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三次产业分类法得以流传开来。现在,三次产业分类法已在各国广泛使用,被作为国际比较的依据。三次产业划分的优点在于:它与人类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和产业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它能较真实地反映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这种划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来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采用此类划分法有利于各国经济活动的对照和比较。

一、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产业是指在社会分工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经济职能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各经济单位的集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地扩展。在工业革命以前,产业主要指的是农业,到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产业主要是指工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服务业日益发展且分工不断细化,例如商业、运输业、餐饮、贸易、金融、咨询、信息、旅游等部门迅速发展。现在,产业不仅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的各产业,而且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部门都被列入产业的范畴。

(一)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是指人们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对从事国民经济活动的各经济单位,按其经济活动性质的不同所作的部门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产业进行不同的分类。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等。由于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类法,这里主要介绍这种分类法。

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将全部社会经济活动依次划分为三次产业,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继承费歇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随后,三次产业分类法得以流传开来。现在,三次产业分类法已在各国广泛使用,被作为国际比较的依据。

现在,三次产业分类法基本上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进行分类的: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林业等部门。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从第一、二产业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饮食业、金融业、保险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一切第一、二产业以外的部门。

三次产业划分的优点在于:它与人类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和产业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它能较真实地反映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这种划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来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采用此类划分法有利于各国经济活动的对照和比较。

(二)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组织和构成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或者说,产业结构就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状况,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二是各产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其在全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前者反映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后者反映各产业之间生产经营的成果。

2.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很多,需求、供给、国际贸易、政府的产业政策等都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和变动。其中,需求和供给是主要因素。

(1)需求因素。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因而需求的变动必将引起生产和生产结构的变动,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从总量的角度看,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受需求规模制约的。当对某一产业的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时,这一产业就会在需求的刺激下迅速得到发展。当市场规模尚不足以容纳某一产业最低规模的经济产量时,这一产业就难以产生和发展起来。而当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陷入不断萎缩之时,这一产业就会从原来的繁盛陷入衰退,成为衰退产业。总之,市场规模的扩大或收缩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分工的规模和深度,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从结构的角度看,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最为直接,需求结构的变化促使生产结构和供给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的需要从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等层次转移,并且不断趋向多层次和多样化,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

(2)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动,产业结构也必将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动。

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的产业结构,只能形成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而一个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就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劳动力是产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从劳动力数量来说,一国劳动力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该国劳动力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到该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对于一个人口较少的国家,由于劳动力短缺,在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会驱使企业以资本替代劳动,更容易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大国,由于劳动力丰裕,劳动力价格偏低,会刺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产业结构演进中最强大的推动力。第一,每一次较大的科技进步,都会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第二,科技进步使原有的产业部门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分裂出新的产业部门。

(3)国际贸易因素。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越来越受到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自外部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出口比较密集地使用本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进口比较密集地使用本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纳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之中。

(4)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一种主动干预,集中体现了政府的产业发展导向。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经历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从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进行了揭示和总结。

1.三次产业演进的一般趋势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次产业转移。总的变化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则逐渐增加。后人将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大量历史统计资料,深入研究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他在其名著《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不仅详细考察了三次产业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而且还考察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份额的变动情况。库兹涅茨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从总体上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劳动力就业份额,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处于不断上升之中,到一定阶段后则趋于稳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份额则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从而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2.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总是同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趋势是整个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主要方面。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结构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结构演进。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通过对20多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的实证分析发现: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是稳步提高的。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判断基准,即霍夫曼比例(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来作为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判断基准。他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个比值是持续下降的。这一结论被称为“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揭示了工业内部结构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导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结构演进规律。

(2)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导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的结构演进。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部门;其次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的、技术要求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加工组装型重工业部门;随着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精密机械、石油化工飞机制造、汽车、机床、计算机等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从资源结构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比如纺织、食品工业,需要占用和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重化工业时期,像钢铁、石油、化工、煤炭等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计算机、生物工程、飞机制造、航空器等以高新技术为最重要要素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从静态状况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则主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产业结构优化,是从一种较低层次的合理化状态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一种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配置,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效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三是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两方面的内容。

1.产业结构合理化

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科技水平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主要有:①是否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产业的设置及其构成要与资源的稀缺程度相适应。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②是否有利于各产业部门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不仅互相联系,而且互为条件,它们互相提供成品或半成品。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链条就会中断,整个国民经济就无法顺利运行。③是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只有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才能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效益,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2.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阶段或水平向较高阶段或水平演进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深化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加工化、高附加值化发展的过程。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阶段、高加工度化阶段、技术密集化阶段和信息化阶段。

在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度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进步通过促使新的产业的形成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而且促进新的生产部门的形成,因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扩大了社会分工的范围,创造了生产活动的新领域,形成了原来没有的新的生产门类和生产部门。另一方面,科技进步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淘汰落后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传统产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不仅可以通过产品的更新换代来提高产品质量,甚至可以创造出全新的产品。这样,传统产业就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产业结构之中。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一些落后的产业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成本高,不符合社会需求,在市场上逐步失去竞争能力,最终被淘汰。产业结构正是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落后产业的淘汰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从理论上可分为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经济系统的一种自我调整过程,具体地说,是经济活动主体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通过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重组,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变动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出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的情况,有些产品可能供给大于需求,有些产品则可能需求大于供给,供求情况的变化导致产品价格的变化,在自由竞争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变化必然导致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入和流出,直到形成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新的均衡为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需要有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灵敏的价格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机制是政府通过实施产业政策,直接或间接进行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变动的过程。其具体过程是,政府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对产业结构变动的预测,从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出发,通过实施具体的产业政策,以调整产业部门间的供求关系。比如,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实施扶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对于过剩的产业实施限制的政策,鼓励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对某些落后产业或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需要政府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同时产业政策能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

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市场调节机制比较准确、灵敏,但属于事后调节,所需时间比较长;计划调节机制具有事前的主动性,见效比较快,但受到政府信息不完全的限制,不够准确,容易扭曲市场运行机制。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升级。从图16-2和图16-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1年的10%,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1年的34.8%;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变动不大,由1978年的47.9%下降到2011年的46.6%,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17.3%上升到2011年的29.5%;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1年的43.4%,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上升到2011年的35.7%。总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的。但应看到,无论是三次产业的比重及相互关系,还是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与素质,我国产业结构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图1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动情况 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图1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动情况 单位:(%)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第128页。

从第一产业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第一产业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与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不匹配。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14.4%,到2011年更是下降为10%,但就业比重2001年高达50%,2011年仍达34.8%,说明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抑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②农业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较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仅为27%~35%。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③农产品的供给结构难以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了更大的需求,而对于普通型的农产品的需求则在不断减少,但是,我国农产品品种结构雷同,大路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产品结构的调整滞后于需求结构的调整。

从第二产业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高。2011年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占46.6%,其中工业占39.9%,第三产业只占43.4%。②第二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内部素质偏低,低水平重复多,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③近几年一些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重化工业发展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第三产业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据2011年国际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4%;中等收入国家为55.9%;低收入国家为49.9%。2009年第三产业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美国为80.9%、英国为78.7%、德国为69.6%、日本为69%。而我国2011年第三产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4%,就业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仅为35.7%,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②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金融、保险、物流、文化、旅游、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战略性调整。新形势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过去那种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的被动、消极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在商品比较丰富的条件下,由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是积极的、主动的调整。二是升级性调整。在短缺经济条件下进行调整,主要任务是增加供给数量,是一种平面的扩张和较低水平的重复。而新形势下的调整,是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地位,通过调整,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全面的调整。不仅产业结构要调整,而且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也要调整;不仅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要调整,而且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要调整;不仅城乡产业结构要调整,而且地区产业结构也要调整;不仅生产力在产业、地区间的布局要调整,而且所有制结构也要调整。四是市场性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主体的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会主动根据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供给和需求,主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方向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阐述了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等具体建议。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根据“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第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要通过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废除抑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和政策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实质上就是现代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替代过程,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最主要的就是农业科技和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因此,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力度。第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农业生产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第四,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是与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快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生产经营服务组织;构建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2)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但是,无论是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还是国际的经济发展现状,都决定了那种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已走不通,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造了技术条件。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改造提升制造业。我国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制造业的大国而不是强国。全面改造提升制造业,一是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品种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二是要首先要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三是要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其次,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反映了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和引领作用,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要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引领支撑作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二是要完善支持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三是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再次,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信息产业,不仅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对其他产业具有巨大的渗透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整个产业结构层次。最后,要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表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将成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大的产业。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有利于第一、第二产业的深化发展。其次,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就业。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投入资金少、吸纳劳动力多、增长潜力大的产业。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将减少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将增加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可以为100多万人提供就业机会。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需要配置7万元资金,而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只需配置2万元资金。最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相对来说,第三产业是消耗资源较少、污染环境较轻的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形成服务业的新增长点;二是要大力发展商贸服务、旅游、家庭服务、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三是要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构筑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4)合理布局建设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能源供应要立足于国内保障,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交通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安全、高效的现代运输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