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钱的过程是对孩子教育的过程

存钱的过程是对孩子教育的过程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理财教育。在法国,早在孩子3~4岁开始,家长们就鼓励孩子们合理地消费,他们并不主张孩子们把零用钱储蓄起来。在法国,6岁的孩子每年平均可从家长那儿得到约600法郎的零用钱,14岁的孩子则可得到1500法郎,而当孩子进入高中时,每年获取的零用钱则可能高达6000法郎。法国孩子从小就懂得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这是需要父母为孩子努力的。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理财教育。一个从小就懂得理财的人,对于要支出多少钱,在什么之前要筹到钱,如何筹钱,心里才会有数,才不至于临时慌乱而错失良机。

在法国,早在孩子3~4岁开始,家长们就鼓励孩子们合理地消费,他们并不主张孩子们把零用钱储蓄起来。很多家庭每个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家长会教育孩子节省使用零花钱以及储蓄压岁钱。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每个月零用钱收支情况的账本。

而当孩子正式上学后,家长们便给孩子开设一个专门的账户。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限制消费范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

在法国,6岁的孩子每年平均可从家长那儿得到约600法郎的零用钱,14岁的孩子则可得到1500法郎,而当孩子进入高中时,每年获取的零用钱则可能高达6000法郎。“独立账户”不仅为孩子的合理消费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也可帮助孩子培养合理储蓄的良好习惯,即所谓的“该消费时就消费,该节约时就节约”。

法国孩子从小就懂得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孩子的收入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压岁钱:每年春节,孩子都会得到数量不等的压岁钱,多的几千,少的也有百十元。这笔钱如果无计划地花掉,实在是没有意义。如果计划存起来,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另一种是亲朋好友平时串门时候给的钱,这些钱数量不一,也是一笔收入。为孩子开了储蓄账户,凡是孩子的额外收入都要求孩子存入银行。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并不在存钱的本身,而是有利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有计划生活的好品质。

我很赞赏那些从小就培养孩子理财的家长。我身边有的朋友对自己的孩子几乎不尽人情,他们和自己的孩子达成协议,每个月的零花钱必须是自己劳动所得的。比如洗一次车就会得到20元,而拖一次地能得到5元,刷一次碗一样能得到5元。据说这样的效果还不错,孩子也习惯了在劳动之后得到自己的报酬,他知道了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有的家长还为孩子建立了自己的银行账户,这让孩子知道储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

也许有人对这样的做法不以为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理财的教育上我们国家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接受的教育里,有人告诉我们如何保值我们的资产吗?有人竟然不知道手中人民币是会贬值的,这真是悲哀。

在孩子学习理财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基本的经济和商业常识。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父母都应该希望孩子早早就学会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有钱、与人分享钱财。

自力更生、勤俭持家是每个家庭理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不要抱有“铜钱臭”的思想,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从小就工作挣钱,并教导小孩通过正当的手段赚取收入。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