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观学习的幕后戏

参观学习的幕后戏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现代,一些人的参观、学习,已异化为窃取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社会提倡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但不允许以参观学习之名投机取巧,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对于这一点,许多中国企业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有人还在借用参观学习剽窃他人的秘密,而许多的企业也还在以接待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为荣幸,毫无戒备地将自己的商业秘密暴露在参观学习者的面前。

参观、学习是过去中国报刊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在南来北往的人流中,许多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怀里都揣着一张赴××地参观或学习的介绍信,挤火车、乘飞机,行色匆匆。鼎盛时期无疑是当年学大寨、学大庆时,全国包括村干部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几乎很少人没到大寨参观过,很少人没到大庆学习过。

通过参观、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汲取别人的优点,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参观、学习一度成为中国开展学典型、赶先进的一种好形式。

但是,在经济交往中的参观、学习,却远没有政治活动中的参观、学习那么简单。尤其是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现代,一些人的参观、学习,已异化为窃取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从纺织业开始的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工业突飞猛进,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两百多年来,西方国家的经济间谍都在千方百计窃取英国的纺织工业技术。英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严禁输出有关的技术,但还是防不胜防。美国的山姆·施奈德等人就曾借参观一家英国纺织厂之机,偷偷绘制了工厂的生产流程草图,回国后便建立了一家先进的纺织厂,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单位与单位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并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相互之间进行一些学习与交流,不仅是合乎情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竞争的社会,失去了竞争,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机,甚至失去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动力。我们都还记得,在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里,企业只根据上级的指令性计划生产,互相之间没有竞争,表面上看是一团和气,其实质却是一潭死水。某企业搞出了一个新产品,东南西北的企业便一窝蜂地去“参观”、“学习”,然后照搬回去,在全国遍地开花,以至同类型企业的产品都是大同小异,毫无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市场竞争原则,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给那些习惯于“参观”、“学习”以及照搬他人的经验与技术的某些企业带来了难题。社会主义社会提倡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但不允许以参观学习之名投机取巧,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

对于这一点,许多中国企业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有人还在借用参观学习剽窃他人的秘密,而许多的企业也还在以接待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为荣幸,毫无戒备地将自己的商业秘密暴露在参观学习者的面前。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扶持同行、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公无私精神,其实这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影响了市场体系的规范和技术法规的实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团结合作精神是并不相同的两码事。

有一家染料化工厂便品尝到了无原则地参观学习的苦果。这家化工厂因管理严格、生产稳定、企业效益较好,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各路参观者,一时间,到处是众星捧月般的恭维与赞叹。

这天,他们接待了外地的一个工业考察团。这个考察团是两市政府间为进行工业联谊活动专门组织的。考察团此行的目的是学习该厂的管理经验。

厂长把企业的全部管理经验介绍给客人后,就领着考察团到各个车间参观。当考察团来到一个染料车间时,车间主任一边领路,一边详细地介绍产品生产情况。车间主任不无自豪地介绍说:“我们车间的染料A在国内技术领先,别的厂家的染料A质量都不及我们。”

“他们差在哪里呢?”考察团的一位同行问。

“差在配方上。虽然各厂配方基本相同,但有一种很容易买到的‘中间体YA',我们加上了,他们却没有加。”车间主任的话一出口,就觉得失言。因为染料A的生产技术,该厂规定要“绝对保密”,全厂只有几个人知道。但话已出口又收不回来,他只好补充说:“当然还有配料比、操作参数等都比别人技高一筹。”

问车间主任的是考察团里的一位工业局长。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了解这方面的情报,好把他们地区染料厂生产的染料A质量搞上去。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这个厂家的染料A质量高,但苦于不知其中的奥秘。这次一句问话,便诱使车间主任泄露了天机。

考察团回去后,几个月后就在染料市场上推出了染料A的第二代产品染料AA,质量比染料A还高出一筹,令这家“热情好客”的染料化工厂悔恨不已,但又无可奈何。而那位局长还带着他们染料厂厂长专门来给这位车间主任送来了一张5万元的支票,作为“情报费”,让这位车间主任哭笑不得,只恨自己粗心大意泄露了机密。

有家乡镇制革厂也是因一次参观而泄露天机,从此一蹶不振的。这是一家曾经濒临倒闭的制革厂,一年前在某大学几名教授的帮助下,创造了一种新的制革工艺,由这种工艺生产的皮革制品柔软而又挺括,轻薄而又耐磨,很快在市场上形成销售热点,该厂也因此而起死回生,越办越红火。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家制革厂的重振雄姿,引起了该县十多家同类型制革厂的嫉妒,他们一心想捞取该厂的秘密工艺。但这家制革厂早有防备,不管是哪家的“兄弟”单位或“友好”企业要来参观学习,都被他们婉言谢绝,实在推不脱,也只准在成品车间转一圈,而关键的鞣革车间则对外封锁得严严的,外人谁也不能接近。

但这一次他们犯难了,全县召开乡镇企业流动现场会,把他们这个厂作为“起死回生”的典型,要向全县推广,让全县的乡镇企业都来学习他们“勇于开拓,敢于竞争”的进取精神。这一下可难住了厂长:县里把他们作为先进典型,县长要带各企业负责人来学习他们的经验,他们怎么也不能关了厂门不让进;但这次参观者中有许多制革企业的同行,让他们来走一圈,说不定厂里的新工艺就尽人皆知了。厂长向县长汇报了他的顾虑,县长满脸不高兴:“不要把人家想得那么卑鄙,这次到你们厂参观学习,主要是学习你们的进取精神与管理经验,人家怎么会一下就学走了你们的技术?”

厂长无可奈何,只好点头答应,回厂后还安排了秘书写标语、挂横幅:“热烈欢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来我厂参观指导!”当然暗中对鞣革车间做了一些“秘密安排”,尽量不让参观者接近关键生产部位。

到参观那天,县长带了几十名乡镇企业厂长来到制革厂,由厂长陪着参观各车间。厂长要紧跟在县长的身边不断接受县长的询问,而那些同行厂长则趁机走到了关键生产部位。许多技术秘密,一般人看起来高深莫测,但在行家的眼里,则一目了然。仅仅两个多月后,该县的另外几家制革厂,都掌握到了这家制革厂花大本钱创造的新工艺,开发出了同样质量的新产品。这家制革厂因此失去了竞争优势而又陷入了困境。

如果那家企业面对“兄弟”单位挂出“谢绝参观”的牌子,我们能责怪他们自私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