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的选择

中国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的选择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对“全球制造中心”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全球制造中心”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也拥有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需要和条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把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将自主创新与“全球制造中心”结合起来,即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

2.4 中国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的选择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持续的高速增长,尤其制造业成绩斐然,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迈入“全球制造中心”的行列。然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对“全球制造中心”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全球制造中心”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也拥有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需要和条件。

2.4.1 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制造中心”

2.4.1.1 量上的差距

从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来看,200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占全球GDP的4.8%,而美国为10.3%,日本为18.5%。相比历史上的三大“全球制造中心”,[11]中国制造业份额相对于“全球制造中心”的要求还显薄弱。

表2-3     一些国家制造业的情况对比

img5

数据来源: UNIDO网站: http://www.unido.org.

从出口产品的数量来看,据WTO统计,2001年中国制造品出口总值为2358亿美元,只占全球制造品出口总额的5.3%,相当于德国的一半。相比起来,这个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工厂”的要求。

2.4.1.2 质上的差距

(1)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虽然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于“三资”企业。国内其他企业大多数仍然还处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状态。中国传统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2)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从行业创新来看,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如航天航空产品技术水平仍与国外有相当差距;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虽然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比如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类,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如轿车和系统软件类;还有如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等行业主要依靠购买国外产品,国内目前无法开发。

(3)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由于企业是技术的需求者和消费者,因此它应该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从目前来看,除了石化、钢铁等行业的一些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薄弱,资金不足;从事产业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研发的专家队伍也比较缺乏;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制造业在引进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目前中国技术引进政策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造成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引进技术的总体水平偏低,引进的核心技术偏少。这主要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封锁的结果。另一方面,对于引进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够,没有形成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联动体系。

(5)中国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我们最近的“世界工厂”日本,其国内拥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品牌,[12]这些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质量和价格上战胜了美国产品,从而使日本获得了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工厂”桂冠。而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在2006年4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发布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13]中,美国有249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5个,中国只有4个本土品牌入选。[14]国际性知名品牌的不足给国内许多产业的升级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我国大量的出口品是贴牌[15]加工,主要是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基本上还不掌握,既影响了贸易收益,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炫目的成绩,但是其“软肋”——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制约了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技术上的差距比规模上的差距更可怕,没有独占性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壮大的,如果技术无法赶上世界水平,“全球制造中心”对于中国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

2.4.2 中国应选择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

中国目前有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成本优势,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市场规模等,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制造中心若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则必将受制于人。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通过跨国公司的一系列活动如内部分工、委托加工、掌控核心技术等控制“全球制造中心”。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国内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使得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像美国一样的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不可偏废第三种自主创新,应学习借鉴美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同时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利用自身能力进行二次创新。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把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将自主创新与“全球制造中心”结合起来,即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

2.4.3 中国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的必要性

2.4.3.1 促进对外开放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需要

当前,跨国制造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16]已经把全球化战略作为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通过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转移和投资并举方式,它们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和技术力量。这一过程使得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都呈现全球化趋势,在促进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全球分配时,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面临重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要积极参与这次产业大调整,发挥后发竞争优势,更进一步扩大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接纳,并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自身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分享全球资源有效配置的效率和利益。

2.4.3.2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无论是经济理论[17]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然选择。即使在目前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时代,工业化的进程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仍然是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是客观必然的规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而且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8]

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为制造业的发达程度。制造业是中国工业[19]的主体,1999~2001年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平均占88%,增加值占78%,资产占76%,销售收入占86%。[20]制造业的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与关键。因此,对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而言,加快制造业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对工业化的最终实现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2.4.4 中国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的可能性

2.4.4.1 中国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深化。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向制造业产业的转移空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本要素投入型向知识技术创新型转变。同时,跨国公司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逐步从直接生产领域退出,将有关制造和生产加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由于信息化浪潮带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经历了回归制造业的一个阶段。

此外,“入世”也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大大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为我国融入世界大市场中创造了有利平台。中国制造业在“入世”后国内外市场融合成一体,不仅拥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将拥有一个公平、公开的国际化市场,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而且,随着中国金融、保险、零售等服务业的逐渐开放,制造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强大的服务产业支持。

2.4.4.2 中国经济和制造业迅速发展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1990~2003年中国GDP平均年增长率为9.7%,而同期世界水平为3.3%,发达国家为2.5%(见图2-1)。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打好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img6

图2-1 世界与中国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1993~2004年各年《国际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绘制。

制造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21]增加值为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3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22]在产品出口方面,随着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中国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198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世界制成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仅为0.8%,2003年这一比重增至7.7%,中国在世界制成品出口国排名中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6位跃居2003年的第4位。1990~2001年间,中国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41%,高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54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率达到了34%,是当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平均增长率的2.67倍。如表2-4所示,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国际分工格局中逐步确立了中国工业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新形象。

表2-4     六类工业品出口情况     单位:%

img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工业经济年鉴》(2004)。

2.4.4.3 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发展潜力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中国国内市场巨大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经济发展可以立足扩大内需,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从而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广阔的国内市场强化分工,形成规模经济,增强整体竞争力,再向国际市场拓展。二是可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优势来发展中国经济。中国有广阔的国土和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为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此庞大的市场基础上,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按世界银行图集法,[23]如果世界经济按年均增长3.5%推算,到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占世界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3.4%提高到7%左右,经济总量居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到2050年(假设中国年均增长6.5%,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5%),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达到世界的14.3%,达到美国的74.4%,英国的5.2倍、日本的1.5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更具备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总体经济实力。如果按PPP法,[24]中国经济规模将提高4.8倍,2002年已达5.5万亿美元,到2020年就可超过美国,更是具备了早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能力。[25]

表2-5     到2020年、2050年中国与其他经济大国对比的预测

img8

资料来源:马建堂、杨正位:《中国离全球制造中心有多远?》,《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4.4 资源丰富、成本优势不断强化

首先,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不断提高。中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本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总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17.6%提高到2003年的24.0%,相当于印度的1.9倍,美国的2.8倍。现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72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100万人,毕业的技工学生达48万人。这些指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一些国家的总人口。而且2001年留学归国人员达1.2万人。目前中国开始进入留学人员回国反哺的阶段,今后的归国人员会更多。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力资本总量第一大国,这是中国最大的战略资源优势。

2.4.4.5 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政治文明文化进步,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国认真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市场法制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积极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加快清理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一种透明的、可预见的法律环境。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加快,刺激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