。从创新成果也可以看出,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高。2008年上海共取得科技成果1866项,其中属于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占比不足45%,而东京、伦敦和纽约等发达国家城市这一比例一般在60%以上。技术研发投资的不足,导致上海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制约了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