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其外表极具欺骗性价格重要吗

为何其外表极具欺骗性价格重要吗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市场环境从利好过渡到全民清算的时候,我们投资组合发生的损失可能远远低于VaR所估计的门槛。当我们调整VaR来适应新的情况的时候,所遭受的损失早已经发生了。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两个不同的对冲基金,它们都采用做多和做空相结合的策略对高收益债券进行操作,并且以对冲方式来中和利率风险。哪一个基金看上去风险更大?

(1)A对冲基金:买入高评级公司债券,卖空低评级公司债券。

(2)B对冲基金:买入低评级公司债券,卖空高评级公司债券。

看上去似乎B对冲基金的风险更大对不对?但是不一定哦,请看如下描述。

·做空高评级公司债券风险很低,因为信贷价差收窄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其价格上行的空间不大),但是做多高评级债券却有可能风险很大,假如这些债券未来评级有可能下调的话。

·虽然低评级债券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更大,但是这个可能性已经从当前市价里打了折扣,有时候当前市价的折扣甚至过大。

·当债券价格横盘的时候,卖空低评级债券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会遭受更大损失。因为低评级债券的负担更重(因为它们必须支付更高的利息)。

指引:单凭信贷质量很难构成对风险的正确评估。质量不是风险的度量,性价比才是。

投资错觉

投资错觉9:评估风险总是有好处的。

真相:错误的风险评估不如没有风险评估,它给了投资者错误的安全感。

投资错觉10:波动性高说明风险高。

真相:虽然波动性高常常意味着风险高,但是这个论断对有些策略不适用,即那些严格管控了下行风险,并由于其历史异常高回报造成高波动性的策略不适用。例如,一个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可能知道在何时买入价外期权而盈利就属于这种情况。采用做多价外期权的策略可以限制每一笔交易的下行风险,但是有意思的是基金经理的能力越强,他的波动性就会越大,因为他在挣大钱的同时也推高了波动性。

投资错觉11:低波动性意味着低风险。

真相:只有当历史数据能代表性反映未来市场情况的时候,低波动性才意味着低风险。否则低波动性只是说明不利事件在历史数据产生的时期并没有发生,而不说明风险低。这里引用一句马来人的谚语:不要以为静水无鳄鱼。

投资错觉12:历史损失的频率和大小提供了良好的风险计量。

真相:任何策略隐含的重大风险都可能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因为这些事件都是异常市场条件的产物。因此,由于没有考虑到隐含风险,这些历史损失会引致投资者大大低估风险程度。

投资错觉13:市场价格正确反映了投资组合的价值。

真相:对于那些持有很多流动性低的头寸的投资组合来说,投资组合到了真的需要变现的时候,可能价值远远低于现在的市价,这是因为现有头寸可能出现大幅的价格滑落。

投资错觉14:风险价值(VaR)是对最坏情况下损失的一个良好估计。

真相:在现有波动性和所持投资组合里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无法对未来的指标构成有代表性估计的时候,VaR会严重低估最坏情况下的损失。当市场环境从利好过渡到全民清算的时候,我们投资组合发生的损失可能远远低于VaR所估计的门槛。当我们调整VaR来适应新的情况的时候,所遭受的损失早已经发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