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奶粉准入门槛不是越高越好

奶粉准入门槛不是越高越好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门槛和审查标准意味着权力。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奶粉企业已经为此次新政花了不少钱。有关部门称,希望此次奶粉新政能提升国产婴儿奶粉的质量安全。目前,国内的婴幼儿奶粉产品质量标准并没有问题。2010年版的奶粉审查细则和准入门槛也已经不低。不否认,适当的前置审查和许可制度是需要的。《细则》甚至对实验室从事检测人员的学历提出了要求。开放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轻事前许可和重过程监管,成为本轮经济改革重要的原则和方向。

门槛和审查标准意味着权力。因为利益驱动和思维惯性,国内很多政府部门对事前审批、审查从来不缺乏热忱。所以,不必过多地怀疑国内的准入和审查标准。

2014年5月,有关部门公布了8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奶粉企业”)名录。[1]这标志着奶粉新政的工作告一段落。

2013年6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号称“史上最严”的新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发布,要求2014年5月之前完成对现有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换证审查工作。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奶粉企业已经为此次新政花了不少钱。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负责人表示,此次企业方面共投入近35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的门槛因此也提高了很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手段造成的行业门槛上升及集中度增加,势必会减弱行业的竞争强度和竞争充分程度,这可能会推高奶粉价格。与此同时,奶粉企业高昂的“改造成本”也可能会转嫁到奶粉的价格上。

尽管如此,相比价格,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奶粉的质量安全。有关部门称,希望此次奶粉新政能提升国产婴儿奶粉的质量安全。但问题是,提高婴幼儿奶粉行业审查和准入门槛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效果?

准入门槛和产品质量其实是两个概念。目前,国内的婴幼儿奶粉产品质量标准并没有问题。2010年版的奶粉审查细则和准入门槛也已经不低。

婴幼儿奶粉是个特殊的行业,其关乎婴儿的健康。不否认,适当的前置审查和许可制度是需要的。但是,这类产品其实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因此,重要的还是企业的诚信和责任心。

实践证明,奶粉事件、奶粉质量也与企业大小无关。因此,在已有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事前许可审查和行业门槛的标准也不是越高越好。

根据上述《细则》,原料为生牛乳的企业,其生牛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细则》还提高了生产设备的空气质量要求,规定了清洁作业区动态微生物控制、压差、换气次数。《细则》甚至对实验室从事检测人员的学历提出了要求。

事实上,门槛和审查标准意味着权力。因为利益驱动和思维惯性,国内很多政府部门对事前审批、审查从来不缺乏热忱。所以,不必过多地怀疑国内的准入和审查标准。

从近几年的奶粉事件来看,并不是因为事前的许可审查标准低,问题往往出在对制度、标准的落实上,出在过程监管不力上。因此,对于此次新政的做法效果,有待商榷。

公开消息显示,目前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和注销的51家企业,将由于新政面临停产。

企业停产意味着经营者要遭受巨大损失,很多人可能因此失业。关键的问题是,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些企业不是因产品质量不达标,也不是因市场优胜劣汰被洗牌,而是因为没有及时换到新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而停产。这在一定程度上,简直是对新政的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过于严格的事前审查、换证,将带来寻租和腐败空间。所以,我们难免产生这样的担心:这种“出了问题,就提高行业门槛和许可审查标准”的做法是否属于懒政,是否存在利益驱动的因素?

目前,国内经济改革正在加速推进。开放市场,降低准入门槛,轻事前许可和重过程监管,成为本轮经济改革重要的原则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奶粉新政所采用的方式也可能有违改革的方向和精神。

【注释】

[1]新浪财经2014年5月30日,《食药监总局公布82家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