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直接效应在于扩大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资金来源,这是赞同当前开展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的支持理由。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直接效应在于扩大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资金来源,这是赞同当前开展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的支持理由。也有不少人以商业银行系统目前并不缺少发放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为理由反对证券化的实施。其依据是在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目前银行最优质的信贷资产之一,要求银行将其出售提前回收资金似乎勉为其难,而且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系统信贷余额的比例还很低,提升空间很大,因此,商业银行缺乏证券化的动力。笔者认为,从更为宏观和动态的角度来看,住宅抵押贷款发放规模扩大的前景并不必然同证券化的实施相抵触。

首先,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直到其完全清偿完毕只是持有住房抵押贷款这种优质资产的一种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则是另一种方式,只要政策法规允许,在操作上是可行的。以公积金为例,公积金贷款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公积金是一种具有义务性、长期性、互助性的住房储金形式而受到广大购房市民的特别欢迎,上海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截至1999年6月底,资金缺口已达23亿元。虽然在目前供不应求还只是短期现象或暂时情况,但从长远看来,购房需求高潮的加速到来不可避免会出现持续性缺口。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就公积金的保值增值来说,对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其次,证券化可以强化房地产金融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改变单一的住房融资结构,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在缺乏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只有自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投资于这一领域,这就构成了较高的进入成本。通过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更多的金融机构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这一市场进行投资,而同时另一部分金融机构可以凭借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承担起一级市场上住房抵押贷款的发行创造或服务功能。贷款资金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是扩大资金来源,分散融资风险,提升贷款服务的必要条件,而证券化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最后,住房抵押贷款虽然收益稳定,但是其内在的周期长、流动性差的特点决定了随着贷款发放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必然会因资产负债期限不配而加大流动性风险以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事实上,商业银行拥有的资金规模并不会直接带来抵押贷款发放规模的扩大,以及居民面临的信贷约束的放松。目前银行对贷款年限和贷款成数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从长远来看,随着货币化分房制度的全面施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供求失衡势所难免,且贷款缺口将不断扩大。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拓展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其资本充足率压力及信用风险将陡增。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贷款对象的逐步扩散必然会增加信用风险。以上矛盾都凸显了加快培育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讲,只要证券能够发行出去,即可连续不断地吸收社会资金,在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作用是促进住房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从规避信用风险的角度看,由于证券化有助于缓和资金来源紧张问题与资产流动性不足以及资本充足率压力等问题,这就为一级市场的发展、缓解并消除贷款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此前提下,如果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从20年延长至30年,首期付款可从30%降低到20%,平均付款额的降低对规避信用风险无疑是有显著作用的。

在促进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之外,开拓住房抵押二级市场,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制度意义。

第一,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是一种信用度高、收益稳定的投资品,能有效地将个人储蓄不断地转化为投资,从而起到了活跃证券市场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能为其他融资业务的发展产生示范效应,有助于拓展货币市场。在这个意义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既是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条新路径,也是金融深化的一个推进器。

第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项为金融市场造就基础设施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能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既定方向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有助于加快金融体系及其相关制度的构建。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金融投资的风险承担和收益分享越是分散于微观经济主体,整个国家金融系统的风险也越低。理论上,对资金的动员能力是决定住宅金融体系效率的重要变量,尽管在实践中不同的金融制度下演化出不同的住宅融资模式,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通过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增强住宅资金运作的开放性是大势所趋。在我国,住宅融资模式二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是商业性住房金融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其有效运作,也可更好地支持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深入发展。由于健全而完善的住房金融制度有赖于健全而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发行上市制度、标准合约制度、公证制度、财政与税收制度、会计与审计制度等多方面、多渠道的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开展与深化过程,同时也是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过程。

第三,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利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仅次于国债的优良债券,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央银行可以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中央银行将能更有效地实施对持有多元化资产、能更灵活地调节资产负债构成的商业银行的监管,从而有助于增强金融市场运行系统的稳定性。

第四,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住房金融工具的创新、优化与完善,同时,在推行证券化过程中依据市场原则所建立起来的配套体制将激励并推动我国金融系统建立起符合国际金融潮流、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一系列基础工程,从而有利于我国住房储蓄与贷款体系在与国际金融接轨中增强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