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伏波将军与汉铜鼓

伏波将军与汉铜鼓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铜鼓很大,是我国现存的第三大铜鼓。说起这个铜鼓,还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一段渊源呢。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驰救,马援领兵八千,会合交趾兵两万平乱。蛤蟆不知其踪,而穴中出现一大铜鼓。马援获得铜鼓,抬往阵前与徵侧对垒。有铜鼓助阵,马援兵豪气十足。马援平定交趾之乱之后,感谢赤帝报梦,就把铜鼓留在南海镇,还把自己征战时戴的铜头盔留给南海镇东面的新塘镇百姓。
伏波将军与汉铜鼓_南海知识丛书(全

海神庙放着一只大铜鼓,铜鼓面的边缘有四只铸蛙,伴着铜鼓面中间的一轮太阳,周边是各种精致的花纹。铜鼓很大,是我国现存的第三大铜鼓。说起这个铜鼓,还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一段渊源呢。

汉铜鼓

东汉时期,越南、两广及高州湾一带叫交州,交州刺史苏定是个庸人,只会敛财而不会管治。交趾麓泠县的徵侧乘机作乱。徵侧是个女豪,甚为雄勇,苏定无法抵挡,只得向朝廷求助。汉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驰救,马援领兵八千,会合交趾兵两万平乱。

马援兵到,但徵侧毫不畏惧率众迎战,经过几场惨烈的战斗,马援不能取胜。正当犯难之时,一夜,马援梦见赤帝(南海神的前身)临窗说:高州有面铜鼓,久受日月精华,现已成精,可带往助阵,定能取胜。马援醒来惊喜异常,就派人往高州寻访。果然,高州广帅有大铜鼓一面,悬于武库。传说,有一乡童牧牛,听到田中有蛤蟆叫,牧童去捕捉,蛤蟆跃入一洞穴,牧童追挖,挖出一大穴,原来是蛮族酋冢。蛤蟆不知其踪,而穴中出现一大铜鼓。铜鼓翠绿斑斑,花纹精致,鼓面多只铸蛙,疑为鸣蛤,即铜鼓精也。

马援获得铜鼓,抬往阵前与徵侧对垒。有铜鼓助阵,马援兵豪气十足。战斗间,忽然鼓声隆隆,雷鸣电闪,徵侧阵内天昏地暗,人仰马翻,伏波长驱直入,斩首无数,大获全胜。

马援平定交趾之乱之后,感谢赤帝报梦,就把铜鼓留在南海镇(后转放南海神庙),还把自己征战时戴的铜头盔留给南海镇东面的新塘镇百姓。因为马援戴的头盔有勒样饰物,新塘老百姓称之为勒钟。马援把铜鼓和勒钟留下,然后领兵北还,向朝廷报捷。

留在南海神庙的汉鼓成了镇庙之宝,每逢喜庆,神庙都要击鼓乐神,江边十公里内可闻其声。若遇天时大旱,祈雨无效,新塘的老百姓就会敲锣奏乐,擎旗舞幡,抬着马援将军戴过的头盔,浩浩荡荡来到南海神庙,把头盔盖在铜鼓面的太阳上,把太阳遮住,天上就会乌云涌动,雨泽倾盆。民间还传说,铜鼓是兄,勒钟是妹,兄妹相逢,热泪盈眶,天降甘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