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吸收投资者出资的会计科目

吸收投资者出资的会计科目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吸收直接投资实际出资额、注册资本部分形成实收资本;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属于资本溢价,形成资本公积。企业吸收土地使用权投资应符合以下条件:吸收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的风险较大。吸收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比较单一,股权没有社会化、分散化,甚至于有的投资者直接担任公司管理层职务,公司与投资者易于沟通。采用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资,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额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权。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和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是非股份制企业筹集权益资本的基本方式,采用吸收直接投资的企业,资本部分为等额股份、无须公开发行的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实际出资额、注册资本部分形成实收资本;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属于资本溢价,形成资本公积。

1.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

1)吸收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公司,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资本叫国有资本。

根据 《公司国有资本与公司财务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公司持续经营期间,公司以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国有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由公司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决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由董事会决定,并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吸收国家投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产权归属国家。

(2)资金的运用和处置受国家约束较大。

(3)在国有公司中采用比较广泛。

2)吸收法人投资

法人投资是指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公司,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资本称为法人资本。吸收法人资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发生在法人单位之间。

(2)以参与公司利润分配或控制为目的。

(3)出资方式灵活多样。

3)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企业可以通过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的方式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即与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共同投资,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共享利益。

4)吸收社会公众投资

社会公众投资是指社会个人或本公司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资本称为个人资本。吸收社会公众投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参加投资的人员较多。

(2)每人投资的数额相对较少。

(3)以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为基本目的。

2.吸收直接投资的出资方式

1)以货币资产出资

以货币资产出资是吸收直接投资中最重要的出资方式。企业有了货币资产,便可以获取其他物质资源,支付各种费用,满足企业创建时的开支和随后的日常周转需要。我国 《公司法》规定,公司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

2)以实物资产出资

实物出资是指投资者以房屋、建筑物、设备等固定资产和材料、燃料、产品等流动资产所进行的投资。实物投资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研发等活动的需要。

(2)技术性能良好

(3)作价公平合理。

实物出资中实物的作价,可以由出资各方协商确定,也可以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需要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

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经营者对依法取得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有进行建筑、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的权利。土地使用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土地使用权存续期间,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的其他任何人和单位,不能任意收回土地和非法干预使用权人的经营活动。企业吸收土地使用权投资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适合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研发等活动的需要。

(2)地理、交通条件适宜。

(3)作价公平合理。

4)以工业产权出资

工业产权通常是指专有技术、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投资者以工业产权出资应符合以下条件:

(1)有助于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新的高科技产品。

(2)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

(3)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消耗、能源消耗等各种消耗。

(4)作价公平合理。

吸收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的风险较大。因为以工业产权投资,实际上是把技术转化为资本,使技术的价值固定化。而技术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会因其不断老化落后而导致实际价值不断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3.吸收直接投资的程序

1)确定筹资数量

企业在新建或扩大经营时,首先要确定资金的需要量。资金的需要量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供销条件等来核定,确保筹资数量与资金需要量相适应。

2)寻找投资单位

企业既要广泛了解有关投资者的资信、财力和投资意向,又要通过信息交流和宣传,使出资方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以及未来预期,以便于公司从中寻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3)协商和签署投资协议

找到合适的投资伙伴后,双方进行具体协商,确定出资数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企业应尽可能吸收货币投资,如果投资方确有先进而适合需要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可采取非货币投资方式。对实物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土地使用权投资等非货币资产,双方应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定价。当出资数额、资产作价确定后,双方须签署投资的协议或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4)取得所筹集的资金

签署投资协议后,企业应按规定或计划取得资金。如果采取现金投资方式,通常还要编制拨款计划,确定拨款期限、每期数额及划拨方式,有时投资者还要规定拨款的用途,如把拨款区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拨款、流动资金拨款、专项拨款等。如为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投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核实财产。财产数量是否准确,特别是价格有无高估低估的情况,关系到投资各方的经济利益,必须认真处理,必要时可聘请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来评定,然后办理产权的转移手续,取得资产。

4.吸收直接投资筹资的优缺点

1)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

(1)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吸收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取得一部分货币资金,而且能够直接获得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

(2)容易进行信息沟通。

吸收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比较单一,股权没有社会化、分散化,甚至于有的投资者直接担任公司管理层职务,公司与投资者易于沟通。

(3)吸收投资的手续相对比较简便,筹资费用较低。

2)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

相对于股票筹资来说,吸收直接投资的资本成本较高。当企业经营较好、盈利较多时,投资者往往要求将大部分盈余作为红利分配,因为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是按其出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的比率来计算的。

(2)企业控制权集中,不利于企业治理。

采用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资,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额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权。如果某个投资者的投资额比例较大,则该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就会有相当大的控制权,容易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3)不利于产权交易。

吸收投入资本由于没有证券为媒介,不利于产权交易,难以进行产权转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