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硝烟的战争

没有硝烟的战争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托运的两只皮箱内,当场查获藏有休斯航空公司制造的价值超过20万美元的雷达和通信器材。这一天,被联邦调查局逮捕的日本间谍共21名,与同一案件牵连的伊朗人2名,美国人1名。几经“谈判”,早志见二愿意以30万美元从哈里森手里买到他要的商业秘密。哈里森佯装答应,约好于1982年6月22日上午9时提货。深夜,两名一身黑衣的男子将一架梯子架在伯克利庄园的围墙上。

1993年5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做生意的瑞士富商凯斯勒,混在从洛杉矶市飞往伦敦班机的登机旅客中。他突然发现在波音747飞机的舱口,站着两个美国海关特工,他神经一阵紧张,赶快后退半步,想退身从入口处溜走。

但他为时已晚,两名特工猛冲过来,将凯斯勒逮捕了。他被指控阴谋非法出口国防先进电子器材。在他托运的两只皮箱内,当场查获藏有休斯航空公司制造的价值超过20万美元的雷达和通信器材。1994年8月,39岁的凯斯勒双手戴着手铐,被押入联邦法院。美国海关的高级官员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工业间谍案件。”

1982年初,原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在莫斯科组织了一个国际讨论会。外国代表中有4名日本人,他们是被日本两家公司派出的。讨论会结束后,这4名日本人乘夜班快车去列宁格勒。火车刚开动不久,他们所在的包厢里就吹进了一种气体,使4人酣然入睡。等他们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文件,特别是机密文件全部被盗。他们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返回莫斯科后,苏联警察局向日本大使馆解释说,小偷已经抓到,这4人的证件已找到,只是非常遗憾,那些机密文件再也找不到了。日本使馆人员只好耸耸肩。双方都明白,这是演的什么戏。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有一家跨国公司怀疑一个职员把公司的计划盗卖给该公司的竞争对手。于是,他们聘请了一名女侦探儒利亚娜·德莫赖斯,以“雇佣”的名义,安排在被怀疑者附近的办公室当秘书。德莫赖斯立即运用自己的美貌与性感,很快把那个职员引上了钩。他经常邀请她到饭店吃饭,有一次,他又邀请她去外地旅游。德莫赖斯说:“你一个普通职员,这样太破费了,我不能接受你的邀请。”堕入爱河的职员已得意忘形了:“没关系,有个秘密我可以告诉你,我有办法能在外面捞点外快。”“什么?”德莫赖斯装着好奇地问。“嗯,倒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把公司的工作情况告诉给别的公司罢了。”

第二天,这名职员就被逮捕了,因为德莫赖斯已把他的话全部录了音。

窃密与反窃密,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一大景观。其紧张激烈的程度,并不亚于军事领域与政治领域里的窃密与反窃密之战。

1982年6月22日上午9时,在美国硅谷松林一带一座用玻璃和木头建造的房子前,40岁的早志见二把汽车停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在汽车内呆了一会儿,便和他的同伴太西功雄离开汽车,信步向那座房子走去。在三楼的一个挂着“格伦曼公司”牌子的门前,他们停了下来,带着一种神秘、自信而又略显紧张的心情敲门。这间公司的经理名叫亚历克斯·哈里森,自称原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与来访者已经交往了5个多月,彼此取得了“信任”。9时整,他应约等候,听到敲门声随即开门,把客人让进了房间。客人礼貌地伸出来手来握手,哈里森将右手从口袋里慢慢掏出,但不是握手,亮出的却是印有联邦调查局头笺的逮捕证。两人猛地怔了一下,尚未反应过来,已被从里屋闪出来的几名联邦侦探“咔!”“咔!”铐上了手铐。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在旧金山国际机场上,一架日航班机即将起航飞往东京,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工程师木村富藏怀抱一只暗红色手提箱,无限庆幸地踏上了飞机的舷梯,心里念叨着:不辱使命啊!只要一起飞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当他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突然从身边走过来两名大汉,将一张印有联邦调查局头笺的逮捕证在他面前晃了一下,接着又是“咔嚓”一声,被铐上了手铐。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提箱,里面装有几个月来自己担惊受怕、呕心沥血才到手的一批高科技情报:3盘计算机磁带和一些微型胶卷,落到了联邦侦探的手中。这一天,被联邦调查局逮捕的日本间谍共21名,与同一案件牵连的伊朗人2名,美国人1名。

原来,早志见二和太西功雄是日立电器公司的间谍,和三菱电机公司的木村富藏一样,美国之行的目的都是冲着美国的IBM公司新发明的3081K型电脑及其软件而来。该电脑记忆容量大,运算速度快,软件不易被仿制。擅长采取“拿来主义”的日立和三菱两公司,虽然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公司,但在基础研究和专利发明方面,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依靠取之于美国,然后进行综合研究和应用开发,很快变成商品占领世界市场。这次日立公司首先得手,窃取了被IBM公司深锁在保险柜中的3081K电脑设计手册。几天后,即1980年1月20日,IBM公司发现失窃,立即责令公司反间谍头目、原联邦调查局资深侦探理查德·卡拉汉限期破案。卡拉汉明查暗访一年零10个月无头绪,直到1981年10月方知窃密者为日立公司,遂报告联邦调查局,由该局调查人员佯称是硅谷格伦曼公司经理哈里森,以提供IBM公司另一新型产品3380型电脑设计手册和维修手册为由引诱日立公司“工程师”早志见二上钩。几经“谈判”,早志见二愿意以30万美元从哈里森手里买到他要的商业秘密。哈里森佯装答应,约好于1982年6月22日上午9时提货。早志见二窃密心切,没有任何怀疑,结果演出了开头的一幕。在此之前,三菱公司的间谍探知日立公司又将获得新的情报,也不甘落后,立即派木村富藏尾随而至,希望也能获得IBM公司3081K型和3380型计算机秘密,结果被联邦调查局一网打尽。

还有比这更精彩更激烈的场面,如果拍成电视剧,一定是一部令人惊心动魄的侦探片。

深夜,两名一身黑衣的男子将一架梯子架在伯克利庄园的围墙上。伯克利庄园是一座建于18世纪的大厦,位于英格兰北部哈德斯菲尔德市城区外乡间花园的斜坡上,这里近2米高的石墙以及巨大的电动门,显然意味着它不欢迎外来者,只有那些心怀某种特殊企图的人才会不请自来。这两名男子正是这样的闯入者,他们是奉命而来的伦敦退休警探迈克尔·弗拉克和比尔·怀布劳。

他们的顶头上司,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斯蒂芬·史密斯在写给他们的一封信里,勾画出了他们所肩负使命的轮廓。他写道:“我们也许要将目标转到英国国内。首先,我希望你们探查一下位于哈德斯菲尔德的那个地点(指伯克利庄园),用当地的人手和设备,看看那里有什么潜在的成功机会。”

弗拉克和怀布劳领会了老板的意图。他们驾车前往西约克郡,指示两名行话所称的“技工”到伯克利庄园的围墙附近“踩点”。正是那个漆黑的深夜,弗拉克和怀布劳两人潜进了伯克利庄园。他们在大厦周围掀开垃圾桶盖,搜走了一些被丢弃的文件。弗拉克事后说:“我们曾商量过破门进入大厦的办法,但那里的保安措施实在太严了。”

采取行动的指示其实发自德国,他们的老板史密斯正在那里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的拜耳公司服务。史密斯是拜耳公司专利事务部的经理。弗拉克和怀布劳透露说,史密斯为讨德国新主子的欢喜,特地以550英镑的日薪雇请他们俩搜集商业情报。

他们前往的那个伯克利庄园,是霍利戴化学控股公司的总部。这家公司拥有一家名叫乌奎法的西班牙制药公司。按照这两名侦探的说法,拜耳公司怀疑乌奎法公司正准备仿制拜耳公司一种十分畅销的抗生素产品——“西普罗”,而且仿制品比原装货售价要低许多。

哈德斯菲尔德行动并不是弗拉克和怀布劳头一回为史密斯效力。在这次行动两个月前,他们还曾专门到西班牙的科斯塔布拉瓦去过一趟。在那里,他们指挥当地“技工”钻进了乌奎法制药公司的生产工厂。他们透露说此行的收获颇丰,偷到了有关金属桶内所装化学品成分的文件。

随后,他们在装运化学品的卡车离开工厂驶往机场时一路监视。弗拉克说:“卡车通关时,甚至是当它遇红灯而在路口停下时,我们都会找机会爬上车顶,钻进车下,然后对着金属桶及其标签拍照。”弗拉克负责将侦察时的发现向在拜耳总部的施密斯详细汇报。

许多公司都察觉到自己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进攻目标,于是纷纷在其管区各处配备了警犬和武装警卫。怀布劳说:“干我们这个行当很危险,尤其是潜进工厂。这一行从来都毫无安全感可言。不过我们每个月都有这类行动。”

弗拉克和怀布劳宣称,他们和史密斯一起出席过一次会议,在会上,史密斯曾提到,德国拜耳公司和其他至少三个跨国制药公司之间结成了一个“联盟”,以共同为其所谓的“特别行动”支付经费。弗拉克和怀布劳还透露说,就在他们与史密斯共同出席那次会议时,一起针对设在西班牙马德里一家制药公司——伊贝里卡化学公司的刺探活动正在伦敦策划。刺探方式是窃听该公司的电话和传真线路。他们两人称活动经费是用来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竞争对手采取非法行动的。

这类活动在史密斯受拜耳公司雇佣后便猖獗了起来。1996年1月,史密斯招募了弗拉克和怀布劳直接为他工作。他俩随即展开了上文所述的针对西班牙和伯克利庄园的活动。此后有两年时间,弗拉克和怀布劳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地。主要目标正是拜耳公司害怕会对其拳头产品“西普罗”的销售造成威胁的西班牙伊贝里卡化学公司。弗拉克和怀布劳已成功地溜进这家公司在马德里的办公室。史密斯现在想知道这家公司在伦敦的所有销售渠道。

如此高超的窃密手段,不能不令许多企业忧心忡忡。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窃密的手段越来越邪乎,而反窃密的手段也越来越神秘。

设陷阱诱捕,是许多企业对付经济间谍颇有成效的招式。一位名叫彼得·戈拜耳的美国智能公司的雇员,开始私下与托马斯·汤罗普接触——后者自称是美国国家半导体电子公司的一名经理。托马斯答应买下彼得从智能公司偷出来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电脑软盘线路图和设计构想。他们商定的条件是用10万美元的旅行支票,换取宝贵的技术资料。实际上,托马斯就是智能公司安全部门的一名特工。他从一开始与彼得接触,就把所有的谈话内容录在微型录音机上。几天之后,彼得向对方传递秘密资料时,得到的不是10万美元的旅行支票,而是冰冷的手铐。

1997年6月,国际谍报界又爆出一条新闻:台湾永丰纸业公司主管徐凯乐和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何小台6月14日在美国费城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罪名是两人试图盗窃美国施贵宝公司治疗癌症的药物——红豆杉醇(TAXOL)制造技术。

施贵宝公司是全球主要制药公司之一,年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为了开发红豆杉醇技术,该公司投入了数亿美元。TAXOL是一种注射液,对治疗腺细胞癌和卵巢癌、乳腺癌及大肠癌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它的主要原料是由濒临绝种的红豆杉(太平洋紫杉)提炼而成的,如今红豆杉已无法大规模培植,因此,其化学制造技术便是极富商业价值的秘密。

永丰纸业公司是台湾永丰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该公司董事长何寿川在不放弃本业的情况下,试图向咨询、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扩展,并将此项工作交公司经理周华萍负责,徐凯乐则是该公司的技术主管。

因施贵宝公司声称有人想要窃取该公司的技术秘密,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联邦调查局特工哈特曼乔装成一个生物技术工程的中间商,化名为约翰·曼诺,组成曼德公司。自1995年8月7日至1997年6月5日,哈特曼一共与永丰纸业公司经理周华萍、技术主管徐凯乐联系135次,包括39次传真、79次电子邮件、10次电话、6次信件,并有一次与徐凯乐面谈。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取得TAXOL技术。哈特曼说,1995年11月6日,周华萍给他发了电子邮件,告诉他约有两家至4家台湾公司对取得TAXOL技术感兴趣。哈特曼随即告诉他,制造TAXOL的技术为施贵宝公司的高度机密,严禁外泄。此后,周华萍还是与哈特曼多次讨论如何取得该技术,哈特曼于是放下诱饵,说施贵宝的科学家有可能出售此机密技术,双方多次谈起价码与条件。1997年4月23日,周华萍打电话给哈特曼,告诉他可以用数百万美元购买。5月1日,徐凯乐要求,买方在付款前,必须与愿出售商业机密的施贵宝公司的科学家见面。5月21日,徐以电子邮件告诉哈特曼,买方将派出两名代表,以评估所提供机密技术的价值,约定6月14日在费城一家旅馆会面,徐凯乐、买方代表何小台、王莉华出席。哈特曼则带着一名伪装成的施贵宝“科学家”到场。这时,徐、何两人束手就擒(王莉华因涉嫌证据不足而未有逮捕)。

徐凯乐被控5项罪名:试图窃取商业机密、阴谋获得商业机密、在美国及国外进行商业贿赂、欺诈等。而何小台被控协助、教唆商业贿赂及阴谋获取商业机密罪。根据美国法律,如果罪名成立的话,徐凯乐至少要坐35年牢并付125万美元的罚款,而何小台则至少要判5年的有期徒刑并付50万美元的罚款。

此案公开,立即震惊全球。台湾永丰公司认为这是联邦调查局的蓄意暗算。据其发言人称,两年前曾有一位美国商业掮客询问他们是否有意参加一项生物化学科技的投资,但因生化科技非他们公司的专长,经过两年的书信与资料收集,方派徐凯乐与何小台去实地了解。但一到当地,就被联邦调查局逮捕,显然是故意设陷阱让他们意外踩到了“地雷”。另有人认为,这是美国政府故意拿永丰公司开刀,以杀鸡儆猴,借以震慑无所不在的工业间谍。美国联邦调查局则认为他们证据确凿。

此案尚未结案,其中的是是非非我们暂且不论,但仅从此案扑朔迷离的过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国际经济领域里窃密与反窃密是如何激烈而复杂。

有意思的是,一些国家和企业一方面自己去偷取别人的商业秘密,反过来又阻止他人来窃取自己偷来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争夺战增添几份笑料。

1982年的一天,两名瑞士人走进一家瑞士的普通咖啡馆,坦然地坐在一张桌旁的空椅子上,眼睛四下环顾。当他们确认没有什么危险时,便放心地拿出一包东西,迅速地交给坐在他们对面的人。这时,一名“顾客”立即抢上前去夺过了这包东西,几支手枪对准了他们。

这是瑞士警方经过长期调查后抓获КΓБ经济间谍的一个场面。两名瑞士人是瑞士一家著名的巧克力食品厂的职员,包内装有40张该厂生产巧克力的配方单,坐在他们对面的是前苏联КΓБ派遣的经济间谍。

瑞士是世界巧克力王国,每年向100多个国家销售巧克力28万吨左右。瑞士独特的巧克力配方受到世界各大巧克力生产厂家的瞩目,成为经济间谍的目标。为了保持巧克力霸主的地位,瑞士法律明文规定,凡出卖经济情报(包括巧克力生产技术)就是泄露国家机密,要以叛国罪论处。但是,尽管法律森严,钻空子的还是大有人在。以至关于巧克力的间谍战,延绵了几百年之久。

第一个窃取巧克力生产工艺的是西班牙骑士列戈。他于1519年以周游列国为名来到巧克力的故乡墨西哥。好客、淳朴的墨西哥人见他风度翩翩,态度友好,就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参观巧克力生产过程。谁曾想,这个道貌岸然的“贵宾”却是一名工业间谍,他刺探到巧克力的生产工艺后,立即偷偷溜回了西班牙。从此,巧克力的生产就在西班牙落了户,并很快发展成为西班牙的新兴食品工业。许多西班牙人因此大发其财,引得其他国家的商人垂涎欲滴,纷纷前往西班牙“取经”,无奈西班牙人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就这样,西班牙的巧克力生产技术又成了欧洲各国工业间谍的重要目标。

1606年,意大利商人捷足先登,用重金窃得生产配方,打破了西班牙对巧克力生产的垄断地位。英国的生产商也不甘落后,急起效尤,于1763年偷到生产配方,并大胆加以革新,生产出奶油巧克力,使英国一跃成为巧克力大亨。37年后,瑞士工业间谍又如法炮制,窃取到了巧克力生产配方,使瑞士成为“巧克力王国”。与此同时,德国厂商也偷到了巧克力生产技术,并把巧克力制成糖出售,同瑞士等国竞争。其后,日本也加入了“巧克力间谍战”。原苏联对巧克力生产技术已觊觎很久,这次密谋派经济间谍来窃取,不想事情败露。

你一偷来,我一偷去,什么样的商业秘密能保护得住呢?要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不受侵犯,首先要自己不去从事偷窃别人商业秘密的勾当,这才是市场竞争的正道。

经济间谍的日渐增多,相应促进了保安业的繁荣。1996年,安全咨询公司在美国的收入已高达两亿美元,估计几年内还会有成倍的增长。新的机构正在大量涌现,现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工业安全联合会已拥有18000多名成员。

提供形形色色安全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有的专事保护企业电话不被窃听,电脑免遭“黑客”入侵,有的专事对求职者进行测谎试验,等等。

警惕性高的公司都加强了保护措施,许多高级技术企业安装了电子监视装置。如利用超声波检波器发射的高频声波,可以及时察觉入侵者;看不见的红外线会发出警报;设在硅谷的一个电子计算机制造厂运用电子控制室控制全厂的防护系统。

然而,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监视设施是万无一失的,因为那些经济间谍能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获取情报和实物。从前做过警长,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州某安全公司的合股人马克迪尔米德说:“不管你把你的安全系统说得多么好,我都不信。”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IBM公司和阿波尔计算机公司认为,即公平地对待雇员,使他们保持忠诚,并经常提醒他们认识到公司安全的重要性。因为许多泄密事件都与内部职员有关。

由以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商业秘密的窃取,已成为一些企业以及一些国家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行为。尤其是职业间谍纷纷杀向市场,使当前的商业秘密的窃取行为越来越专家化、职业化以及政府化,这是当前经济间谍战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情报学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特点还会越来越突出。因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是决定一个国家地位的基础,也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一些国家的经济间谍四处渗透,到处伸手,大肆窃取商业秘密,已成为无法掩饰的“秘密”,对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从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成为国际经济间谍瞄准的新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