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

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银行的经营活动还必须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在中央银行尚不存在或尚不承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时,丧失流动性的银行很难继续经营。

商业银行是一个营利性组织,与其他企业一样,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目标。但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银行的经营活动还必须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这些原则贯穿于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并在不同时期演化成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为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在这些原则之间保持合理平衡,是银行管理者们最基本的难题。

(一)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避免和控制经营风险,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要求。银行业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等。各种风险都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活动,并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因此,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必须识别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安全性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安全性有保证的前提下,银行才可能筹集到资金,才能正常开展各项业务,才可能去追求最大的利润。虽然在一个高度变化的经济环境中,银行要想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但商业银行从安全性原则出发,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提高自身的预测能力,采取必要的避险手段来降低风险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坚持流动性原则的理由来自负债方面和资产方面。从负债方面看,因为银行靠负债经营,而负债大多是存款,存款者会随时到银行提取现款。如果银行一味追求利润而置流动性于不顾,那么,当存款户要求提款时,银行万一拿不出现金,就可能引起恐慌,使银行信誉下降,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存款者的挤兑风潮,导致银行停业或破产。经营中存在流动性风险,可能会给银行带来致命的后果。为了保证流动性,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一方面要力求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必须力求使负债业务结构合理并保持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资产方面看,在银行业,当银行老客户提出贷款要求时,银行一般会尽快向其发放贷款,但如果此时银行告诉客户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满足其要求时,银行老客户的“示范效应”将会消失,导致银行客户流失,银行将为此承受损失。因此,无论从资产方面还是从负债方面都要求银行必须掌握一定数额的现金和流动性强的其他资产。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银行保留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法定准备金,称为银行的第一准备,是银行满足流动性需要的第一道防线。银行持有的短期证券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些资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为现金,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收益,这类资产称为银行的第二准备,是银行满足其流动性需要的第二道防线。

(三)营利性

营利性是指银行为其所有者获取利润的能力。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企业,获取利润是其最终目标,也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获取了足够的利润,银行才能扩大自身规模,巩固自身信誉,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本质意义上讲,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三者是统一的。只有在安全性有保障的前提下,银行才可能广泛开展负债活动,获得业务资金来源,也才能在经营中创造盈利,为股东增加价值;只有在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条件下,银行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才可能增加资本的积累,增强抵御风险和履行付款责任的能力;只有在流动性有保证的背景下,银行才可能持续经营,为盈利奠定基础。如果银行贷款在安全性上出了问题,最终给银行带来损失,这势必影响银行的盈利,并可能对银行流动性构成威胁;如果银行流动性不佳,可能会迫使银行折价出售其优质资产,并因此蒙受损失;而盈利不佳的银行也很难得到公众的积极评价,使业务活动开展面临各种障碍。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银行管理者经常面临的是营利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相冲突的情形。通常,营利性高的资产,其风险较大,流动性也差,而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资产其营利性也有限。因此,银行必须在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三者之间不断寻找最佳平衡点,这也正是银行管理的艺术之所在。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现代商业银行产生至今,商业银行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银行管理理论也不断发展,经历了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经营环境的变化。

(一)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资产管理理论在银行管理思想中也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理论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存款人的选择,银行可作为的空间非常有限,银行增加收入和确保安全性、流动性的重点是对资产的有效管理。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银行才能实现安全性、营利性和流动性的协调统一。因此,银行管理的重点是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流动性,因此,资产管理理论也被称为流动性管理理论。围绕如何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性贷款理论也被称为真实票据理论,是在18世纪英国银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见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存款,尤其是易于波动的活期存款,为应对存款人难以预料的提存,银行一定要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所有贷款必须是短期的和商业性的,是用于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是自偿性的。所谓自偿性是指在生产或购买商品时所借的款项,可以用生产出来的商品或出售商品的款项予以偿还。最主要的自偿性贷款是票据贴现和商品抵押贷款。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在中央银行尚不存在或尚不承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时,丧失流动性的银行很难继续经营。即使有了中央银行,按商业性贷款理论的要求发放贷款,对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贷款随商业周期的变化而相应收缩、扩张,对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理论的缺陷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银行只发放具有自偿性的贷款,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多方面的信贷需求,而且对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会极为不利。又由于短期资产的收益较低,银行只经营自偿性短期贷款业务,可能对银行的盈利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自偿性贷款并不是没有风险,在经济萧条时期,即使是以商品作抵押的短期放款,仍可能由于买卖链条的中断而导致不良贷款

2.可转换理论

这种理论是美国的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为了应对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银行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入二级市场交易的证券,这些生利资产能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这样,银行放款就可不再限于短期和自偿性。可转换理论的产生,同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该理论提出的时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因军费需要,大量发行公债,债券市场空前发展。而信用风险很小的公债,正是最易于转换为现金的生利资产。因此,银行投资于公债,不仅满足了政府发行的需要,也有益于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改善。时至今日,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资产仍以政府债券为主。但可转换理论并非无懈可击。当金融市场崩溃,证券行市大跌时,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也很难满足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理论认为,一笔好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即使银行发放一些长期的贷款,由于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保证,也不至于影响银行的流动性。显然,这一理论强调的不是贷款对象能否自偿,也不是担保品能否迅速变现,而是借款人是否有用于还款的预期收入。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安排贷款的期限和还款方式,银行就能保持规律性的现金流入,维持高度的流动性,满足应付存款的提取和业务中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根据这一理论,银行贷款的范围可以大大拓宽,中期商业放款、消费者分期付款的放款和不动产抵押贷款都可以经营,银行的贷款结构就此发生很大变化,盈利能力有较大提高。预期收入理论的问题在于借款人预期收入的判断有很大的主观性,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很大,并且由于经济波动的原因,预期收入最终能否实现也有很大不确定性。银行以预期收入为依据发放贷款可能隐含着不小的风险。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西方金融市场的突出现象是经济繁荣,通货膨胀率开始上升,利率因此上涨,社会对贷款需求强劲。而此时的商业银行在筹资方面面临严峻的市场压力。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仍处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存款对公众的吸引力显著下降,存款流失,阻碍了资产业务的开展。在这一背景下,银行如果不积极筹措资金,将很难维持和发展。于是,迫于市场压力,银行开始将目光转向负债管理,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主动寻找资金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获得,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动性。而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扩大资产规模,提高银行处理资金需求问题的灵活性,而且由于无须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资金可以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这对银行的盈利无疑是有好处的。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负债渠道,完善银行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和负债成本。目前商业银行可选择的主动性负债渠道主要有:同业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通过证券回购协议向大企业借款、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这些途径各有其特点,银行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最有利的资金来源。另一类是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在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尝试新的负债。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量金融创新都集中在银行负债工具上。负债管理理论的出现及其在银行业的运用,丰富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容,为银行业务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负债管理在扩大银行盈利的同时,也增大了银行的风险。各种主动型负债工具的期限通常很短,利用这些工具筹资要面临联系筹资的问题,这不仅使这些负债的成本难以控制,而且受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过于依赖借款来满足放贷或流动性的需要很容易陷入资金周转不灵、利差不稳定的状况,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来对待银行的营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因此很难避免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现象的发生。比如资产管理过于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往往以牺牲盈利为代价,这不足以鼓励银行的积极进取;而负债管理过于侧重依赖外部借款,增大了银行经营风险。因此,人们日益认识到,一个能将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组合推进到更协调合理、更有效率的管理,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并重的、综合性的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加以对照及作对应分析。一种较为简单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资产分配法。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强调根据各种资金来源的特点来确定资产的分配方向。例如活期存款的周转速度比较快,可以主要用于一级准备和二级准备这类高流动性资产;定期存款可以用作营利性较高的资产;银行自有资本则用作长期投资。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通过周转速度和流动性这两个环节,将资产和负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两者在规模和期限上保持一致。这比那种对所有资金来源都同等对待的方法有很大进步,但它仍是比较粗糙的。目前这种方法已经为许多商业银行所抛弃,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缺口管理法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1.缺口管理

所谓缺口是指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缺口管理,是根据期限和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划分为不同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即缺口(Gap)进行分析管理。以利率指标为例,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以划分为利率敏感性的和利率非敏感性的。短期和浮动利率的资产或负债为利率敏感型的资产或负债。然后根据这两类资产负债的不同组合,银行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缺口状态:零缺口、正缺口和负缺口。零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量;正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量,也称资产缺口;负缺口正好相反。零缺口意味着从银行账面上看,银行的盈利能力保持不变,因为无论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资产收益的变化量总是与负债利息支付的变化量相等,二者相互抵消。因此,从理论上看,银行的收益可以满足不变。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则是通过一系列资产负债比例指标来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监控和管理。它既可以作为银行的一种业务管理方式,也可以作为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进行监管的一种手段。我国商业银行从1994年开始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所使用的主要比例指标有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拆借资金比例等。

阅读材料9-4

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管理

随着银行资产负债的多样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这些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持续期模型可以准确计量资产负债的期限缺口,从而准确测量利率风险,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

“持续期”这一概念是麦考莱1938年通过衡量债权的平均到期期限来研究债券时间结构时提出的。持续期是以现金流量的相对现值为权数计算出的资产或负债中每次现金流量据到期日的加权平均时间,也是单项资产负债或组合的利率敏感度,即资产负债的持续期越长,其价格对利率的敏感性就越大,利率风险就越大。根据持续期模型,在利率变动幅度较小时,可以忽略凸度缺口的影响,商业银行通过调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使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相等,即持续期缺口为零,从而达到利率风险免疫的目的;在利率变动幅度较大时,凸度缺口会影响风险免疫的效果,商业银行应在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使在持续期缺口为零的情况下,最大化凸度缺口,从而使利率风险免疫管理达到最佳效果。

进行积极的缺口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预测积极调整持续期缺口的性质和规模,使之与利率预期相一致,同时保持正凸度,从而获得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

资料来源:高鸿业.商业银行经营学.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