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结算方式的概述

国际结算方式的概述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国际商业银行非现金结算即转账结算的办法,实现可兑换货币的转移,达到清偿国际不同企业主体债权和债务的目的。了解结算方式,首先需要明确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流向,即结算资金和业务工具的传送方向,这是处理国际结算业务的前提。国际结算中的电汇、信汇和票汇等汇款方式运用的就是顺汇结算方式。

第一节 国际结算方式的概述

一、国际结算方式含义、内容与种类

国际结算方式是指分处于两个不同国家的经济交易的当事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某种的途径和特定货币,结清相互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行为或方式。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债务人对债权人偿还债务的方式,又称之为国际支付方式。

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国际商业银行现金结算即转账结算的办法,实现可兑换货币的转移,达到清偿国际不同企业主体债权和债务的目的。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国际结算方式已经从早期的简单的现金结算方式,即交货付款方式,转变成为当代的凭单付款的非现金结算方式。一般而言,国际结算方式应包括以下内容:

(1)按照买卖双方议定具体的交单与付款方式办理单据和货款的双向对流;

(2)银行在结算过程中充当中介人和保证人,正确结清买卖双方债权与债务;

(3)买卖双方可以向银行提出融通资金的申请;

(4)特定结算方式必须明确具体类别、付款时间、使用货币、所需单据和凭证。

与上述内容相适应,国际上常见的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方式(Remittance)、跟单托收方式(Documentary Collection)、跟单信用证方式(Documentary L/C)、保函方式(Letter of Guarantee,简写L/G)和记账方式(Clearing Method)等几种。这些结算方式的应用通常是需要结合交易情况、市场销售情况、对方资信情况由买卖双方来协商订立或进行选择。

如果按照付款时间的先后不同,国际结算方式还存在预先付款(Payment in Advance)、装运时付款(Payment at Time of Shipment)和装运后付款(Payment after Shipment)三种付款时间。由于银行依据的装运时间是以海运提单日期为准,所以银行部门据以付款时间有三种情况:(1)交单前预付;(2)交单时付款,又称即期付款;(3)交单后付款,又称远期付款。

国际结算使用的货币,应是可兑换的货币(Convertible Currency),这种货币可以是出口国货币,也可以是进口国货币,还可以是国际通用的第三国货币。比如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货币就是世界上主要的通用货币,对于卖方和买方来说,使用世界通用货币结算易被双方接受;至于具体使用出口国货币还是进口国货币,须经买卖双方在交易前协商确定。

二、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形式——顺汇与逆汇

了解结算方式,首先需要明确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流向,即结算资金和业务工具的传送方向,这是处理国际结算业务的前提。因为在国际结算中,资金的流动必须通过各种结算工具的传送来实现。结算工具通常是指票据、电信工具和邮寄支付凭证等,这些结算工具从A国传送到B国,就可实现资金从A国流向B国,或从B国流向A国,用以结清两国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一般而言,按照资金的流向和结算工具的传送方向划分,国际结算方式的基本流向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顺汇结算,另一个是逆汇结算。

顺汇是指结算工具的流向与资金的流向是同一个方向,是作为债务方的买方主动将进口货款,通过汇款方式汇付给作为债权人的卖方的一种方法,亦称汇付法,如汇款就是顺汇。而逆汇则是结算工具的流向与货款的流向呈相反方向,后者亦称出票法,如托收和信用证就是逆汇。

(一)顺汇

顺汇(Remittance),是指它是汇款人(通常为债务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银行通过结算工具,转托国外银行将汇款付给国外收款人(通常为债权人)的一种汇款方法。其特点是,结算工具的传递与资金运动的方向一致,都是从付款方(债务人)传递到收款方(债权人),故称之为顺汇(见图5-1)。

img24

图5-1 顺汇结算方式

图5-1中实线表示资金的流向,虚线表示结算工具(票据)传递的方向,二者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国际结算中的电汇、信汇和票汇等汇款方式运用的就是顺汇结算方式。

(二)逆汇

逆汇(Reverse Remittance)又称出票法,是由债权人以开出汇票的方式,委托银行向国外债务人索取一定金额的结算方式。其特点是,结算工具传递与资金运动在方向上相反(见图5-2)。

img25

图5-2 逆汇结算方式

图5-2中实线表示资金的流向,虚线表示结算工具(票据)传递的方向,二者在方向上是相反的。通常国际结算中的托收方式和信用证方式运用的就是逆汇结算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