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率与利率体系

利率与利率体系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诺思认为利息是由资本分配不均产生的,这就与洛克认为利息是由货币分配不均而产生的观点有了本质的区别。配第认为利息是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而给贷者带来不方便的报酬。洛克也认为利息的本质是贷款人应得到的报酬,与配第不同的是,洛克认为利息是贷款人承担了风险而应得到的报酬,承担的风险越大,利息应越多。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西尼尔,西尼尔认为,利息是人们牺牲自己目前消费而应得的报酬。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1)理解利息的本质,了解利息的来源;

(2)了解利率的基本类型,掌握利率体系的构成;

(3)了解单利与复利,掌握各种利率的计算;

(4)掌握利率决定及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5)认识市场利率的作用,了解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曼哈顿岛原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626年荷兰人用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低价买下曼哈顿岛,将近哈得孙河口一角地辟作贸易站,称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国夺占,改名纽约,范围扩大到邻近陆地和长岛等处。现在的纽约经济繁盛,是世界性的大城市港口,面积830平方公里,也是美国和美洲最大的城市。而到2000年1月1日,曼哈顿岛的价值已经达到了约2.5万亿美元。用24美元买下如今价值2.5万亿美元的曼哈顿岛,这听起来像是痴人说梦,荷兰人无疑占了大便宜,但它却是一个事实,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也是一个已经实现的愿望。

从理论上讲,印第安人并没有吃亏,因为我们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如果荷兰人当时并没有用那24美元去买曼哈顿岛,而是去进行投资,按照11%收益来计算(美国近70年股市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1%),到2000年,这24美元将变成23.8万亿美元,远远高于2.5万亿美元,如果按8%的社会平均收益来计算,也绝对高于2.5万亿美元。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资产实现了如此巨大的倍增?是复利。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将实现资产的翻倍增值。一个不大的基数,即使以一个很微小的量增长,假以时日,都将膨胀为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那么,即使以24美元作为起点,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你也一样可以买得起像曼哈顿岛这样的超级岛屿。

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

第一节 利息的起源与本质

一、利息的起源

利息的起源,就是讲利息产生的原因。在西方中世纪,高利贷十分猖獗,具有残忍的剥削性,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放债收息是不道德的,是不合理的。早期西方经济学家,如英国的威廉·配第、洛克、坎蒂隆、诺思、杜尔阁等主要是从分析放债取息的合理性的角度,来阐述利息产生的原因。配第认为,虽然借出货币收利息饱受争议,但是出租土地收地租自古以来却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实际上借出货币就是租出货币,所以也应该收取租金,因此放债收息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洛克也是从租地收租来说明利息产生的合理性,他说地租产生于租地的行为,而之所以出现租地的行为就是因为土地分配不均,而利息产生于借贷行为,之所以出现借贷行为,就是因为货币分配不均。

坎蒂隆认为,利息起源于货币所有者借出货币所要承担的风险。

诺思认为利息是由资本分配不均产生的,这就与洛克认为利息是由货币分配不均而产生的观点有了本质的区别。马克思对这一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货币是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使用,不可能增殖,只有货币作为资本使用,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增殖,才能产生利息。

杜尔阁认为,利息产生的基础是对货币的所有权,贷者借出货币之所以可以要求借入者支付利息,就是基于他对货币的所有权,贷者借出了货币只是让渡了货币的使用权,而没有让渡所有权,贷者凭借着对货币的所有权就可以要求使用者支付利息,而不论借者使用货币是否赢利。

在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利息成为市场经济构成要素条件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对利息的产生一般是不讨论的,因为放债取息的合理性问题,已不成问题了,所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利息理论一般只研究利息的性质和利息的决定两大问题,利息政策理论则要研究利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利率杠杆调控经济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利息、利率的决定理论实际上已包含了利息、利率的存在理论,已经回答了利息、利率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从现代意义上理解,这是有道理的。

马克思认为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的职能分离是利息形成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借贷资本运行所具有的双重使用、双重归流的特点,说明利息产生于生产过程,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所得到的补偿。

二、利息的本质

利息本质就是研究利息的本质属性的理论。东西方理论有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经济学家的利息本质论

利息的本质是什么?概括地说,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利息本质上是一种报酬或补偿,是货币的借入者付给货币贷出者的报酬或补偿。那么货币的贷出者因何而得到报酬或补偿呢?由于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利息的形成有不同的解释,因而他们对货币贷出者获得报酬的原因就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利息本质理论。关于西方经济学家阐述的获取报酬或补偿的原因,大体可将其分为两类: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借出资金会给贷出者造成某种损失,利息就是货币的借入者对贷出者的一种补偿,如配第和洛克的利息报酬论、坎蒂隆的风险补偿论、西尼尔的节欲论、凯恩斯的灵活偏好论等。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借入者运用借入资金会获取额外的收益,利息是借入者为获取货币使用权,而以租金的形式分给贷出者的一部分收益。如斯密的产业利润说、萨伊的资本生产力论等。以下介绍西方经济学家有代表性的理论:

1.利息报酬论

这一理论是由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的。配第认为利息是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而给贷者带来不方便的报酬。配第把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贷者可以随时收回借款;二是贷者虽然到期才能收回借款,但到期前并不急需货币;三是在借款未到期前,贷者急需货币。配第认为只有第三种情况才应收取利息,这是对不能收回借款,而给贷者带来不方便给予的补偿。

洛克也认为利息的本质是贷款人应得到的报酬,与配第不同的是,洛克认为利息是贷款人承担了风险而应得到的报酬,承担的风险越大,利息应越多。

2.资本租金论

关于利息的产生,巴本和诺思提出了资本租金论,他们认为,利息是由于资本分配不均产生的,这与利息是由货币分配不均而产生的观点有了本质的区别;因而他们认为利息本质是使用资本而支付的报酬。

3.产业利润说

斯密认为利息来自于借入的资金作为产业资本使用产生的利润,因此,利息的本质是资本的借入者作为报答分给借出者的一小部分产业利润。

4.风险补偿论

坎蒂隆认为利息起源于货币所有者借出货币所要承担的风险。因此,利息的本质是对风险的补偿。

5.资本生产力论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萨伊,萨伊认为利息是“借款人支付资本生产力的报酬”。为什么借用资本要付一定的报酬呢?萨伊说,资本具有像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使用资本比不使用资本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这就像利用渔网能捕到更多的鱼一样,从而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结论:资本产生利息是因为它具有生产力,由于资本生产力会获取额外的收益,所以借款人就须将因借入资本而生产出的价值的一部分向贷款人支付资本生产力报酬。

6.节欲论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西尼尔,西尼尔认为,利息是人们牺牲自己目前消费而应得的报酬。西尼尔认为资本不是产生利息来源的原始因素,节欲才是利息来源的原始因素。在西尼尔看来,人类社会存在三种生产要素:第一种是人类的劳动;第二种是跟人力无关的自然要素;第三种就是节欲。所谓节欲是指牺牲眼前的消费欲望,或将可自由使用的货币不用于当期消费而储蓄起来的行为。西尼尔认为,资本来源于储蓄,储蓄又来源于节欲。因此,节欲是比资本更为基础的生产要素。有了节欲,资本就能够不断增长。既然节欲是一种牺牲,就应当得到报酬,利息是贷出者牺牲自己目前消费增加资本而应得到的报酬。

7.灵活偏好论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货币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放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凯恩斯认为,货币是财富的真正代表,它能随时转化为其他的资产,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所以人们在考虑其财富的持有形式时大多选择持有货币,也就是人们对货币流动性有偏好。所谓灵活性偏好是指人们具有喜好以流动性强、周转灵活的货币资产来保存财富,以应不时之需的一种心理倾向。由于在一定时间内货币供应量是有限的,企业和商人如果想取得一定的货币,就必须以支付一定的报酬来诱使公众让渡出一部分货币。利息就成为公众放弃对货币灵活偏好控制权的一种报酬,是对货币所有者因失去货币的流动性而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实际生活中的不便的一种补偿。

8.时差论

庞巴维克认为,利息产生于人们因时差而对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价值主观评价上的差异。利息本质是同种同量的物品的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差额,是借出者借出物品所获取的货币时间价值报酬。

9.等待与资本收益说

马歇尔认为,利息是等待的收益,是牺牲“时间偏好”的报酬,即获得现在消费的人对延期消费的等待者支付的报酬。

10.人性不耐论

费雪认为,利息是对“人性不耐”的报酬,产生现在物品与将来物品相交换时的贴水,与生产无关。所谓“人性不耐”,是指人们宁愿现在获得而不愿将来获得财富的不耐心情,或时间偏好。利息是“耐”的报酬,“不耐”的代价。一个人越不耐,所付利息就越多,利率也就越高,由于“人性不耐”,所以,现在的物品与将来物品相交换时会贴水,利息就是对贴水的补偿。

(二)马克思的利息本质论

马克思的利息本质观与西方经济学家是有本质不同的,马克思利息本质观与西方经济学家不同是由于他对利息来源的认识不同。

马克思通过对借贷资本的运动的分析,说明了资本主义利息来源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对剩余价值进行分割后形成的,归借贷资本家所得的一部分是利息,归职能资本家所得的一部分是企业主收入。由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由于利息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所以利息的本质还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

马克思还分析了高利贷利息的本质。高利贷信用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高利贷信用的利息与资本主义借贷资本的利息不同,高利贷利息远远高于平均利润,高利贷利息既包括奴隶、农民等小生产者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利贷利息体现了高利贷者同奴隶主和封建主共同对劳动者的超经济剥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对社会主义利息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主义利息的本质仍然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从利润中分给资金所有者的那一部分,是按过去的劳动分配的结果,这种分配不存在剥削关系。

第二节 利率与利率体系

一、利率的定义和表现方式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利率时,曾经指出利率具有的两种含义:一种是利息与生息资本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即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用公式可表示为:

通过这一公式可以表现生息资本的增殖程度。

另一种是以利息与利润的比例关系表现利润率,或者说利息率是总利润率中的一定比例。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利润率×利息在总利润中的比例

如利润率为20%,利息在总利润中的比例为25%,则利息率为5%。通过这一公式可以表现利息额与利润额的关系,反映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对利息率的计算用第一个公式。

利息率的表现方式有年利、月利和日利。年利率是以年为时间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时间单位计算利息;日利率习惯叫“拆息”,是以日为时间单位计算利息。年利率通常以百分之几表示,称为分;月利率通常以千分之几表示,称为厘;日利率通常以万分之几表示,称为毫。年利率与月利率、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关系:月利率乘以12为年利率;反过来年利率除以12为月利率;年利率除以360或月利率除以30为日利率。

在习惯上,我国不论是年息、月息、拆息都用“厘”作单位,如年息5厘、月息5厘、拆息5厘等,虽然都叫“厘”,但差别极大。年息的厘是指%,年息5厘即为5%;月息的厘是指‰,月息5厘即为5‰;拆息的厘是指‰,拆息5厘即为5‰。

在民间借贷中一般利息按月息计算,月息千分之一,叫一厘息;月息百分之一,叫一分息;月息十分之一,叫一毛息。

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以“基点”为计算单位,一个基点为0.01%,即万分之一。

二、利率的种类

(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用公式表示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判断利率水平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而必须以实际利率为主要依据,因为借贷资本的真实收益是实际利率,所以真正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不是名义利率而是实际利率。比如,当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就成为负数,此时的利率即为负利率。负利率实质是对债务人的补贴,而债权人转让了货币的使用权不仅得不到实际收益,而且还会因货币贬值而承受损失,负利率会造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扭曲,使货币需求无穷扩大,加剧货币供求的失衡,对通货膨胀起火上浇油的作用。所以要发挥利率调节货币需求的作用,要求利率为正利率。当然正利率水平过高也不好,会使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减少,造成通货紧缩 。

专栏3-1

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第一个发现的。它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

通俗的解释:假如银行储蓄利率有5%,某人的存款在一年后就多了5%是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为3%,那他只富了2%的部分;如果是6%,那他一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106了而存了一年的钱只有105元,他反而买不起这东西了!

其公式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把公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公式就变成: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

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这个结论就称为费雪效应或者费雪假设(Fisher Hypothesis)。

(二)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一般指融资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息率。长期利率一般指融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息率。

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因为,首先,长期融资比短期融资风险大,期限越长,市场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借款者经营风险越大,因而贷者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大;其次,融资时间越长,借者使用借入资金经营取得的利润应当越多,贷者得到的利息也应越多;最后,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融资时间越长,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可能越大,只有较高的利率才能使贷者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而波动,在整个借款期间都固定不变。固定利率的最大特点是利息率不随市场利息率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具有简便易行、易于计算借款成本等优点。在借款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采用固定利息率。但是,当借款期限较长或市场利率变化较快时,其变化趋势很难预测,借款人或贷款人可能要承担利率变化的风险,因此,对于中长期贷款,借贷双方都不愿采用固定利率,而乐于选用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又称为可变利率,指利息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息率。调整期限以及调整时作为基础的市场利率的选择,由借贷双方在借款时议定。例如,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浮动利率,调整期限一般为3个月或半年,调整时作为基础的市场利率大多采用伦敦市场银行间3个月或半年的借贷利率。

实行浮动利率,借款人在计算借款成本时要困难一些,利息负担也可能加重,也可能减轻。但是,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化风险较小,利息负担同资金供求状况紧密结合。因此,一般中长期贷款都选用浮动利率。我国中长期贷款利率一般为一年一定,不属于浮动利率,但具有一定的浮动性。

(四)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在借贷货币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利息率。市场利率是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的指示器。当资金供给超过需求时,利率呈下降趋势;反之,当资金需求超过供给时利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影响资金供求状况的因素十分复杂,因而市场利率变动非常频繁、灵敏。另外,市场利率在不同的国家由不同的具体利率表示,如我国主要以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利率的参考指标;美国主要是指国库券利率;欧洲货币市场则以伦敦同业拆放市场的隔夜拆放利率为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而确定的各种利息率。例如,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等。在现代经济中,利息率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市场利率水平会随着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动而波动,同时,国家也会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影响市场利率的水平。官定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的干预。

因此,官定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由银行公会确定的各会员银行必须执行的利息率也是官定利率的一种形式。例如,香港银行公会有权定期调整并公布各种存、贷款利率,会员银行必须执行,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官定利率的变化代表了政府货币政策的意向,对市场利率有重要影响,市场利率随官定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非常灵敏地反映借贷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因此它又是国家制定官定利率的重要依据。

(五)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针对不同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而实行的不同利息率,一般可按期限、行业、项目、地区设置不同的利息率。由于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借贷双方的分配比例,影响借款者的经济利益,银行对国家支持发展的行业、地区和贷款项目实行低利率贷款,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长线产品和经济效益不好、经营管理水平差的企业实行高利率贷款,有利于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实行差别利率是运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惠利率是差别利率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对国家支持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实行优惠的低利率。例如,有些国家为了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国外的进口商实行优惠利率贷款。

优惠利率从短期看与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矛盾,但从长期看有利于整个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这正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实行优惠利率与银行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对银行的优惠利率实行贴息的政策,即由财政部门对银行的优惠利率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

(六)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额的比率。

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存款者的利息收益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对银行集中社会资金的数量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存款利率越高,存款者的利息收入越多,越能调动存款人的积极性,便于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但是,存款利率越高,银行的融资成本越高,银行的收益会减少,又会影响到银行吸收存款的积极性,所以存款利率水平高低要适当。

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剩余价值在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因而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越高,银行的利息收入越多,借款企业留利越少,企业的贷款积极性随之下降,所以贷款利率水平的高低也要适当。

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关系密切。存贷款利差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经营效益;存款利率高低直接影响银行集中社会资金的规模,即决定借贷资金供给的规模,而贷款利率高低直接影响贷款规模,即借贷资金需求的高低,因此,保持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对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和调节货币流通有重要作用。

三、利率体系

利率体系,是指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利率体系各有特色。就我国情况而论,利率体系结构主要有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

在中央银行利率中主要有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再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等。在商业银行利率中主要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吸收各种存款的利率,发行金融债券利率,发放各项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之间互相拆借资金的同业拆借利率。在市场利率中主要包括商业信用利率、民间借贷利率,以及政府部门、企业发行各种债券的利率等,具体如图3-1所示。

图3-1 利率体系

在各种利率中,中央银行利率对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具有调节作用,甚至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意图都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人们把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称为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灵敏地反映着货币资金供求状况,因而是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指示器。

各种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如图3-2所示。

图3-2 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

各种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从两个方面施加影响:一方面,中央银行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进而调节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使市场利率朝着中央银行的调节目标变动;另一方面,中央银行直接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通过调节市场货币资金供求状况,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而市场利率又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中央银行依此监测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市场利率变动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调节措施,其中包括调整中央银行利率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等,并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体如图3-2所示。

第三节 利率的计算

一、单利与复利

利息有两种基本的计算方法,即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只对本金计息的一种计息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I=P·r·n   本利和:S=P(1+r·n)

其中,I为利息;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复利是指不仅对本金计息,而且对利息也要计息的一种计算方法。复利的计算是在每一期期末结息一次,随即将利息并入本金作为下一期计算利息的基础,也称“利滚利”。其计算公式为:

S=P·(1+r)n

I=S-P

单利的计算简单、方便,利息水平低,而复利的计算比较复杂,利息水平较高,但复利的计算更符合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息的本质特征,即借贷资本在循环、周转中会不断增殖,不仅原有的本金经过一段时间要增殖,而且已经增殖的利息部分作为资本使用也要增殖。因此,把增殖的部分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规律所决定的。运用复利计息能更准确地计算资本所有者的收益,有利于提高货币资本的时间价值观念和使用效益。

二、现值与终值

现值是指投资期期初的价值,终值是指投资期期末的价值。现值和终值是相对而言的,现值相对于其前面的价值是终值,而终值相对于其后面的价值而言又是现值。

(一)单利的现值与终值

1.单利终值的计算

单利终值是指现在一笔资金按单利计算的未来价值,其公式如下:

I=P·r·n

S=P(1+r·n)

例如,2009年3月8日存入银行3500元,年利率为4%,求到2009年6月6日(共90天)的本利和。

S=P(1+r·n)=3500·(1+4%·90/360)=3535

除非特别指明,在计算利息时,给出的利率均为年利率,年利率折算为日利率时一般按1年等于360天折算。

2.单利现值的计算

单利现值是指若干年以后收到或支出一笔资金,按单利计算相当于现在的价值,单利现值是单利终值的逆运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某人在银行存入一笔钱,年利率为5%,想在5年后得到1250元,问现在应存入多少?按照单利计算,P==1250/1+5%·5=1000元

(二)复利的现值与终值

1.复利终值的计算

复利终值是指现在一笔资金按复利计算的未来价值,其公式如下:

S=P·(1+r)n

例如,某人在银行存入5000元,年利率为6%,如按复利计算,5年后本利和是多少?

S=P·(1+r)n=5000·(1+6%)5=6691.13(元)

2.复利现值的计算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间的终值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或者说是为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投入的本金。将未来值换算为现在值的过程叫作贴现,使用的利率叫贴现率。复利现值计算公式:

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是可以相互换算的。例如,一笔价值为100万元的货币存入银行10年,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5%,则现值的100万元相当于10年后的404.6万元,或者颠倒过来,10年后的404.6万元,按照15%的折现率,其现在的价值为100万元。

以上为期末一次还本付息的复利现值计算公式,如果分次定期定额还本付息,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

该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如某人希望在存款期n年内,各年从银行收回S1、S2、S3、……、Sn资金,问在年利率i条件下,以复利计算,现在应存入多少资金?

3.连续复利

所谓连续复利,就是在给定的年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断缩短计算复利的时间间隔,则以复利计算的年利率会不断提高。例如假设年利率为7.75%,如果某银行提出按照半年复利计算一次利息,则半年支付的利率为:

7.75/2=3.875%

按照复利方法计算,年利率为(1+3.875%)2-1=7.9%>7.75%

如果另一家银行提出按照季度进行复利计算,季度利率为:

7.75/4=1.938%

则按季度计算的年利率为:

(1+1.938%)4-1=7.978%>7.9%

很明显,随着计算利息的时间间隔的缩短,按照复利方法计算的年利率不断增加,但增加的极限值是多少呢?

假设r为年利率,n为1年内计算利息的次数,则用复利计算的年利率为re,为:

(1+r/n)n=1+re

当复利计算的时间间隔越短,当1年内复利的次数越多,按复利计算的利率就越大。当计算复利的时间间隔无穷小时,即1年内复利次数无穷大时,即:

Lim(1+r/n)n=er

其中e=2.71828。

上例中,(1+7.75%/n)n的极值为e0.0775=1.806,即以复利计算的年利率最大极限值为8.06%。

(三)现值公式的应用

在商业票据交易中可以将票据面额作为终值,选择某一市场利率按照现值公式估计票据的当前价格,即票据的“贴现值”。对于无息债券例如短期国库券,也可以按照类似方法估计现值。现值公式可以被用于各类资产以及投资项目的评估中。

下面介绍用现值方法比较同一投资项目的两种投资方案。

设有一投资项目需要10年建成,甲、乙两种方案分别需投资9500万元和1亿元,市场利率为10%。两种方案各年度投资以及投资的现值分布见表3-1。

表3-1 两种方案各年度投资以及投资的现值分布   单位:万元

哪种方案更好些?将两种方案的现值总额作为投资成本,显然乙方案更可行。可比甲方案节约1000多万元投资成本。

三、利率与收益率

(一)到期收益率

通常计算利率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到期收益率,也就是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由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显著地体现了经济含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最准确的利率计算指标。

这里以息票债券为例介绍到期收益率的计算。由于息票债券涉及多次支付,债券的现值等于所有息票利息的现值加上最后偿还的债券的面值之和。

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10年、每年息票利息为100元(10%的票面利率)的债券,其现值的计算方法如下:第1年末支付的100元的现值为100/(1+i);第2年末100元息票利息的现值为100/(1+i)2;以此类推,到期日100元息票利息的现值为100/(1+i)10

加上所偿付的1000元面值本金的现值1000/(1+i)10,令债券现在的价值(即债券的现价,以P表示)与债券所有偿付额的现值相等,即:

P=100/(1+i)+100/(1+i)2+…+100/(1+i)10+1000/(1+i)10一般,对于任何息票债券,现价为:

P=C/(1+i)+C/(1+i)2+C/(1+i)3+…+C/(1+i)n+F/(1+i)n

其中,P为债券的现价;C为每年的息票利息;F为债券的面值;n为距到期日的年数。

在上述公式中,息票利息、面值、期限和债券价格都是已知的,只有到期收益率未知,因此可以从这个公式中求解出到期收益率i。

下面来考察几个已知面值为1000元、息票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以求解到期收益率。如果债券的买入价格为1000元,则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到期收益率为10%。如果债券的买入价格为900元,那么到期收益率为11.75%(见表3-2)。

表3-2 面值为1000元、息票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到期收益率

(二)当期收益率与贴现收益率

1.当期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是到期收益率的近似值,由于计算比较简单,故而经常采用。它被定义为年息票利息除以债券价格,即:

i=C/P

其中,i为当期收益率;P为息票债券的价格;C为每年的息票利息。

已经知道,当债券的价格等于其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就等于息票利率(息票利息除以息票面值)。由于当期收益率等于息票利息除以债券的价格,当债券价格等于面值时,当期收益率等于息票利率。这意味着债券价格与面值越接近,当期收益率越近似于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的一般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债券价格与面值越接近,期限越长,当期收益率越接近于到期收益率;反之,债券价格越偏离于面值,期限越短,当期收益率就越偏离到期收益率。无论当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的近似程度如何,当期收益率的变动总是意味着到期收益率的同向变动。

2.贴现收益率

由于对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比较复杂,与当期收益率一样,贴现收益率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利率的方法。其公式定义为:

其中,i为贴现收益率;F为贴现发行债券的面值;P为贴现发行债券的购买价格。

这种利率计算有两个特征:①它使用的是债券面值的百分比收益(F-P)/F,而非计算到期收益率时所采用的债券购买价格的百分比收益(F-P)/P;②它按1年360天而非365天来计算年度收益率。由于这两个特征,贴现收益率低估了以到期收益率来衡量的利率。

例如,出售价格为900元,面值为1000元的1年期国库券的到期收益率为(1000-900)/900=11.1%,但其贴现收益率为:

(1000-900)/1000·(360/365)=9.9%

贴现收益率低于到期收益率10%,造成低估的原因主要在于,使用面值的百分比收益而非购买价格的百分比收益。根据定义,贴现发行债券的购买价格总是低于面值,因此面值的百分比收益必然低于购买价格的百分比收益。贴现发行的债券的购买价格与面值差额越大,贴现收益率对到期收益率的低估程度越大;期限越长,购买价格与面值的差额越大。对于贴现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贴现收益率总是低于到期收益率,并且贴现发行债券的期限越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

(三)利率与收益率的关系与区别

许多人都认为,知道了债券的利率,就能知道买进债券的全部收益了。但是,回报率才是衡量一个人在一定时间段,持有某种债券或其他有价证券所获得的收益的指标。对于任何有价证券而言,回报率都是持有人的利息收入和有价证券价值变动的总和占购买价格的比率。

为使这个定义更加清晰,进行举例说明。面值为1000元,息票利率为10%,购买价格为1000元,持有1年后以1200元出售的回报率。持有者在这1年内的利息收入为100元,价值变动为1200-1000=200元,加总两项,并将其表示为购买价格1000元的比率,可得这种债券1年持有期的回报率为:

(100+200)/1000=0.3=30%

对于以上的回报率可能十分惊讶,在表3-3中计算的这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只有10%。这说明了债券的回报率不一定等于债券的利率。利率和回报率之间的区别十分重要。

一般,从时间t到t+1,持有一种债券的回报率可以表示为:

其中,RET为从时间t到t+1持有债券的回报率;Pt为时间t时的债券的价格;Pt+1为时间t+1时的债券的价格;C为息票利息。

可以将上式分解得到:

第一项为当期收益率i,即:

第二项为资本利得,即价格相对最初购买价格的变动,

所以,RET=i+g。

这个公式表明债券的回报率等于当期收益率加上资本利得之和。即使对于债券而言,当期收益率i可以很准确地度量到期收益率,回报率仍然与利率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在债券价格剧烈波动引起较大的资本利得或损失的情况下,两者的差别就更大了。

利率与回报率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

只有持有期和到期期限一致的债券的回报率才与最初的到期收益率相等;

对于到期期限长于持有期的债券而言,利率的上升与债券的价格负相关;

债券的到期日越远,利率上升时回报率越低;

债务的到期日越长,利率变动引起的债券价格变动的比例就越大。

四、利率计算与收益的资本化

利息是资本所有者由于贷出资本而取得的报酬,无论何种社会条件下,它均来自于生产者使用该笔资本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显然,没有借贷,便没有利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利息已被人们视为资本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资本是否贷出,利息都被资本所有者看作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的或将会取得的收入;无论借入资本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后所余下的利润才算是经营所得。相应地利息率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所得与投资本金之比不大于利息率,则根本无需投资;如果投资所得所余利润与投资本金之比甚低,则说明经营效益不高。所以,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都列入成本,而利润则只是总利润中扣除利息支出后所余的那部分利润。

由于利息转化为资本收益的一般形态,相应地通过利息率计算公式的倒算,一切收益也就都“资本化”了。根据利息率计算公式,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其预期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就是所谓“收益的资本化”。

在一般的贷放中,贷放的货币金额,即本金P,与利息收益B和利息率R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B=P·R

当已知P和R时,很容易计算出B;同样,当已知B和R时,P也不难求得,即:

P=B/R

例如,已知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100元,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则可以算得本金为100/0.05=2000元。

可以运用收益资本化理论把以上计算方法推演到土地价格的计算: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价值,因此无法用价值定价法为其定价,但是土地有收益。例如,一块土地原来是农用土地,每亩的年预期收益为200元,假定市场利率为5%,则这块土地每亩的转让价格就可以确定为200/5%=4000元。如果这块土地被征用为商业用地,则每亩预期收益为1万元,在市场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则该土地的转让价格为20万元(10000/5%=200000)。如果土地预期收益不变,而市场利率上升,则地价反比下降;利率下降时,地价反比上升。这就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成的原理。因此可得到收益资本化的一般计算公式:

某种可获取收益事物的市场转让价格

收益资本化使某些本来不是资本,但是可以获取收益的事物也可以被视为资本,一些本来无法运用价值定价法来确定其转让价格的事物,也可以用其预期收益和市场利率换算出它的转让价格。通过收益资本化,可以对土地、人力资源和金融资产等这些无价值或无法用价值定价法来确定转让价格的事物进行定价。收益定价法运用最广泛的领域就是确定有价证券的市场转让价格,将在第六章介绍有关内容。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一、西方均衡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水平是怎样决定的,这是利息理论的重要课题。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也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西方利率决定理论可以概括为均衡利率理论,即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均衡利率水平的理论。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利率决定理论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分别介绍。

(一)古典学派均衡利率决定理论

该理论也称投资储蓄理论,它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和萨伊定律的基础之上,认为工资和物价的变化可以自动促进充分就业,其他因素如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存在,经济完全可以完成自动均衡。在此条件下,利率只由I(投资)和S(储蓄)决定(见图3-3)。

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均衡利率是一国实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利率水平,也就是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利率水平。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利率越高,储蓄额越多,利率越低,储蓄额越少,所以边际储蓄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越高,投资额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额越大,所以边际投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边际储蓄曲线与边际投资曲线相交的A点,是经济均衡点,那一点所决定的利率r0就是均衡利率水平。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投资倾向的变动也会使利率升降。在边际投资倾向不变的条件下,边际储蓄倾向提高会使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利率下降;在边际储蓄倾向不变的前提下,边际投资倾向提高会使I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利率上升。古典利率理论着眼于实体经济均衡和均衡利率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着重分析实体经济长期因素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图3-3 古典学派的投资储蓄理论

(二)新古典学派均衡利率决定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古典利率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既重视实体经济的长期因素——储蓄和投资对利率的影响,也重视虚拟经济的短期因素——货币供给和需求变化对利率的影响,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把这两方面的影响归结为可贷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可贷资金供求达到均衡时所确定的利率水平是均衡利率水平。可贷资金就是可以用来借贷的资金,可贷资金的供给不仅包括储蓄(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储蓄),还包括货币当局增发的货币数量以及国外资金的流入;可贷资金的需求不仅包括企业投资,还包括政府、家庭弥补赤字的货币需求,以及流向国外的资金。

可贷资金供给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因此可贷资金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可贷资金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因此可贷资金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均衡利率水平是由可贷资金供求曲线相交时确定的利率水平(见图3-4)。

图3-4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通过可贷资金的利率决定原理,不仅可以分别分析可贷资金需求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可贷资金供给变动对利率的影响,还可以深入分析影响可贷资金供求的一些具体因素,对利率变动的影响:①实体经济的长期因素——储蓄和投资变动对利率的影响。②虚拟经济的短期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增长,国外资金的流入对利率的影响;家庭赤字、政府赤字增减变动对利率的影响;流出国外资金的增减对利率的影响等。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因此政府的货币政策便成为利率的决定因素而必须予以考虑。

(三)凯恩斯均衡利率决定理论

凯恩斯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均衡利率是货币供求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的利率水平,如图3-5所示。

图3-5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与利率变动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货币需求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所决定,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因此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并且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

利率决定于人们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中央银行所控制的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相交的点是货币供求的平衡点,对应平衡点的利率就是均衡利率水平。

在货币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利率降低,但是当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平行部分相交时,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利率将不再变动,货币供给的增加只会导致储蓄的增加,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学说”。

(四)新古典综合派均衡利率决定理论

新古典综合学派在利率问题上,与新剑桥学派一样,试图将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质因素与货币供求这一对货币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且也确实更进了一步,提出了IS—LM模型。IS—LM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汉森和美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共同创立,他们提出均衡利率是国民经济均衡条件下的利率水平,国民经济均衡是指商品市场供求与货币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社会总供求的均衡。IS—LM模型用来描述这种均衡关系。

在图3-6中,IS曲线表示在一定收入和利率条件下的I与S的均衡,即投资和储蓄处于均衡水平情况下的不同利率和所得组合的轨迹;LM曲线表示在一定收入和利率条件下的L和M的均衡,即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收入和利率的组合。这样,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它所对应的利率(r0)就是均衡利率,对应的收入水平(y0)就是均衡收入。

图3-6 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

二、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决定理论

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各行业的利润率的平均水平,它是决定利率水平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额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一方面,由于利息只能是利润的一部分,如果将借入资本创造的利润全部支付给货币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就无利可图,就没有必要借入资本,因此,利息的最高界限就是平均利润,利率的最高界限就是平均利润率;另一方面,利率又不能等于零,如果利率等于零,则借贷资本家会因一无所获而不愿将资金借出去,因此利率的最低限是大于零。所以,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由于平均利润率水平是与产业周期变化相关的,因此,利率进而受到产业周期变化的调节。关于平均利率的变动趋势,马克思认为主要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由于平均利润率是在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下降的,因而从长期来看,平均利率水平是不断下降的。但是,就一段时间的平均利率水平来看,由于平均利润率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利率水平也是稳定的。在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的理论中,并没有排斥在短期内利率受借贷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借贷双方竞争力量影响而发生特殊波动的情况,没有排斥在偶然情况下会有超越平均利润率限制而存在的市场利率。

三、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实际因素

(一)平均利润水平

根据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率一般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波动。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与竞争

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究竟处于哪一具体水平,取决于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而双方分割比例的大小,又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及借贷双方的竞争决定的。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贷方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贷方在利润分割中占较大的比例,所以竞争的结果促使利率上升;相反,在借贷资本供大于求时,借方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借方在利润分割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贷方所占份额较小,所以竞争的结果会使利率下降。

(三)社会再生产状况

上面讲了借贷资本供求状况会影响利率水平,那么又是什么影响借贷资本供求发生变化的呢?马克思认为借贷资本供求关系的变动主要是由实质经济过程所决定的,是社会再生产状况决定着借贷资本的供求,因此社会再生产是影响利率的最根本因素、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利息理论与资产阶级利息理论最根本的区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借贷资本的供求变化,是由借贷双方主观愿望决定的,是由人们的心理预期决定的,而且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仅仅局限在借贷关系上,不作进一步分析。马克思把影响利率变化因素的分析深入到生产领域,揭示了利率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和决定性原因。

社会再生产状况对借贷资本供求的影响,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产业周期的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进行分析的。在危机阶段生产过剩、商品积压,失业骤增,工厂纷纷破产倒闭,全社会的资金支付链条断裂,因要偿还债务,社会各方对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非常强烈,所以对借贷资本的需求非常大,但由于借贷风险大,贷款人不愿提供贷款,借贷资本供给减少,致使供求矛盾尖锐,利率达到最高水平。危机过后,进入萧条阶段,市场萎缩,投资前景悲观,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对借贷资本的需求极少,由于生产萎缩,从生产过程中游离出大量的闲置资本,借贷资本家希望把闲置的资本尽量贷放出去,此时,借贷资本的需求大大低于供给,致使利率水平跌入最低水平。当经济进入复苏阶段,虽然这一阶段市场情况好转,投资环境逐渐变好,企业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增加,但是由于这个阶段信用周转灵活,支付环节畅通,借贷资本充足,借贷资本供给仍大于需求,所以没有导致利率明显上升。进入繁荣阶段,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信用投机的出现,使企业对借贷资本需求猛增,利率水平迅速高涨,此时利率虽已提高到平均利润率水平,但由于对借贷资本的需求还在增大,以致利率仍在继续上升。

总之,在经济危机时期,借贷资本的供求矛盾非常尖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此时利率水平最高;在萧条时期,借贷资本的供给大大超过需求,此时利率水平最低;在复苏时期,利率水平没有明显上升;在繁荣时期,借贷资本的需求迅速上升,利率水平大幅上涨。

(四)物价水平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利率与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货币币值上升,物价下跌利率就下降;货币币值下降,物价上涨利率就上升;利率与物价的变动具有同向运动的趋势。那么,为什么发生通货膨胀,货币币值下降、物价上涨,利率会提高呢?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货币币值下降,原来一定数量的本金和利息的价值也相应下降,这样借贷资本的所有者就会遭受损失,如果借贷资本的利率不提高,借贷资本的所有者就会把资本用在其他的用途上,如购物保值等,这样借贷资本的来源就会减少,所以为了使借贷资本所有者不受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利率应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提高,一般地说应该使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使实际利率为正数。存款利率提高后,银行就会提高贷款利率,这样借款人须支付更多的利息。保值储蓄利率就是一种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通货膨胀损失的利率。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币值上升的情况下,借贷资本的本金和利息会随着币值的上升而升值,实际利率也会随之提高,债务方的借贷成本实际是在提高的,为了鼓励借贷就必须降低利率。

(五)国家经济政策

当今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政府,利率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较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当程度、范围内为国家所控制。因此,利率水平和结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和意图。比如在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时,通过低利率支持某些产业、部门、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高利率限制某些产业、部门、企业的发展。当国民经济总量失衡时,国家可以通过利率水平的升降来调节货币供求,使社会总供求实现均衡。所以某一时期利率水平的高低还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

(六)银行的经营成本

贷款利息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弥补经营成本后的余额是商业银行的利润。银行经营成本包括存款利息以及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等经营费用,因此,贷款利率应由在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利润决定。

(七)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和风险程度

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高、经济实力强,贷款的风险程度就低,贷款利率就可以相对低一些;而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低、经济实力弱,贷款的风险程度就高,贷款利率就会高一些。

(八)历史和国际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历史上习惯形成的利息率水平,这个利息率对现实利息率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并成为确定现实利率的基础。

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市场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一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国际市场利率水平及变动趋势对一国利率水平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使国际间的利率水平有很强的联动性,尤其是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之间,如欧盟国家之间、东盟国家之间等。二是由于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当国际市场利率水平低于该国利率水平时,则国际借贷资本会流入该国,使该国利率水平以向下运动的趋势向国际市场利率水平靠拢;反之,则以向上运动的趋势向国际市场利率水平靠拢。

四、西方利率结构理论

(一)西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所谓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种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在金融产品的利率差异中,期限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利率期限结构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提高中央银行的预测能力和政策分析的精度,对于微观经济主体,它是金融市场中固定收益类证券定价的基本工具。

在介绍利率期限结构之前,我们先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即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是描述利率期限结构的重要工具。收益率曲线是由同风险和流动性但不同期限的证券的实际收益率连接而成,它的形状主要有向上倾斜(如图3-7中的曲线C)、平缓(直线B)和向下倾斜(曲线A)三种情况。当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时,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当收益率曲线平缓时,长期利率等于短期利率;当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时,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

图3-7 三种不同的收益率曲线分布

1.纯预期理论

该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该理论认为,市场因素使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等于当前短期债券的收益率与当前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平均值。该理论首先由费雪(1896)提出,后由弗莱德里奇·A.卢兹(1949)等人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有以下基本假设:投资者对债券的期限没有偏好,其行为取决于预期收益的变动,而且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有相同的预期;在投资人的资产组合中,期限不同的债券是完全替代的;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替代的债券具有相等的预期收益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该理论,举例进行说明,假设投资者有以下两种投资策略可供选择:

一是购买1年期债券,1年期满时,再购买同样条件的1年期债券。

二是购买2年期债券,并将其持有至到期。

如果以上两种投资策略的预期回报是相同的,那么2年期债券的利率必然等于两个1年期债券利率的平均值。例如,假设1年期债券的当期利率是5%,预期明年1年期债券的利率为7%,则两年预期回报的平均值为6%=(5%+7%)/2。只有当2年期债券的年预期回报率与之相等时,人们才愿意同时持有1年期和2年期的债券,因此2年期债券的当期利率必然等于6%。用同样的方法对期限更长的债券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该理论的一般规律:

式中表明,n年期债券的现行利率等于1年期债券的现行利率和人们预期的未来n-1期内每年1年期债券利率的平均值。

因此,该理论暗示着债券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市场的假设。当债券的价格反映影响该债券价值的所有信息时,就会出现有效金融市场,这时每种证券的市场价格都根据新的信息迅速地调整。

2.市场分割假说

市场分割假说的基本命题是:期限不同的债券市场是完全分离的或独立的,每一种债券的利率水平在各自的市场上,由对该债券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不受其他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变动的影响。该假说隐含着这样几个前提假设:

(1)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只关心他所偏好的那种期限的债券的预期收益水平。

(2)在期限相同的债券之间,投资者将根据预期收益水平的高低决定取舍,即投资者是理性的。

(3)理性的投资者对其投资组合的调整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客观因素使这种调整滞后于预期收益的变动。

(4)期限不同的债券不是完全替代的。这一假定和预期假说的假定正好截然相反。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有以下四个:①法律上的限制,如在分业经营的条件下,中国政府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股市;②缺乏能够进入未来债券交易的市场,且这种债券的未来价格能够与现价连接起来;③债券的风险不确定;④不同期限的债券完全不能替代,以至于一种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另一种期限债券的需求没有影响。

3.流动性偏好理论

为了考虑风险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希克斯和卡尔博特森对预期理论进行了修正,形成了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本命题是:长期利率等于在该期限内预计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再加上一个流动性升水或称正的时间溢价。该假说吸收了前两种理论的内容,认为不同期限债券是可以替代的,但基于市场偏好,相互不是完全替代的。具体假定包括:

(1)期限不同的债券之间可相互替代,因而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率确实会影响其他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水平。

(2)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有不同的偏好,投资者会根据其偏好而停留在特定债券市场上。

(3)投资者的决策依据是该债券的预期收益,而不是其偏好的某种债券的期限。

(4)不同期限债券的预期收益的差距不是很大,这样在大多数的时候投资人存在流动性偏好。

(5)投资人只有在能获得一个正的流动性升水或时间溢价时,才愿意持有长期债券。

根据上述假定,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Knt表示n期债券在第t期时的流动性补偿。

(二)西方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西方利率风险结构理论研究相同期限的证券或贷款为何利率可能会不同的问题。同期限的证券之所以利率可能会不同,主要是因为受到信用风险、流动性和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1.信用风险因素

如果一种证券如国库券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则其利率反映了无风险利率或称无差异的时间价值。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证券都面临或大或小的信用风险,这样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选择时,就必须考虑信用风险的问题。如果无信用风险证券与风险证券的利率相同的话,很显然投资者会选择无风险证券,风险证券的需求就会减少,风险证券的发行者要如期发行该证券,就必须提高其利率水平以补偿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所以实际上利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所有同期限证券的无风险利率是相同的,但不同证券由于信用风险不同,其风险溢价或称为风险升水不同。

2.流动性因素

不同证券的流动性不同。由于投资者都存在流动性偏好,即倾向于持有更容易变现的金融资产,所以当同期限的证券风险也相同时,投资者必然会选择流动性更强的证券,而流动性差的证券因需求减少而必须提高利率或通过市场价格下降来提高实际收益率。正如第一章中所描述的,衡量流动性的标准是金融资产变现的速度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性。变现速度可通过交易时间的长短来看,变现效率则可通过交易可能面临的成本和预期损失来看。流动性强弱除了金融资产本身的特征原因外,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也很重要,一个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可能使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时间延长,从而降低流动性。

3.税收政策等间接成本因素

金融交易除佣金等直接交易成本外,还有税收等一些间接成本。不同交易的契税、印花税和所得税可能不同,尤其是所得税。如政府债券一般会对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这样其他征收所得税的债券品种如企业债券等就必须提高利率以弥补投资者的成本开支。

一般而言,不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的证券在发行时会按利率风险结构的规律设计好利率,即便利率没有在发行时设计好,通过市场竞争和投资选择也会修正这种偏差。比如风险证券的票面利率与无风险证券利率一样时,投资者选择无风险证券,风险证券需求减少,其价格必然下降。在固定利率条件下以低价买入该证券的投资者就会获得高于票面利率的实际收益率,实际上就修正了偏差。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

(一)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积聚和积累资金是利率最主要的功能。正是因为利率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才使得分散在各个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通过有偿的手段得以集中起来,转化为信贷资金,通过信贷资金的分配满足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会自发地引导资金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国家还可以自觉地运用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对国家急需发展的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有关的企业和产品适当地降低贷款利率,大力支持其发展;对所需要限制的行业,可以适当提高利率,限制其发展,适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

3.协调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要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还要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不断地运动,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呈螺旋式上升。在给定资源和产出的条件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切实安排好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合理的消费和积累比例是至关重要的。利率可以通过调整将部分消费转化为积累,或将部分积累转化为消费来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4.调节信贷规模

利率对银行信贷规模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贷款利率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成反比,提高贷款利率必然使企业留利减少,使企业对投资的兴趣减小,贷款数量和投资规模随之收缩。当贷款利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生产企业不仅会减少新借款,而且还会收缩现有的生产规模;反之,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借款者的借款成本,增加其投资收益,企业就会增加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因此,贷款利率水平的高低与信贷资金总量呈反方向变化 。

专栏3-2

银行利率调整对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为规避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防范经济衰退的出现,200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五率齐降”,包括1年期存贷款利率大降108个基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分别下调54个基点、27个基点、108个基点、135个基点。

当年12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就增加了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2009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长更加迅速,达到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一数字创出我国月度新增贷款的历史新高;到2009年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增幅比2008年末高2.6个百分点。

这种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整的力度与宽度,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下调引起商业银行借贷策略由“惜贷”转为迅速增长,从其方向性来看,商业银行的反应是符合中央银行意图的;从其时滞性来看,商业银行的反应是迅速的。由此可见,我国利率体系的基本传导方向与路径是有一定效率的,至少在中央银行利率到商业银行利率这一环节是有效的。虽然存在外部影响和经济运行惯性等多种原因,经济总体尤其是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还未表现出应有的反应,但从许多经济学家的乐观预期和企业景气指数止跌复扬的情况看,经济作出符合中央银行利率变动意图的反应是指日可待的。

5.稳定货币流通

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存款规模,对实现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平衡有调节作用;提高存款利率,会减少市场上的即期购买力。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规模,决定货币供应量,对币值稳定有重要作用;提高贷款利率,会减少信贷需求,减少货币供应量。相反,则增加货币供应量。贷款的差别利率对贷款结构和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货币正常流通的基础。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状况,从而影响社会商品供给总量和结构,对货币正常流通有重要作用。

6.平衡国际收支

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将本国的利率调到高于其他国家的程度,这样一方面可以阻止本国资金的流出,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外资的流入。但是当本国国际收支逆差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则不宜采用调节利率水平的做法,而只能通过调整利率结构来平衡国际收支。

(二)利率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对于微观主体——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产品成本和税金是稳定的。如果企业的销售收入不变,企业的利润就取决于应付利息的多少,而利息的多少,又与企业占用的信贷资金的多少相关。如果利率变动,企业利润的大小就随着变动。企业作为最大利润的追求者就会加强经营管理,加快资金周转,努力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对于个人而言,利率也会影响其行为。一方面利率能够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合理的利率能够增强人们的储蓄愿望和热情,不合理的利率会削弱人们的储蓄愿望,因此,利率的变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调节个人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人们在将收入转化为金融资产时,通常会考虑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金融商品多样化的今天,在保证一定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主要由利率决定的收益率的高低往往是影响人们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金融商品利率差别成为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的有效依据。

二、利率发挥杠杆作用的前提条件

如上所述,利率作为一个经济杠杆,对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均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有了利率的存在,其作用就能充分地发挥,要使利率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包括利率自身的条件和外部宏观环境及微观基础。

(一)利率发挥作用的自身条件

包括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是指利率既不是政府人为决定,也不受少数寡头的制约,而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灵活自由决定。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既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又能促使资金合理流动,缓和资金供求的矛盾,有利于筹集资金,调剂余缺。

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是指各种利率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联动性很强。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发生变化时,利率体系中的其他利率也会同步起伏。在灵活的联动机制下,商业银行和市场利率能随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变动而迅速反应并呈现同方向变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措施就能通过利率的杠杆作用,调控宏观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适当的利率水平是指利率水平既不高也不低。适当的利率水平一方面能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使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从而促使利率对社会总供给、物价、收入等因素发挥作用,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合理的利率结构是指利率的期限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风险结构等能真实地体现经济发展的时期、地域、产业及风险差别,通过利率结构的变动,引起一连串的资产调整,从而使投资结构、投资趋向发生改变、使经济环境产生相应的变化,更加充分地发挥利率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比例的协调作用。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

利率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是指具备利率发挥作用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地说,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因为利息是对企业利润的扣除,只有利息支出成为企业追求最大利润的约束条件时,利率的变动才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企业从而对利率的变动作出灵敏的反应。

(三)利率发挥作用的宏观环境

利率发挥作用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程度应比较高;应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市场利率才能正确形成并发挥作用;宏观经济的调控机制应以间接调控为主;要有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

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实现之前,利率发挥作用是有限的,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发挥作用首要的自身条件。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确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总体步骤是:首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其次放开金融市场利率,再次再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主权,最后放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

通过整理几十年来中央银行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已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做了漫长而充分的准备:

1996年6月,我国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此后我国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1997年以后,我国先后开放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的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2004年1月1日,中央银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2005年1月31日,中央银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同年3月16日,中央银行再次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并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结息规则。

2006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央银行将一如既往地遵循渐进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具体包括: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推出利率衍生产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等。

另外,也可以看到,中央银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于2006年1月24日起允许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同年4月27日中央银行更是10年来首次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58%调高至5.85%,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也改善了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较其他改革慢了一些,但正以小步快行的方式,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体上,虽然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已完全放开,但是,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主要标志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基本上按中央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执行,自主决定权有限,缺乏市场灵活性。如何建立货币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联动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关键 。

专栏3-3

历次加息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条件

总体而言,利率政策调整与宏观经济周期步调大体一致,是应对当时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做出的政策调整。

1.第一轮调整。1989~1991年的市场疲软、经济滑坡。从1988年的第四季度起,中国开始对经济实行严厉的“治理整顿”,GDP增速迅速下降。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减少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接近20%),零售物价总水平同比上涨17.8%,GDP仅增长4.1%,商品销售由上年过快增长转向局部疲软,1989年经济增长率仅为4.2%,1990年为3.8%,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慢的增长率。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货币政策有所松动,1年多的时间里先后3次调低了存贷款利率。

2.第二轮调整。1992年初,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下,各地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新一轮经济过热再次出现,1992年经济增长率达14.2%。1993~1994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保持在13.5%和12.6%的水平。

到1993年,由于投资急剧膨胀,特别是全国掀起了一股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3.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7%。

到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7%,创下新中国的最高纪录,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93年6月开始,中央银行按照中央的“紧缩”要求,采取了带有严厉行政色彩的信贷控制措施,1994年实行“继续从紧”的货币政策,于1993年5月和7月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3.第三轮调整。自1996年经济开始出现减速,GDP增长由1995年的10.9%下滑至10%,1997年进一步下滑至9.3%。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大幅下滑、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从1997年10月开始,中国物价总水平开始下滑,到1998年,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出现负增长,为-2.1%;1999年进一步下滑到-3%。生产能力也出现明显过剩。

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早在1995年,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充分的只占36.1%,并且集中于能源、原材料和部分名优产品;产能闲置1/5~1/3的占27.2%;闲置一半的占18.9%;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产能利用不到一半的占19.1%。1997年,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占25.6%,亏损企业数比上年增加5.68%。国有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占39.2%。国内需求明显不足。

1998年上半年,中国供不应求的商品为零,供过于求的商品达25.8%,供求平衡的商品占74.2%。到1999年,社会供需总量已经明显不平衡。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日益加深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从1998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一直持续到2002~2003年,逐步改变了经济减速和物价负增长的局面。在此期间,为启动总需求,从1996~2002年,中央银行连续8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其中,1998年在9个月内降息3次,一年期存款利率由5.76%下调到3.78%。

4.第四轮调整。自2003年开始,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后不久,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局部过热”苗头。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分别在15% 和20%、30%以上的高增长轨道上运行。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CPI)

从2003年1月开始“由负转正”,初步走出通货紧缩阴影,2003年4月CPI首次达到1%,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后,从第三季度开始出现递增趋势,彻底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

2004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步入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已不再是需求不足,宏观经济总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从客观上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对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尽管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姿态,但为防止经济过热和明显通货膨胀,仍然连续8次上调存贷款利率。

5.第五轮调整。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经济影响不断加深,外贸出口大幅萎缩,2008年11月出口额开始一改两位数高增长的态势,出现负增长;国民经济急剧下滑,从2007年四季度的13.4%降至2008年四季度的6.8%;工业增加值由两位数增长快速下滑至一位数增长(2008年11月达到5.4%的低点);原本高企的物价水平也逐渐回落,并出现负增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逐步趋冷。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将宏观政策取向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4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2.25%,此政策一直持续至今。

本章小结:

(1)马克思认为,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的职能分离是利息形成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借贷资本运行所具有的双重使用、双重归流的特点,说明利息产生于生产过程,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所得到的补偿。

(2)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利率时,曾经指出利率具有的两层含义:一种是利息与生息资本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即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另一种是以利息与利润的比例关系所表现利润率,或者说利息率是总利润率中的一定比例。

(3)名义利率是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判断利率水平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而必须以实际利率为主要依据,因为借贷资本的真实收益是实际利率,所以真正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不是名义利率而是实际利率。

(4)市场利率是指在借贷货币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利息率。市场利率是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的指示器。

(5)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额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关系密切。存贷款利率差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经营效益。

(6)通常计算利率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到期收益率,也就是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由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体现了显著的经济含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最准确的利率计算指标。

(7)社会平均利润率和借贷资金供求状况是影响利率变动的两个最重要因素。而在利率的决定因素问题上,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综合学派还在此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出了IS-LM模型用于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现代经济学更深入地分析利率结构,并形成了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关键术语:

利率      货币报酬论   利息时差论    流动性偏好

剩余价值    名义利率    固定利率     基准利率

市场利率    复利      复利终值     复利现值

到期收益率   贴现收益率   收益资本化    利率体系

利率传导机制  投资储蓄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

IS—LM模型   平均利润    利率风险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

流动性升水假说

复习思考题:

(1)利率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2)什么是利率的期限结构?运用期限结构理论分析为什么收益率曲线有不同的形状?

(3)什么是利率的风险结构?

(4)马克思如何分析和揭示利率的本质?

(5)简单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借贷资金理论的异同。

(6)利率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现实中利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8)如何理解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例如,当借贷期限为1年,贷出本金为1000元,借贷利率为5%,在这一年里物价上涨了10%。假如,期初价格平均价格水平为1,可以计算出期初用1000元可以购买1000单位的商品;但贷出资金1年后,本息合计购买的商品数为954.45(1050/1.1)。尽管名义货币额由1000元增加到1050元,但按购买力衡量的实际价值却下降了约45.55元,在这个实例中实际利率为-4.55%。

案例分析题:

(1)假定现有一个投资项目,投资期为10年,总投资额为1000万元,市场利率为10%且长期不变。企划部提供了两个投资方案,方案甲是第一年集中投资550万元,以后9年每年只需投资50万元;方案乙是每年平均投资100万元。试问哪种方案更好?

(2)某公司为筹集资金,公开发行5年期附息债券。债券面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按票面利率支付一次利息。如果此时市场利率为3%,试以市场利率为贴现率计算该债券的理论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