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金经理和高管变更频繁

基金经理和高管变更频繁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第一理财网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基金经理变更超过了200次,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过去一年,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变动率高达125%。剔除基金数量增加而增加的基金经理,老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延长。基金经理一直都是基金行业的稀缺性资源,在基金经理的变更中,债基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更是值得关注的。在17位离职总经理中,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有8位,其余或因任期届满,或转任公司其他职务。“王亚伟效应”已经成为市场一种突出的现象。

(五)基金经理和高管变更频繁

2011年基金业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高管的变更频繁,给人的感觉是这个行业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原因不仅在于业绩的整体重挫,而且还在于这个行业的某些调整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的时候了。

1.基金经理频频变更

据第一理财网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基金经理变更超过了200次,创下有史以来的新高。如果一年按照360天计算,平均每两天就有超过一名基金经理变更。如果考虑到目前整个基金行业的基金经理总数也不过才600人左右的话,就有三分之一的基金经理在2011年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动频率实属相当高的水平了。

基金经理发生变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基金的成立,需要新的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或者对老的基金经理进行调整或者提拔一些新的基金经理;二是基金经理离职后造成了基金经理岗位的空缺。据统计,2011年基金经理离职达到111人次,而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这个数字只有83人次、86人次、86人次和109人次。2011年多达20家基金公司离职基金经理数在3人或3人以上;8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在4人或4人以上。过去一年,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变动率高达125%。剔除基金数量增加而增加的基金经理,老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延长。

基金经理一直都是基金行业的稀缺性资源,在基金经理的变更中,债基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更是值得关注的。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间债市发展远快于股市,许多机构的债券交易员需求都在上升,一位经验丰富、业绩好的债基基金经理比股票型经理更难以寻觅,身价也水涨船高。2011年基金公司中,有多家公司总监级别的债券型基金经理或固定收益部总监都发生了变化。

2.基金高管变动创下历史记录

除了基金经理变动之外,2011年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也创下历史纪录。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基金行业的高管(包含副总经理、总经理及董事长,未计算督察长)变动达47起,为近年来最为频繁的一年。其中,共有19家基金公司更换总经理一职,占所有基金公司总数量的比例超过1/5,13家公司涉及董事长变更,34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发生变动,在整个行业遭遇瓶颈的情况下,基金人才流动有向塔尖移动的趋势。

具体来看,董事长变动涉及东方、广发、华安、华富、嘉实、民生加银、诺德、天治、万家、银河、中海、中银、中邮等13家公司,共11名董事长离职,其中东方基金2011年董事长变动两次。

表6-18    2011年基金公司董事长变动情况

img97

总经理方面,2011年共19家基金公司发生总经理变动,分别为博时、长城、长盛、国海富兰克林、国联安、华泰柏瑞、金元比联、民生加银、诺德、融通、申万菱信、天弘、万家、易方达、益民、银河、招商、中海、广发,其中离任17家。在17位离职总经理中,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有8位,其余或因任期届满,或转任公司其他职务。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各位总经理,则或跳槽到其他公司,或转投私募,或自创门户等。

表6-19   2011年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情况

img98

这一年里,高管的变动也从中小型基金公司蔓延到了大型基金公司,其中不乏博时总经理肖风、华安的俞妙根、招商的成保良等一批在行业摸爬滚打超过10年的元老,纷纷宣布离职。

3.2011年“王亚伟”现象依旧

华夏大盘精选创造跨越牛熊5年间净值增长10倍、2度荣登基金业绩榜首之奇迹,作为明星基金经理人,王亚伟一直被称为业内的“一哥”,他已成为基金行业的标签、风向标,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追随王亚伟买股的投资者不断增多,将王亚伟的动向视为市场风向标的股评家也大有人在。“王亚伟效应”已经成为市场一种突出的现象。每逢季报、年报等公开信息披露,媒体都会第一时间剖析王亚伟卖了什么又买了什么,其“钦点”的股票被冠以“王亚伟概念股”,股民也会伺机“潜伏”“王亚伟概念股”。可以说,王亚伟已经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正不断被演化为一个具有点股成金术的“神”。

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因为基金业绩难以长期持续增长,抛老买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基金很难做到长期持续营销,投资者无奈之下才会选择紧紧跟随明星基金经理的步伐。值得肯定的是,“王亚伟效应”体现了基金品牌的威力。反过来,明星基金的效应也扩大了基金公司的影响。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受制于信息的不对称,跟着这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做,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对于其他基金公司,本身实力也许与华夏基金不相伯仲,但在品牌效应上却落了下风。因此,“王亚伟效应”也将促使更多的基金公司打出自己的品牌,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

尽管在2011年基金业绩的最后排名中,王亚伟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获得股基冠军宝座,但王亚伟在这一年引起的关注仍然是最多的,“王亚伟现象”或“王亚伟效应”仍然影响着整个基金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