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贯家财,始于足下

万贯家财,始于足下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房价总共30万元,家里让王震把房款付清,剩余10万元先借,之后再帮王震想办法。王震自己能承受,留下5万元做什么其实没想好。王震家里其实也不是什么富户,家里的钱是不能再要了,所以,王震一面瞒着家里说钱都付了,实际上还是留了5万多。毕业一年之后,王震的工资涨到了4,000元,日常花销自己完全能支付了。2006年,由于工作调动,王震卖掉了房子,赚了大约20万元。心动不如行动,这是王震的理财经。

6. 万贯家财,始于足下

先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奋斗很多年,一直都不得志。

于是,他就去求上帝帮忙,在上帝面前祈祷道:“上帝呀!请您念在我多年虔诚信仰您的份上,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中一次彩票吧。”

过了几天,他又神情抑郁地来到上帝跟前祈祷:“上帝呀!为何不让我中一次彩票呢?我会比以前更虔诚地信仰您,请您给我一次中彩票的机会吧!”

他就这样每隔几天到上帝那里祈祷相同的愿望。

到最后一次,他对上帝祈祷道:“上帝呀!我的主啊!您一直在聆听我的祈祷吗?给我一次中奖的机会吧,哪怕只一次,让我解决掉我所有的困难,我会终生侍奉您……”

就在这时,教堂里响起一个神圣的声音:“我一直在聆听您的祈祷,可最起码——您要买一张彩票吧。”

有了理财的意识,还要有理财的行动。如果不做,再好的致富机会也等于零!

学校里教投资学的教授常会受到学生的质疑:“既然老师懂得那么多,为什么自己不投资,让自己富有呢?”这类问题通常会令教授们受窘。比较技巧的回答是:“老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其中并不包含实务。就如同优秀的足球教练,自己不一定是优秀的球员。”

事实上,致富与教育下一代并不矛盾。而且,教投资学的教授,比常人更加通晓理财知识,何以他们大部分没有受益于理财知识而致富呢?

另一个学生们常问到的问题是:“有些利用投资发财的暴发户,整天游手好闲,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来没有上过投资学的课程,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投资学教授和暴发户的主要差别在于,有些教授是知而不行,而暴发户则是行而不知。坐而研究理财知识无法帮助您致富,关键在于您是否开始行动!强烈的致富欲望,只能诱发理财动机;而积极的行动,才能使美梦成真

懂得了这些道理后,请马上开始行动。特别是如果你起步晚,而且要过得富足、要致富,那么,唯一方法就是开始实现这一切。今天就开始!

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2~3年之间的发展势头,让人有着充分的信心;金融市场上也有着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可供我们选择,而储蓄存款实际是隐形负利率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钱在银行中悄悄贬值呢?

是的,投资理财必须关注风险。但是,如果因为害怕风险而错过了让资产升值的机会也是无比可惜的。如果有闲置不用的资金,完全可以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用来投资。只要注重了产品的多样化和组合的重要性,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风险也许就不成为风险。

王震是2003年大学毕业的,当时就在学校所在地N市找了一份工作。

住在租来的房子里面,由于2003年春夏的“非典”,学校都封了,为了避免毕业后沦落街头,基本上没怎么挑就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租了一个一居室,550元/月。现在看来,当时的那个价格还是比较贵的,因为那里地段很好。

说到理财,那时候王震是一点概念都没有。他是工科出身,学校里面学的是杠杆和齿轮,至于什么是股票、基金,什么是投资完全一窍不通。不过,王震人生的第一笔重大投资却是在毕业半年后就做出了,说他大,因为是房产。

2003年底2004年初N市的房子还没热,而涨价已经出现端倪。而且,春节的时候王震到二姑家过年,和表哥聊了起来。表哥当时淘弄了几套二手房,之后卖出去,赚了些钱。王震的心思也就活了。

当然,那时候王震是毫无存款的,他不好意思得很,还是向亲朋好友伸手了,总共筹借近20万元。而春节假期一结束后,王震第一件事情就是跑N市各处楼盘了。既然心动,马上行动。王震是个急性子,所以,过年后不到一个月,王震便在N市核心区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二居室。

房价总共30万元,家里让王震把房款付清,剩余10万元先借,之后再帮王震想办法。但王震没听他们的,很简单,如果贷款15万元,每个月还贷不超过1,000元(当时利率还没涨)。王震自己能承受,留下5万元做什么其实没想好。不过,王震总认为人不能把所有的财富投进去,否则,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全完了。王震家里其实也不是什么富户,家里的钱是不能再要了,所以,王震一面瞒着家里说钱都付了,实际上还是留了5万多。

毕业一年之后,王震的工资涨到了4,000元,日常花销自己完全能支付了。买房子剩下的5万块钱马上成了一块心病。于是,他开始琢磨起基金。

开始的时候,他完全不懂基金。基金是什么,基金如何买都不知道。不过,他为了方便开通了网上银行,发现里面有很多基金可以买。于是,他便广泛查找学习基金知识,慢慢地,对基金也就有点概念了,胆子也大了起来。王震开始投资基金。

2006年,由于工作调动,王震卖掉了房子,赚了大约20万元。基金在跌涨中也有小赚。如今,王震已有了丰富的基金投资经验,经过一番比较,他拿出40万,选中了几只基金,采取分批投入,分批赎回的方法,一心一意做起了基金。

心动不如行动,这是王震的理财经。如果你永远只是观望,那么,财富永远也不会自动找上门来。只有先行动起来,理财增值才会变为可能。所以,从现在开始掘自己的第一桶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