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互动的五个审慎审查
风险投资过程的有效风险管理,风险投资者首先是要对整个创业计划进行审查。该审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审查:
(1)创业问题(P)的审查;
(2)解决方案(S)的审查;
(3)企业家团队(E)的审查;
(4)融资陈述的审查;
(5)相关法律的审查。
依据第五章的论述和有关风险管理的理论,创业问题(P)的审查,主要是对创业技术经济中风险多元特性的识别和衡量,需要从定性和定量的两个角度识别。由于创业过程涉及多个阶段的组合,其技术经济过程的不同阶段,主导的风险因素以及前后关联的风险因素之间的传递作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而言就是审查清楚:
何谓技术风险?其风险衡量对于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影响程度是多大?在预期的计划时间内我们能够承担得了吗?
何谓生产风险?其风险衡量对于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影响程度是多大?在预期的计划时间内我们能够承担得了吗?
何谓市场风险?其风险衡量对于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影响程度是多大?在预期的计划时间内我们能够承担得了吗?
何谓管理风险?其风险衡量对于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影响程度是多大?在预期的计划时间内我们能够承担得了吗?
何谓发展风险?其风险衡量对于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影响程度是多大?在预期的计划时间内我们能够承担得了吗?
其中对于市场风险的审查最为重要,因为任何技术及其物化出来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是以市场为最终裁定的。实际中由于创业的美好预期,往往创业者将市场想象得非常好,如果风险投资者一起陪着做梦的话,这个投资多半都要以失败告终的。因为相对于技术而言,市场更为客观,更加难以控制。一旦对于市场的空间、市场的消费强度和市场的消费密度判断过好,必将导致投资的盲目。相反,如果判断过差,必将导致投资的保守而失去机会。曾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某地风险投资机构,因为省校联合,投资了国内某著名大学的一项陶瓷基板技术,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可用于财务打印机上的。由于对于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先后分三次投资近6000万元人民币,前后花了5年的时间,完成了创业的技术经济过程,可是后来整个的市场全国仅仅有5000万元人民币销售额。
最后是对这些风险因素之间组合的风险。由于各种风险存在于一个创业的技术经济过程的系统中,这些风险因素相互之间,除了出现的先后顺序之外,还存在前项风险会传递导致后项的风险因素成倍数的加剧,形成风险增加的“马太效应”,使得我们按照静态思维处理风险导致失败。同样是前面的案例,该大学的陶瓷基板技术,在实验室里测出的50个关键参数指标都是能够很好造出样品的,而且到国家某地中试基地,放大测试也能够过关,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真正的生产环境远远没有实验室那样的条件,也没有中试基地的环境,所以忽略了很多的因素,导致后来该创业企业花了近2年多时间,重新测量各种涉及参数达3000多个,并推翻了大学教授给出的50多个参数,重新找到了影响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多达300多个,期间这个创业项目差一点就因为这个风险因素问题而失败。
当审查清楚创业问题(P)之后,就是针对创业风险解决方案的审查。即有问题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没有应对策略。针对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发展风险等的每一项风险都要研究出解决方案,而且还要研究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特别是要依据创业技术经济过程的经济学特性(第四章论述),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审查确定了最优的解决方案固然重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实施动态的调整也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不论是技术、生产、市场,或是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在当今所谓的“速度经济性”趋势下,使得不确定性增加,更加加剧了风险的变动。国内外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失败教训都证明:根据风险的变动适时调整风险解决方案,乃是制胜之道。
找到了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由谁来贯彻执行?对于企业团队的审查是风险投资审查中最为关键的审查。风险投资中有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风险投资投资的三大要素是: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还是人。可见对管理团队的审查,是极其关键的。对于团队的审查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从该团队的知识结构看是否足以应对各种风险规避的需要?其二是该团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其三是该团队是否具有互相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一个团队掌握了充分知识,有着足以应付问题的创新精神,并且有能力而且是团结协调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团队就属于优秀的团队。同样是上面的案例,该大学的教授也纳闷,为什么在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都可以出产品,但在生产环节中出现问题呢?对于技术问题该教授坚持科学创新的原则,在后来的测试过程中,坚决不放弃总经理的职权,勇于否定掉自己的50多个参数,坚持创新,并指导大家重新开始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当300多个关键参数解决了之后,进入到市场阶段时,该教授坚决退出了总经理的职权,仅仅做一个科技方面的专家。这种科技专家与风险投资专家协同的过程,则是管理团队的最佳表率。
根据第一章序中典型案例剖析,陶瓷基板项目,如果能够开发它的市场衍生功能,寻找到新的市场,该项目的风险投资将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
对管理团队的审查,他们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而言还是可以找到比较客观的指标或者是考核的条件。关键是如何约束他们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对他们胸怀和境界的判断,能否适应创业的需要等这些问题则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需要依靠经验甚至需要长期的考验。我们发现那种有“敝帚自珍”的小农经济的胸怀和境界的创业者,尽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却往往导致创业的失败。原因是小农经济的胸怀和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法、利益关系等等,都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创业技术过程规律的需要。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知识,也能够解决眼前的风险问题,但是能否将该创业企业带到更高层次更大的发展,却是值得怀疑的。
在确定管理团队的审查通过之后,就是对于创业项目融资的审查。融资的审查主要是就创业的技术经济过程,需要的资金量、时间安排、资金使用的性质,以及有关成效指标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财务考评,并且还要给出动态的调整以及有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以确保能够给出资金足够的安排,防止在创业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致使本应该成功的项目,仅仅因为资金预算没有考虑到动态因素和敏感性因素问题,而“功亏一篑”。
对于融资审查,还要就融资的工具以及工具的组合问题,给出细致研究和设计。因为就整个创业的技术经济过程分析,根据风险与金融工具一一对应的关系原理,一般项目的早期(即种子期),是以“天使”性质的普通股权进行投资的,而到了创建期或成长初期时,由于风险加大,需要的是优先股权的投资;再到成长期的后期以及扩张期,风险的不确定性已经基本锁定,这时往往需要一般的普通股权来投资,以至到IPO或者被并购时,以前其他的金融工具都要归结到普通股权上来。依据图5.3所示,即使是确定了金融工具以及融资需求之后,还要考虑到随时进行止损的融资安排。
对商业计划书审查的最后一项是相关法律的审查。该审查首先是对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审查,是否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其次是面对创业的各种风险因素,其规避风险的法律依据?特别是针对道德风险的约束的法律安排?与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进行组合投资安排时是否有法律障碍?还有当该创业企业能够成功时,将风险资本的股权出卖的法律安排?特别是对于创业者的奖励激励机制的法律设计等等,都是要在法律审查中彻底搞清楚,尤其是对于创业企业其他方面的或然债务资金关系能否牵连到风险投资的连带责任等,这些风险的防范都需要最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